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辅导:高一语文必修三《蜀道难》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扪参( ) 抚膺( ) 巉岩( )
飞湍( ) 喧豗( ) 砯崖( )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开国何茫然( )
(2)青泥何盘盘( )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4)使人听此凋朱颜( )
(5)以手抚膺坐长叹( )
(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7)砯崖转石万壑雷( )
(8)所守或匪亲( )
4.文学常识填空。
“蜀道难”本是______旧题,《蜀道难》是沿用古题而作。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最伟大的______主义诗人。
5.名句填空。
(1)(2009广东高考,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湖北高考,15)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__________”,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全国高考Ⅰ,13)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诗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示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ú zhàn náo mén yīnɡ chán tuān huī pīnɡ
2.D 解析:“其险/也如此”的节奏应为“其险也/如此”。
3.(1)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2)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3)屏住呼吸 (4)使动用法,使……凋谢 (5)徒,空 (6)为什么 (7)使滚动 (8)或:倘若
匪:通“非”
4.古乐府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 浪漫
5.(1)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4)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5)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6)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
7.作者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
8.请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
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6.这样总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扪参历井。
7.写时间是说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这么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足见蜀道之难行。这样时空杂糅,烘托蜀道的难行。
8.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9.运用了夸张手法、衬托手法。诗人紧扣“高”“危”,用夸张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巉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山高得连黄鹤也飞不过,猿猴也愁于攀援。同时又借“鹤”“猿”来侧面衬托,暗写人行走之难。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塞(sāi) 石栈(zhàn) 扪参历井(mén)
B.怒号(háo) 猿猱(náo) 砯崖转石(pēnɡ)
C.崔嵬(wéi) 喧豗(huī) 飞湍瀑流(tuān)
D.巉岩(chán) 咨嗟(zī) 磨牙吮血(yǔn)
答案:C 解析:A项,“塞”应读“sài”;B项,“砯”应读“pīnɡ”;D项,“吮”应读“shǔn”。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所守或匪亲
C.猿猱欲度愁攀援
D.可以横绝峨眉巅
答案:B 解析:“匪”通“非”。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
A.雄飞雌从绕林间
B.侧身西望长咨嗟
C.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砯崖转石万壑雷
答案:D 解析:例句中“凋”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D项中的“转”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C两项没有活用现象;B项中“西”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B 解析:B项,均当“距离”讲。A项,高/正,端正。C项,介词,比/介词,对。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5.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答案:D 解析:“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李白诗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一贯诗风。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开篇两句的作用。
7.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的内涵?
8.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9.试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两方面,比较这首诗与《蜀道难》一诗的异同。
答案:6.以黄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大大增强全诗的感情色彩,丰富了诗歌内容。感伤但不低沉,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7.反映了诗人希望政治上有所作为,现实丑恶而不能实现理想的痛苦心情。
8.诗人借曹植一掷千金买酒取醉的豪情来安慰自己。
9.表现手法相同:运用大胆的夸张、想象等,借以表达用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激情,造成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抒情方式不同:《将进酒》直抒胸臆,毫不遮掩自己的情感,尽情表达,一吐为快;《蜀道难》通过景物描写,使情寓景中,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时局的忧虑和关切。
(二)阅读下面三首《行路难》,完成10~12题。
行路难(三首)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一)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其二)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其三)
10.结合《行路难(其一)》,解释下列多义实词的含义。
11.试析《行路难(其一)》表现的思想情感。后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情感与之有何不同?
12.《行路难(其三)》提及哪些历史人物?用意何在?与《蜀道难》比较,两诗用事有何不同?
