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理行天下智者无疆 高一语文学习漫谈

发布于:百学网 2011-08-31

理行天下智者无疆 高一语文学习漫谈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青春吐露的初中已然礼成,当你满怀激情与梦想步入高中校园时,你是否想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又面临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希望,你准备好了吗?

  凭栏回望,语文这位朋友已陪我们走过多少个春秋,当我们与她对视时,我们的眼眸是否明亮:

  你清楚语文是什么吗?你觉得语文好学吗?你对语文有兴趣吗?你想学好语文吗?

  你曾觉得语音、字形、词语等基础知识枯燥吗?你曾感到文言文学习的困难了吗?你曾感触过自己的作文很烂吗?你曾觉得即使自己再努力语文成绩也难提高吗?甚至你曾质疑过课本学习的有用与无用吗?

  或许,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你,悬而未决,使你手足无措,惑而不解。

  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擦亮语文学习的眼睛,和她深情地凝望:

  "理性之光照耀语文天下,智慧学习行遍学海无疆"。

  语文天下是什么--揭开你朦胧的面纱

  语文是什么,语文学什么与语文怎样学息息相关。

  语文,最简单也是最明确的理解,就是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

  在你降生的那天,从第一声啼哭起,你就已经开始学语文了。哇……这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宣告,是你离开母体来到世间感知到寒冷的第一声哭泣,是你发出的第一次拟声,是你的第一句言语,是你朗诵的自己写的第一首诗歌,是你创就的第一篇原生态的文学著作。看,你冰雪聪明,你天生就会学语文,你天生就会写作文,每一个人都有学好语文的潜质和可能。

  接着我们不断地成长、学习,语文与我们为伴为友,天天在一起。

  明亮的眼眸,美丽的心情,语文的天下,人生的情浓。就如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粒砂都见证过人世的阴晴圆缺,每一个汉字也都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明,每一篇华章都烛照着人生的沧桑感慨苦乐征程。

  且让我们先来感受语文的繁华多彩,细细品味语文智慧的无处不在吧!

  语文是刚刚呱呱坠地的懵懂婴儿,语文是勤奋努力的莘莘学子,语文是朴实勤劳的人民大众,语文是历史风口浪尖处的热血英雄。

  语文是那浩浩的黄河,巍巍的昆仑;是那初升的红日,灿烂的星空;语文是一颗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莹剔透,清澈灵动;语文是黄昏天边如血的夕阳,映照旅人,把山川染红。

  语文是古都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是夜星下静谧的荷塘,是林黛玉泪珠下飞红万点愁如海的片片落花。

  语文是青天里那一行白鹭,是沉舟侧畔的千点白帆,也是秦皇岛外冲破万里滔天白浪的打渔船。

  语文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百战百胜者的《兵法》,是受过宫刑者的《史记》;是为求一字捻断的数茎须,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

  还可以是王朔对传统文学中崇高意识的批驳颠覆,是导演王家卫让人回味悠长的《花样年华》;是韩红那空灵清越的声音在森林深处滑落,是周杰伦骨子里那压抑不住的青春涌动,是村上春树笔下风的低吟浅唱,是安妮宝贝寻找梦想的文字天空,是贝克汉姆奋力的一脚抽射,是凡高和他的印象派抑或是香奈儿的夏装模特。

  在语文世界里,我们可以亲历战国诸子的蜂起、百家的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隘,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唐的繁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以及明清的肃穆庄严。可以临风朝谒曹子建,踏遍青山访太白,扬鞭策马驼铃道,玉扇踯躅雨江南┄┄

  在语文世界里,我们可以站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写的绿色的陶醉,也可以站在西湖边聆听许仙与白娘子的对答;可以乘着刚朵拉去描绘东方威尼斯的图画,也可以静坐在池边欣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可以手执长矛独立朔风大漠,也可以在夕阳下看那"古道西风瘦马"。

  人类那永恒的美、壮丽的爱以及伟大的生命,在语文世界的星空闪烁,在我们的心灵中升华┄┄

  所以,别把语文不当学习,不当朋友,不当知己。语文是情感,是沟通,是智慧,是理性,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语文的天下,我们岁岁年年、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在与她同行。

