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更是培养改革
“强基计划”进入第二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36所试点高校近期均已发布2021招生简章。经历去年意外“遇冷”,新一轮强基计划释放“广撒网”信号,报考范围放宽,学生入围比例更高。
今年2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各试点高校要深入总结实施情况,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与去年的强基计划相比,今年强基计划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部分高校增加了高考结束后到高考成绩公布前的确认环节;二是扩大了入围比例,今年强基计划的入围比例基本为6:1,而去年有的高校的入围比例仅为3:1,清华北大去年的强基计划入围比例zui高,也只有5:1。
这两大变化,都指向解决同一个目标,即完成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增加确认环节,是把那些未确认的学生排除,避免有的考生入围后再放弃;扩大入围比例,是扩大“选材面”,入围人数增多,完成招生计划的概率也就提高。但这两大变化也引发一些争议。对于增加确认环节,有考生认为这并没有什么约束作用,确认了考生照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放弃,如到学校参加测试,但故意考得很差。而扩大入围比例,则让部分舆论担心这会影响强基计划的生源质量。
根据去年的招生情况,优化强基计划的程序和办法,体现了务实的态度。虽然确认环节确实不具备刚性的约束作用,但是,这也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意愿,与强基计划要招收对基础学科有兴趣,有志成为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考生的初衷一致。而适当扩大入围比例,可能会导致入围分数降低,但从多元评价角度看,由于强基计划是按“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对入围考生进行综合评价录取,这并不会降低生源质量,而且,不少高校还设置了最低入围分数要求。
值得注意的,这只是从招生环节,来完善强基计划改革。要让强基计划真起到推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作用,不应只追求完成招生计划,还要求高校积极参与基础教育变革,和高中学校一起,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兴趣;同时,要提高强基计划的培养质量,以此消除学生功利的升学观,转变基础学科“又穷又难”的形象,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基础学科专业,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强基计划首年“遇冷”,其实并不意外。这一计划相比之前的自主招生,由于是36所“双一流”A类学校拿出并不热门的基础学科专业招生,且实行综合评价录取不再给学生录取优惠,并限制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转专业,其不受考生追捧是意料之中。可以说,首年“遇冷”恰恰显现出推进这一计划的重要性,也暴露出我国基础教育没有培养学生基础学科兴趣,部分考生把招生计划当跳板进名校的功利心态。
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坚持去年的按高考成绩入围,入围后按高考成绩与校测综合评价录取,录取后原则上不允许换专业,这是完全正确的,不能以降分录取及“名校跳板”来吸引学生报考。但也要直面实施这一计划暴露出来的问题。
首先,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生涯教育,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兴趣。客观而言,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包括在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大多只关注学生的高考分数,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时存在盲目追逐热门的问题。改变这一局面,需要高中教育摆脱唯分数与唯升学导向,与此同时,也需要大学积极参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今年,复旦大学面向上海高中生推出“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这一计划并不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旨在于拓宽高中生的视野,培养高中生的学科兴趣。值得其他高校借鉴、推广。
其次,实施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更是培养改革。有的考生在考出不错的高分之后,就放弃强基计划,认为基础学科学得累,就业前景也不好,这很大程度是对基础学科的误解,也反映我国考生存在去苦趋乐,不希望在大学继续苦读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对高中学生及家长的招生宣传,让高中学生及家长了解真实的基础学科发展情况,形成正确的上大学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把强基计划的培养改革切实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为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培养生力军,也在我国社会形成新的成才观。
本文原载:中国青年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