10.参考答案:(1)通“值”,价值/表示毫不犹豫 (2)渡/完成 (3)看/探问,拜访 (4)再/恢复
解析:实词的意义理解,一定要结合原来语境,在识记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①词语的语法位置;②已学过的该词的意义;③该词对应的上下文词义或句意。
11.参考答案:诗人的思想情感激荡起伏。“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昭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垂钓碧溪”的吕尚、“乘舟梦日”的伊尹,复苏了诗人的乐观情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展示了诗人从痛苦中挣脱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两首诗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失意、痛苦和愤懑,因畏“行路”之难而决意“归去”。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鉴赏分析。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筛选出诗歌中的意象,关键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其次联系诗歌作者的处境(创作背景)理解深层次情感。本题还要比较另外两首诗歌。
12.参考答案:人物:许由、伯夷、叔齐。用意:不赞成高蹈隐世。人物:伍子胥、屈原、陆机、李斯。用意:主张功成身退。人物:张翰。用意:追求精神自由。《行路难(其三)》多用典故,《蜀道难》则多运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解析:首先进行分析,本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认识对其分类,然后联系作者的感情理解其用意,最后和《蜀道难》比较。本题实际上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之用典。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3.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14.“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3.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解析: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联是昔,后一联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14.参考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
三、语言表达
15.下面这段话有多个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①《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来说,⑤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⑥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第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 “艰辛”改为“艰险”。② “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前加“反而”。⑤ 删去“具备”。⑦ “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补上“它”。(找出三处)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一般要围绕常见的病句类型——特别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基本的类型。
16.阅读下面的新闻,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本报成都5月21日讯 四川的文化遗产在此次地震灾害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19日,四川省共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许多建筑已全部垮塌或面临垮塌;馆藏文物损失841件,其中,珍贵文物148件。
江油市城区,市民周华伦痛心地说:“在这里举杯昂首10多年的李白就这样倒下了。”青莲故居这尊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雕塑,是江油城作为旅游城市的标志性雕塑。雕塑在“5?12”大地震中被拦腰震断。雕塑原址只有诗仙李白的下半身,上半身和头、手等已经倒在草坪中,手臂多处断裂损伤,太白楼的3层和4层结构严重毁坏。李白的卧室和书房也千疮百孔,从清朝一直保存至今的“照壁”、陇西院、粉竹楼完全垮塌。
答案示例:四川文物严重受损 李白雕塑难再“举杯邀明月”
解析:解答此题应围绕第一段整个四川省文物受损和第二段李白雕塑受损来作答,解答时注意由整体到局部,点面结合。
类文欣赏
丁都护歌①
李 白
云阳②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③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④磐石⑤,无由达江浒⑥。
君看石芒砀⑦,掩泪悲千古。
注:①都护:一作“督护”。“丁都护歌”是乐府旧题,《宋书?乐志》记载:南朝宋高祖刘裕的女婿徐逵之被鲁轨杀害,刘裕派督护丁旿前去料理丧事。事后,徐逵之的妻子(刘裕长女)向丁旿询问殡殓时的情况,每问一声,都哀叹一声“丁督护”,声调凄切,催人泪下。后人依声制曲,题为“丁都护歌”。李白以此题写悲苦时事,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了。②云阳:今江苏丹阳县。③吴牛喘月: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这里巧妙点出时令,比直说盛夏酷暑具体形象。④系:一作“凿”。⑤磐石:大石头。⑥江浒:江边。⑦芒砀:形容石头粗重难移动。
赏析:这首诗作于天宝六年(747)六月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描绘了纤夫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首先交代拖船的地点、环境:从云阳逆水北上,两岸商贾云集,与下文纤夫拖船的劳苦构成鲜明的对照。
然后写纤夫拖船的劳苦和生活条件的艰苦。李白借用“吴牛喘月”典故,巧妙点出酷热的时令,使纤夫逆水拖舟的形象跃然纸上:烈日之下,挽着纤绳,喘着粗气,衣衫褴褛,弯腰曲背,一步一颠,挣扎行进……“拖船一何苦”,一个“苦”字贯穿全篇,成为诗眼。天热水浅,拖船艰难,汗流如雨,唇焦口干,可一滴清水也没有:“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诗人抓住这一细节,窥一斑见全豹,可谓含蓄精妙,生活条件的恶劣,不言自明。
接下来刻画纤夫心理的悲苦。因为统治阶级大兴土木,纤夫们被迫挣扎在生死边缘。这不约而同唱起的拉船号子,一声歌,一行泪,凄切哀怨,令人不忍听闻!在繁重劳动下苟延残喘的纤夫们悲苦的内心世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又把纤夫之苦推向了极端:石大而多,耗尽“万人”之力也断难到达江边,工程的艰巨可想而知,但“无由达”却必须达:这是怎样的悲哀啊!统治者穷奢极欲,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多么深重啊!
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诗人的悲苦之情奔涌而出,达到高潮。这广大的磐石,采不尽,运不完,苦难深重,哪有尽头啊!诗篇就在这沉痛感叹和深切同情中结束。“掩泪悲千古”,确实,直到今天,我们吟诵这首《丁都护歌》,也仍然会禁不住洒下同情的泪水。
整首诗格调沉郁,感情凝重,层层深入。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竟能写出这样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难怪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了。
轻松练笔
请谈谈《蜀道难》这首诗为什么是最能体现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代表作品。
写作提示:写作这个片段时,可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如热情奔放、奇特想象、大胆夸张等,与本首诗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分析。
答案示例:李白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在《蜀道难》这首诗中,李白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生动地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沿途风光的奇丽,抒发了自己对于蜀道之奇险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入蜀为官的友人的关怀,并透露出了自己对于蜀地社会安危的忧虑与关切。在这首诗中,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超群的艺术才能也有相当充分的表现,因而,这是一首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的代表作品。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