  也许,有人说了,我怎么没有感到语文的美好与意趣,反而感觉问题多多,困难重重。那么我说,你所认识的语文只是做题的冷漠,而非知识与智慧的热情。

  所以,你要明白语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文就是是应试语文,广义的语文是生活化的语文,也叫大语文。而我们的语文课真正的归属是大语文。

  应试语文考察的是做题,但更是理性与智慧,没有了理与智,就只有冲动了,众所周知"冲动是魔鬼"呀。所以,语文做题必须讲求理性和智慧,也就是思路、方法和技巧。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大语文,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语文,当然也需要理性与智慧的指引,人际间的交流沟通,自我的读书与做事,抒发性灵与感悟的文字,甚至做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练习时的读题审题,都是在学习语文。

  生活有多么广阔,我们的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她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工具性,需要向学生传授字词句篇的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方法,而且内容包罗万象,具有浓郁的人文性,要传导人类的文明,培养学生的个性。

  因此说,学好了语文,就是学会了生活和学习,就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了,就可以"修身治家平天下"了。

  理性之光--穿越你美丽的黑发

  高一语文都有哪些内容,与高三的语文知识有哪些联系?

  打开我们的课本,映入眼帘的是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演讲词,序言,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这些文章几乎涉及到了人生世界的全部,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课堂上,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分析,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都活跃着我们的思想。

  《沁园春长沙》的壮志豪情,《再别康桥》的深情哀婉,《死水》的爱国情感,《我的空中楼阁》的亲切自然……

  语音,字形,词语,句意,修辞,点点滴滴,感慨万千。

  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考语文的知识点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中国重要作家时代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国别代表作

  文学体裁常识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古诗文阅读

  浅易的古代诗文评析

  四、现化文阅读

  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文学作品

  五、写作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常用应用文

  一、基础知识--积累积累再积累,巩固巩固再巩固

  这部分内容包括的点比较多,如语音、字形、标点、词语运用、辨析修改病句、鉴赏评价等。考试中涉及的内容既有教材里的,也有课外的。如语音,在考试中既会出现教材里的,也会出现生活中常用的字。更偏重于生活中常见的,但又容易出错的。这就给我们平时的学习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我们不仅要重视教材,熟练掌握课本中的这些知识点,更要注意在平时的阅读甚至口语交际中整理和积累,养成咬文嚼字、深入思考的习惯。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准备一个整理笔记。把课本中、阅读中、试卷中、生活中遇到的基础知识,分门别类地整理在这个笔记上。随时随地整理,并经常翻阅复习,整理笔记的好处,是当你在复习的时候,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资料,否则,语文考试的面那么广,当老师让你自主复习的时候有的同学都不知道从何学起。而且,知识点非常杂,容易遗忘,有了这个资料,即使忘记了,一复习马上就能回忆起来,能达到最初的高度。有的同学认为到了高三有一年的时间复习,到时候来得及,但是,一年复习下来,容量大,时间紧,很难保证记得准,记得牢,而考查的内容恰就是模棱两可的东西,最终很难保证复习的效果。所以应该在高一学年起就着手积累,并不断复习巩固。以往的学生很重视整理笔记,并把它作为总复习的最重要的资料,而且这个笔记完全是一种人性化的东西,全凭自觉,老师没法一一检查(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认真整理,保存。当咬文嚼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语文基本功经过反复的训练,相应的,在考试中这些部分内容就会因得到强化,避免失分。整个高中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做到"长流水,不断线"。

  此外,一定要备齐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等,并在学习中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以往的学生一开始备不齐,之后当然就无法养成翻检纠正的习惯,结果最后该记准的也没记准。

  二、古代诗文--掌握课本知识,夯实文言基础,落实诗文背诵,文言天天进步。

  1.古代诗歌鉴赏

  首先要掌握一些文学体裁常识,如唐诗中的古体诗和(格律诗)的区别及常识(如律诗的二、三联分别叫"颔联"和"颈联",要求一一对仗等),词的分类(婉约与豪放),元曲(杂剧和散曲)等基本知识。名句名篇目中,一般只要引导学生把握大纲要求必背的篇目中即可。复习时应安排好计划,分配好时间,以课本几篇文常专述为纲,化整为零,逐一过关,做到背诵准确,书写无误。

