高考复习:高考政治题 把握高考命题趋势
本文转载浪腾谍鹤的博客 点击查看原文
1.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尊重《考试说明》,体现导向性。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无论是“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与要求”,还是“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注重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的指导思想。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做到: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等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突出教材重点概念,紧扣教材核心知识,体现基础性。
所谓教材重点概念和核心知识:一是《考试说明》规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与当年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如《经济生活》中的新型工业化、恩格尔系数、劳动者权益、公平与效率、不同的投资行为、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有关知识;《政治生活》中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社会主义民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人大代表的职权、国际关系等;《生活与哲学》中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原理等内容;《文化生活》中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反作用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等内容。
3.运用多种呈现方式,重点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应用性。
能力考查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必要的识记、分析、理解与准确使用政治术语的能力,还有通过多种方式提取信息的能力。2010年政治试题有文字呈现方式,同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更是能力考查的重点。第37题不仅要求考生通过文字材料提取信息,分析安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经济意义,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提出推动安徽文化创新的合理化建议等。
4.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当今社会重大的热点、焦点问题被用作命题的背景材料。特别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政治高考命题所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试题涉及到贫困线标准的提高、就业问题的解决、基层民主、规范劳动关系等。不回避热点,迎着热点上,试题涉及到粮食价格上涨、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全球气候问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试题贴近学生生活,成为试题的背景材料,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来展开。
5.结合材料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性。
首先,试题强调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提高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程度。其次,加强了基础知识与情景材料的融合,注重了结合题目的具体情景进行新的提炼和概括,考查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习建议
(1)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文精神
平时的教学与复习要准确把握高考方向,不能简单地抓课本,搞题海战术,而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问题,善于创设新的试题情景,注重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注重过程性。针对近些年来,尤其是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还注重对人文知识的考查的趋向,复习时要更加关注对文化内容的审美和鉴赏,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人文精神的取向。
(2)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试题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国内外的社会热点、焦点是政治试题设置情境的原材料,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因此平时注重把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拉近”到考生身边,注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把党的大政方针和众多的时事热点问题整理成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一系列专题,分析其对应着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学科的知识点;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将学科知识进行迁移、组合,达到社会热点和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安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信息。精选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和事实结合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夯实基础,记死学活
高考试题遵循《考试说明》,但又不拘泥于《考试说明》,这并不意味着超纲命题,而是防止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提倡对《考试说明》所规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基础不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做到以本为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纲为纲,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考点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规范政治术语;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绘制核心概念辐射图、主干知识网络图、知识体系结构图,搞清每一个考点在知识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其他知识点的重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避免老师包办代替,将基础知识学活,而不是死记硬背。只有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试题无论怎样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
(4)坚持把能力训练作为“谋分之基、创新之源”
培养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考试知识范围”规定了考试的广度,“能力要求”则规定考试的深度。因此,在坚持基础知识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强化能力训练更是“谋分之基、创新之源”。由于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平时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从设问的要求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层意,关键词等),然后依据所提取的有效信息确定所需要的原理、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学科术语来描述思维过程、组织答案,并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相应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分析、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试题题材具有热点化、生活化、大众化、灵活性的特点,复习过程中要明确高考热点问题,及时将热点信息与课本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善于寻找理论和材料背后的相容点,学会感知热点素材,把握热点问题本质,注重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平时试题答案的组织给考生以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考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看法灵活地去组织答案,让学生有创新的空间。
(5)强化训练,做到精练实练,加强解题规范指导
精练是指练习不宜过多,题目要精选。实练是指练要有评,不是练过就算,而且要讲得精、评得透,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做到举一反三。在综合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强化第Ⅱ卷练习的规范性,要激发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学会求同和求异思维,要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在精练中要训练规范、训练速度、训练准确度,培养能力。选择一些典型例题,予以举一反三的理解,在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上下工夫,减少不应有的失分。做到宏观和微观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又要恰当地体现创新要求。
(6)立足课堂,提高教学与复习效果
把课上活、上实。课堂教学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善于启发引导,增加师生互动,强化有效教学理念,自觉地告别我讲你听、包办分析、告诉结论的不良教法,反对一切“闷课”和“废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了解考点及要求,给出情景事例,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讲解、师生共同归纳要点,学生当堂读书并理解巩固,学生运用训练等,简言之,就是“问、议、讲、练”的有机结合。
总之,2011届的高三政治复习必须特别注意:
(一)更加重视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学科思想,掌握答题规范;
(二)更加重视以社会生活主题为统领,形成问题串,贯穿起学科知识;
(三)更加注重精心选题,精心命题,精心选择训练时机,精心设计训练评讲,精心总结归纳规律,减少“多慢差废”和“大运动量机械重复训练”;
(四)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相互滋养、相互提升,促进其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沟通,在课程内容与结构上体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
(五)更加重视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爱思、多思、善思和探索的习惯。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