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1-17

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

  各位大朋友们、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全哥读诗》!《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诗人的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先来诵读一遍: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细细品味:

  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

  “月落乌啼霜满天,”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霜满天:霜满天,是空气极冷。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注解

  ⑴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⑵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⑶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⑷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⑸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⑹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⑺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⑻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⑼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⑽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赏析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科书也收录此诗。

  赏析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