  诗歌鉴赏题目的难度较大,所以,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全面了解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制的基本类型和出题设问的角度,游记类、吊古类、送别类、抒怀类、畅志类各类兼顾,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战,并针对性做一些类型题。

  鉴赏性试题关键在于能回答出这几方面内容:运用了什么语言技法,描写了怎要产的意象、情境,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既是鉴赏分析的过程,也是具体答题时的思路指向。备考时老师应引领学生认真归纳整理有关术语,储备一定的鉴赏知识,如表现手法、语言特点、思想情感和种类等。我觉得第五册《重新创造艺术的天地》中提倡的"泡、找、进、猜、补"几法,要让学生认真去领会。

  做题思路大致为:先认真研究诗题(有的题目就是诗的主要内容或给你提供了感情基调);再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的意象,领会其中的大意,特别是注意诗的首句和最后一句或两名,这里一般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手法,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如果有注解等有效信息,如不著名的作者或重点词句的注释,一定要结合起来阅读,这一定是有助于理解和赏析的;最后是看好题目要求,对照诗歌逐一审题。精心建议筛选近二年的各类高考卷做做培养语感。

  1.文言文阅读

  考生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作研究,就会发现,历年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小品;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言短篇小说,加之今年的应用文序等……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然有些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仍是今后相当长的时代旋律,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建立和谐节约型的社会舆论来看,忠臣廉吏敬孝持家等方面的内容肯定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120个常用实词、18个常见虚词,还是文言特殊句式(包括词类活用现象)、文句理解及翻译等,历年的考点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一题,其例句和考查内容,几乎全部都是课文原句。为此,我们复习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复习好课本中的文言文,巩固其中的基础知识。因为课本所选的都是经典的文言篇目。同学们不妨把高中六册课本中的文言文认真梳理一遍,把文中难点和书下注释作为重点,并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和迁移。

  其次,应有一种阅读的文体意识。一般来讲,全国高考近几年考的文言文都是人物传记,这就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对这个人物如何评价;二是材料中的人物经历了几个阶段,做了几件事,到了哪几个地方,先后担任过什么官职等。文体阅读的意识还包括文题互释,就是文章和题目有时候是相互解说的。比如文言文倒数第一、二题,是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题,一般可以据以知道主人公有怎样的品质,是廉洁奉公,还是忠心爱国、侍奉双亲等等。这样在具体读文中的时候,就会事半功们、化难为易。对文言文复习,我不赞同题海战术,而主张练好内功,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

  考生在进行选答时,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材料(文段)、题干选项、尾注,三者不可偏废。

  1.要注意题干、选项的分析。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文题时只注意选项而不注意题干,结果因审题不清而丢分。

  2.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我们主张考生在解题时应养成一种随时观照材料(文段)的习惯,能把选择项放回到材料当中去检验或辨析正误。

  3.要重视审读尾注。一般来说,高考文言文段下面都有一些附加的注释(尾注),这是命题者认为超出考纲的内容,所以考生如果不加以很好地利用,肯定会对翻译和文意的理解形成障碍。更有意思的是,某些年份高考有些题目答案就在尾注中,考题中的一切文字都是有效文字,这应是一句真理。

  4.要专门练一练文言文翻译题。文言文翻译题现已加至9-10分。全国命题给分的原则是:先译通大意,再找得分点。这就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为有可能在翻译过程中涉及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虚词、各种特殊句式等问题。另外,也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邻里相推等"猜读法",正确判定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依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做到"信、达、雅"。

  三、作品阅读

  四大文学样式(文学体裁):诗歌,戏剧,散文,小说。

  语文学习不是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读多写,以读促写: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阅读:阅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自然科学,也可以是社会科学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可以是现代的,也可以是古代的……

  只有这种在范围上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的阅读,才能使你拥有打开语文学习大门的金钥匙。读书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克服个人生命有限的范围,可以与伟人、大师、巨匠对话、交流,可以触摸集中了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可以领略融会了大喜大悲大悯大恨的博大情怀,让我们走近大师、巨匠,倾听他们带给我们的深刻吧:

  看,一代诗仙李白,带着浪漫主义古典诗歌的zui高成就,一路飘洒地向我们走来……

  瞧,一代诗圣杜甫,以现实主义精神向我们展示了关心人民命运的严肃而悲悯的情怀……

  也正是安史乱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乱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对峙,在诗歌创作方面,显示了盛唐之盛的原因。还有苏轼

  在我们感受苏轼的豪放与才情的同时,也正是他不平的经历,让我们对"文章憎命达"有了更深的体验。

  请收回目光,让我们再来瞻仰现代文学的大师们:巴金以《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诠释着他的执着与热情;老舍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让你在朴实无华的市井言语中领略沉默的铿锵,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寇时那不屈的脊梁。沈从文用顽强和浪漫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而钱钟书则以机智隽永、含蓄风趣、妙喻连篇、才情横溢表现他敏锐的洞察……

  更有被称为"民族魂"的鲁迅,以他的深邃与犀利为中国及世界文学宝库塑造了颗颗璀璨的明珠,树起座座丰碑……

  还有郁达夫、朱自清、冰心等等,还有外国文学史上的大师们……

  阅读中有文化的沉淀,有思想的碰撞,有人格的升华,它为你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主要有两条:一是"行万里路",要求深人生活,随时随地注意观察收集。曹植有言:"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强调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轻易放过身边的一事一物、一言一行。二是"读万卷书",广泛阅读各类书刊,通过文字媒介积累丰富的知识、见识、语言、技法等,以博采众人之长。对你们来说,这是最重要、最可行、效果也zui.好的一种途径。开卷必有益,凡有关语文的书籍都可读。诗词歌赋、中外名著自不必说,语文类报刊也是必读之书,如《语文报》、《小小说选刊》、《读写月报》等,对于其它各类书报可有选择地读。倘若用一个字来概括学语文的方法,那就是--读。广泛地读,无休止地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古人给我们总结的学语文的最经典的经验。

  阅读。有的同学认为对于考查而言,课文只是例子,考试时也不会出,而且语文也不如数、理、化一样,我今天不听明天就听不明白了(因为我们的教材是由一篇篇相对独立的课文构成的),因而就对语文课的课文分析不重视。但是要知道我们的阅读经验就是在一篇篇课文的分析、讲解中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对课文的感性认识的积累,阅读的水平很难提高,如果别人是一篇篇积累,你是一篇篇扔掉,三年下来,你的阅读水平能有多大的提高,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同学们应该重视语文课堂的学习。

  如果想在课堂上跟得上老师的进度,就必须在课前反复熟悉课文,一篇课文在上课前,最少应读了三遍,而且是出声、揣摩作者情感地读,平平淡淡的、漫不经心的读书习惯是不行的。读不仅能帮助我们熟悉课文,还可有助于我们培养语感。同时在朗读中要把形象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理解意思,体味感情,加深感受,加强记忆。不仅要读,还要背,尤其对文言文而言,我们缺少学习的语言环境,本身在学习中就有困难,我们已经学了一年单元的文言文,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它的难度。需要我们背的原因一方面是考试有这一项内容,再一点就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背诵提高文言文的语感,相对于高一的学生,高三同学做文言语段就比我们顺手多了,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背诵的文言作品多,有了量的积累,拿出一段文言文即使不能逐字逐句弄明白,但基本意思也能串译出来,做题的速度、正确率都会提高。背的内容不仅有课文规定的,可也自己增加量,实在没时间,也可以练习复述来达到量的积累。

  课文要重视,但仅仅掌握课文肯定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以往的学生到了高三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老师在讲现代文阅读考点的时候,有的同学就说,老师你别跟我说什么技巧、方法,我连看都看不懂。如果等到高三再发现这一点就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我们高中生的确缺乏生活经验,如果不注重阅读的体验,确实很难与作者达成共鸣,所以应扩大阅读量。看什么?教材中的"名著导读"是一定要读的,在读的同时也要做好摘抄,高一每个班级都布置了这个任务。一方面这种有目的的读书效果好,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小块时间也要充分利用,看一些《译林》之类的杂志,阅读一些篇幅不工的散文。

  现代文阅读主要是散文类和小说类,要掌握必要的答题的思路和技巧。

  这就需要教学生学会迅速观全篇,理思路,重圈画。如第一遍速读,摄取各段大意,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找寻、揣摩文章中关键的语句,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以及那些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因为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4.积累一定的鉴赏术语,以备套用。文章千技,万变有宗。学生熟知"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比、衬托、象征、渲染、铺垫、照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术语,总有派上有场的时候。

  四、作文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写作属于信息的输出能力,属于后者。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贯的要求。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有一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常用应用文体,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考生选择任何一种文体(包括常用应用文体)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一般只要求会写上述几种文体,不搞文学创作;但是,如果高考试题中说明"文体自选",考生不违反题意,选择写散文、小说、故事和寓言等文学体裁,也是符合要求的。高考写作也不同于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只录取前几名,衡量文章不仅注意写作技巧,更重视文章内容的社会意义,而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要写好文章,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储备工作:

  (1)素材储备:

  ①优美的景物感人的场面。

  ②社会热点问题(环保、和平)

  ③道德、情操,人生追求、价值取向。④对未来的展望。

  ⑤心灵感悟。

  ⑥关注自我(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展望,学会交往)

  (2)情感储备:

  亲情、友情、师生情、故乡情、爱国情等。

  (3)理论储备: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的储备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的阐发也可以增强你文章的思辨:如: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辩证法。

  ③存在与意识。

  ④量变与质变。

  教材有专门的写作训练板块,但是如果单凭每学期的几节作文课是肯定不够的。要养成勤练笔的习惯,有感就发,多写写随笔。

  那么,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引导学生多看一些美文,以形成一定的文化和思想积淀,对那些人生感悟、时代文化、哲理性的美文类千字文,要让学生用心琢磨标题,选角、取材、中心主旨、手法的妙处,在阅读中逐步悟出一些为文之道。读文百篇,其艺自现,厚积方能薄发。

  其次,注意审题。

  吃透寓意,看懂材料,明白要求,是审好题的前提。读懂题目,不光是话题,还有命题者给出的种种暗示。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上觉得时间紧,只匆匆看一眼话题就下笔,这不是太妥当,教师应指导考生学会把整个题目所有文字看完看透,因为命题者本身就提供一些角度,提供一些思路,或者说有较强的指向性,以便选自己熟悉的能驾驭的角度。

  其次,努力锤炼一两种擅长的文体。

  高考作文绝大多数都是自选文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写作才艺的展示。你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关键是你擅长写什么文体,能否写出个性文采来。教师应训练学生确立自己的一两个主打文体,把它运用纯熟有致,同时,还要熟悉其他文体的写法。这样,应试时面对同一文题,考生便可扬其所长了。你若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就可以以自己的见闻"编"一个美丽的故事,写成一篇感人的记叙文;你若多情善感,则可以让情感的溪流汩汩地流出,以一篇动人心弦的散文去打动阅卷人的心;你若长于想象,则可以天马行空、叱咤风云,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想象作文;你若爱发议论,析事论人一针见血,大可在几十分钟内完成一篇漂亮的议论文或杂文。就近几年高考写作样式来看,考生大多还是偏重写议论文,但得满分的往往是散文。因此我们提倡考生做个多面手,靠"一招鲜走天下"的老路恐怕行不通了。

  第三,深入挖掘自己所熟知或喜好的材料。

  每个人的特长、爱好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掌握统一训练的那些材料之外,适时添加入一些清新的、健康的、新颖的、典型而有地方特色的材料,以使自己的作文就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四五月新闻逸事。

  第四,掌握拟题的艺术。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美好、艺术、新颖、别致的标题会很快吸引阅卷者的眼球,留下极好的第一印象。

  第五,有文采。作文中如出现几段精彩段落,甚或一两句经典语或个性化的感悟,都会给考生带来益处。小则长5分,多则长10分,如全篇文辞华丽就可获"发展等级"满分20分。为让考生多储备的一点文化类、哲理性警句名言,教师应选择如近三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点评词,让大家读读、写写、学学,我想效果一定不错。总之,现行的"一点得分法"是值得大家重视的。

  除此,文章的书面印象分也很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提高书写的水平,不求艺术,但求工整;不求美观,但求整洁。要知道,作文评分人为的情感分比重是很高的。

  提分技巧:

  文体特征--旗帜鲜明,一以贯之。考生要对各种常用文体的特征有明确的认识,在下笔之前就要提醒自己:我写的是什么文体。一旦确立文体,就要从始至终按这种文体的要求来写作,不能首鼠两端,中途更换写法,使得文章成为"四不像"。以议论文为例,它的根本任务是"讲道理",所以应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按"引论--本论---结论"的大框架来写,中间的论证段中应该有分论点,并使分论点合起来之后能够证明中心论点。

  谋篇章法--头头是道,眉目清楚。不管什么文体,思路一定要清楚。议论文的起承转合、记叙文的六要素,都在要下笔之前有总体设计。考场作文的写作不宜"摸着石头过河",如轻率下笔、想到哪写到哪,易使文章成为"天女散花型",甚至会思路枯竭写不下去,此为考场作文之大忌。

  材料使用--新鲜典型,叙析得当。以议论文为例,论据zui.好选用有一定知名度的、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争取做到两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zui.好能避开离现实较远并容易"撞车"的司马迁陶渊明苏东坡系列,可用人们认同程度较高并与考生本人年龄差距不大的洪战辉邰丽华徐本禹系列,并争取在使用论据时引用一两句人物自己的语言或名人对他们的评价,更充分地传达出人物精神品质中的闪光之处。叙例语言要高度凝炼,叙例之后不忘分析,通过精到地分析,将人人皆知的材料用得有个性、有深度。

  段落安排--数量恰当,长短合宜。段落的数量和长度会形成文章的节奏,通过控制全文段落数量和每个段落的长度,考生就可以像挥舞指挥棒一样影响评卷人读文的节奏。议论文的段落数如果太多,会使文章显得思路跳跃,逻辑性不强,一篇议论文,段落数以4至7段为宜。记叙文的段落数可稍多,重要的对话甚至可以单独成段,但因有字数限制,段落数如果太多会妨碍文章的信息量。有一些重要的语句,如果放在恰当的位置单独成段,不仅语句本身格外醒目,也会使阅卷老师在阅读长段之后得到思维的调整,所以,恰当使用独句段,可以展现考生运笔的"老到"之处,使文章增色不少。

  词句点染--质量并重,各得其位。"词"指话题中的关键词,"句"指主旨句(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句、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或精彩句。如果选择写议论文,考生可以给自己来个"硬任务"--每一段中都要出现话题关键词,以便从技术层面迫使自己始终不偏离话题。如果想增加议论文的文采,则可以有意识地在首段和尾段设计一些表达上比较有特色的句子,像比喻句、对偶句、排比句。总之,词句点染的大原则是:关键词要有足够的"出场"次数,zui.好的语句要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

  方法:文章一定要有突出的亮点,用尽一切表达方式,使用生动活泼的素材,开篇就扣题,多出现话题词,以防跑题,把所有格子都写满。在审题、选题上多动动脑子。下策:实在无东西可写,写一般议论文。

  智慧学习--走进你温馨的家园

  学海无疆--漫步你多彩的天涯

  要想学好语文,首先要破除一个偏见--练习就是语文的全部

  长期以来,中学生学习语文的wei/yi法宝就是搞题海战术。有老师推荐的同步训练,有学生自己购买的辅导资料,还有家长、亲属、朋友送的指导丛书,诸如《单元检测》、《课堂优化设计》、《名师指点》、《训练大课堂》、《世纪金考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没日没夜地淹没在练习中,弄得昏头昏脑,不仅毫无收获,反而浪费大量时间。那么,学习语文就不用做练习了吗?不,要做!但不能搞题海战术,目前来说,我们学校使用了一套与教材同步的配套练习。做练习无非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巩固新知识和提高应试技能。在非高考备考阶段的高一高二,做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新知识(在这一点上,语文不同于数学等理科,其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和掌握解题思路),通过一套同步练习就基本能达到目的。把自己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从而赢得大量时间读书看报,加强阅读和写作,逐步增加知识储备,探索解题的思路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高中伊始,我们要如何学呢?一句话,牢牢抓住教材,扎实积累,注意拓展。

  一、培养兴趣,渴望求知:

  1、智慧的挑战

  广告语的起源(从俗语中去追溯广告语的起源)

  三碗不过岗(《水浒传》)

  例: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

  没有zui.好,只有更好(澳柯玛冰柜)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美的电器)

  2002年中国十大优秀广告语

  2、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白沙集团)

  3、中国平安,平安中国(平安保险)

  4、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

  2、理性的足迹

  这是节选于将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推向zui高峰的《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在这里,你可以跟随林黛玉步入贾府,观察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结识书中的主要人物,感受"宝黛初会"的心有灵犀;你还可以从人物的肖像描写中窥见天才艺术家曹雪芹丹青妙手的高明。

  这是有着原汁原味的北京味的汪曾琪老先生的《胡同文化》,汪老先生将胡同与文化联系起来,你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天子脚下那北京下层市民的逆来顺受、自我满足、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你也可以享受到汪老先生给你带来的"带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

  这是《米洛斯的维纳斯》,其中断臂的维纳斯的"缺憾美"将给你带来无限的遐想与启迪。

  还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招一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等等,其中的悲壮,其中的深沉,其中的凄婉,其中的沉寂都会激发你多元的思考,都会使你拥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体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精妙,你有兴趣吗?

  与此同时,你还能从名胜古迹的探访中,得到心灵的震撼:面对故宫的肃穆,长城的雄伟,三山五岳的巍峨,你一定会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定会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等等。在语文学习中,你可以欣赏美,拥有美,面对这些人文与自然的景观,你产生兴趣了吗?

  3、流动的优美

  4、感动的真情

  5、生命的文字

  兴趣从何而来,培养兴趣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汉字吧: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在传承文明、推动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它是极富魅力的文字样式,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古人创造汉字的时候,"以类象形",是什么形,就画什么形。

  比如说"山"字就画了三座山峰,很形象的勾勒出山的外貌。为什么古人写"山"字的时候要画三座山峰呢?两座不行吗?两座山在甲骨文中叫"丘",是小山包的意思;四座山行不行?当然四座山能代表很大的山,但写起来会很麻烦,所以,古人用三座山峰组成"山"字,恰倒好处。人们干事情总有个极限,叫"事不过三",通过"山"字,我们也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山对中国古人的影响很大,传说华夏民族始祖黄帝,在五千年前曾到太行山区的王屋山进行祭天活动。后来,许多帝王纷纷效仿皇帝登山祭天。历代文人墨客也寄情于山水之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留下了许多有名的碑文墨宝。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写的"山"不仅写出了山的外形,也写出了山的神韵。

  水:"水"字在三千多年前指的不是小河沟的水,不是湖中的水,而是指像黄河那样的气势浩大的水。中国有句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生命之源,给人类带来了恩泽,但水也会引发水患,给人类以灾难。

  我们再看看这个"鸣",它是个会意字,《诗经》中有"有鸣仓庚"的诗句,仓庚就是黄莺,你是否会想到一只小鸟在引吭高歌……

  而"安"是一个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的字,它使用范围广泛,而且构词能力强,如:安乐、安定、安逸、安全、安详、安放等等。送行时,我们用"一路平安",睡觉前则道一声"晚安"父母希望子女"平平安安"女子祝愿父母:安康快乐……

  "安"字的结构是比较简单的,"宝盖"代表房屋,房屋下有一个女人,从这个字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过去人们造字的用心:房屋下面有一个女人,家庭才会安定。

  总之,汉字记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化,她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当我们打开书本的时候,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风景优美的世界:

  连绵的山,无不透露着它的巍峨;浩浩汤汤的水,无不显示着她的磅礴;灵秀的鸟儿欢快地鸣唱,又无不表达了她愉悦的心情?

  在这世界诸多的文字中,中国的汉字独树一帜,形成了一种艺术--书法,你能理解其中的的奥秘吗?为此,你有兴趣吗?

  二、日有所长,学而习之

  三、重在积累,贵在坚持

  习惯的形成可使实践活动"自动化",大大提高行为的效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语文能力形成过程的特点是日积月累的渐变过程。因此,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点滴积累的习惯。这强调的是语文学习功在平时,要求善于利用琐碎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养成清晨朗读半小时的习惯,读课文、唐诗宋词、优秀散文等;养成晚上阅读一小时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报刊,并根据内容选择读书方法,或将精读或略读,或细读或浏览,或默读或诵读;养成每天摘抄300字的习惯,把当天读到的有价值的、精彩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抄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养成每周完成三篇练笔的习惯,可不受限制,自由抒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议论抒情、描写记叙,设置悬念、卒章显志等表现技巧可任意为之。形成习惯需要一定的毅力,倘若开始感觉比较困难,可制定计划,将学习内容和时间固定下来,以便强制执行。

  四、技巧高招,思路方法

  这里先给出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

  2]物品xxx动作

  3]在xxx(地点)

  4]存在(条件)xxx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六楼楼顶的边缘"

  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我站在六楼楼顶的边缘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很简单吧,让我们将技巧进行到底,我再做一首:

  你静静走在我的心里

  没有告诉我你的到来

  在荒芜的心灵中

  我一直在等待这她的到来

  希望大家都可以变成一个现代派的诗人!

  写诗的技巧,大约5到10分钟就可以完全领会,然后再经过一番的练习,一两天你也许就会成为一个现代派诗人。

  五、积极思考,质疑对答

  勤于思考、质疑问难。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六、用心聆听,大胆表达。

  口语表达的练习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一个集中而最为有效的阵地是在课堂上。有很多同学离大胆积极发言这样的字眼已经很久远了,已经习惯了坐在位子上的窃窃私语,上课插嘴叫一声,站起来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只能蹦词。但这是绝对不行的,课堂发言是锻炼口头表达和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有识方有胆,敢于发言是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的表现。不仅要善于回答老师的提问,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不仅同老师进行交流,还要同同学合作讨论,在互相问答中整理语言、交流思想,在你争我辩的中互相启发,获得更多的收益。不仅要学会说,还要学会听,养成用心聆听的习惯。要养成留心听话的习惯,就是要有听整段话的习惯,不能只听片言只语,并且听完一段话要能讲出要点,要记住里边的妙语警句。许多成绩好的同学听的能力都比一般同学好,他们一般都能听整段的话,不会听三落四,能把握重点。而一般成绩差的同学听的能力都相对地差。他们往往听一句二句话,就拼命记,而整个意思却不知道,在上课时嚷得最响、要老师再说一遍的都是他们。听,不仅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话,还要善于聆听街头巷议、电视广播。不仅听话,而且要听歌、听广告,听大自然的美好的声音。"听"会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些观念,当然算不上新鲜时髦,但都是当前大多数中学生所缺乏的对语文学习方法的必要的起码的认识。达尔文说:"在所有知识中,关于方法的知识最有价值。"只要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法观,并把它彻底落实到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己学、而不是靠老师灌,主动学、而不是被动吸收,那么,就能大幅度提高各种语文能力,从而具备全面的素养、高尚的人格、开放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真正达到精英教育的要求。

  人人头脑思维不同,语文学习方法各异,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最适合你的方法,如果你能够从我的讲话中有哪怕是一点的收获,那我今天所有的啰嗦便有了ZD的价值和意义。只要同学们做到踏实、扎实、厚实,就一定能学好这一学科。

  期待每一位同学语文学习的进步,谢谢大家!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秋分这天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

关于秋分这天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的到来预示着秋意渐浓,预示着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秋分这天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欢迎阅读! 秋分这天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 1、雨打秋分头,来年必定收 这句话意思...
2023-09-25

天下谁人不识君上一句,天下人谁人不识君上一句

很多朋友对于天下谁人不识君上一句和天下人谁人不识君上一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天下谁人不识君来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谁人不识君上一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 别董大二首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
2022-10-27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是什么诗」

今天给各位分享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天下谁人不识君上一句 天下谁人不识君上一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
2022-10-21

刘瑾:权擅天下的太监,终究落得凌迟的下场

提起贪官,总会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扒皮抽筋。清朝的和珅就是因为他的贪而遗臭万年。他凭借乾隆皇帝的宠幸肆无忌惮的疯狂敛财,待到嘉靖皇帝下旨查抄的时候,竟是从他家抄出了等同大清朝十四年国库收入的巨资。若说世间的贪官还有谁能与和珅一较高...
2021-09-24

英语解题技巧大盘点 “天下题林”中的四大门派

英语解题技巧大盘点 天下题林 中的四大门派 今天,咱们聊聊同学们在考试做题时经常会用到的方法,李太傅把他们总结为四种,用武侠式的比喻称之为 四大门派 ,那么四大门派都是什么?同学们都属于什么派别的高手?各...
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