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21强基计划7个关键点须重视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4-10

2021强基计划7个关键点须重视

  当前公布简章的高校共32所:北理工、西交、武大、大工、重大、兰大、厦大、国防科大、东南、山大、华南理工、中科大、哈工大、人大、天大、华师、北航、南开、浙大、农大、中海大、南大、中大、中南、电子科大、吉大、北师、华科、民大、西工大、川大、同济。从目前发布的招生简章上看,今年强基计划涌现出了新的机会点,但报考难度也将比去年更大,对咱们家长考生将更具挑战性。

  ★★★ 2021强基新机会点

  1、入围比例放大,入围分或下降:今年的强基计划有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多数高校都上调了入围倍数。比如厦大、兰大由去年的3倍调成了今年的6倍入围。入围人数增加,使得今年的入围分有可能大幅下降。

  2、考生覆盖面扩大:由于人数递补及每人只能选择一所大学,递补的考生如果补不满,便从下一分数档筛选,而根据末位高考成绩同分全部入围这项,对应入围的省排名也会进一步降低。

  这两个变化对于我们考生而言,都是天大利好。建议广大考生能参加就尽量报名参加,尤其是中等分数的考生,更要抓住强基这个上冲和捡漏的机会。

  ★★★ 2021强基核心难点

  1、仍然限报一所:你仅有一个高校选择机会!你的成绩是否预估准确、你的预估成绩和目标校的预估入围分是否一致,都将直接影响你的选择是否有效。千万别选错了目标校!一旦选错,就可能抱憾终身! 一定要请专业人士来把把关!

  2、新增签约确认环节:一旦签了承诺书,就必须认认真真参加校考,否则后果严重,甚至影响后续录取。一定要准确评估、考虑清楚!要根据自身估分和目标校的预估入围分,并结合今年的入围形势,做出准确判断。但在今年新高考首年政策变化的背景下,想做好这个判断很困难。很有必要请专业人士来帮你评估!

  3、选科要求更严格、分省分专业名额在减少:比如西安交大2020选科要求“物理或化学”,今年是“物理和化学”。同时招生总计划数不变,个别高校新增了省份和专业。这意味着你的选择机会在变少。要珍惜仅有的少量机会!

  4、仅有面试环节的高校数量或将减少:北理工新增笔试环节,意味着今年仅有面试环节的高校数量将减少。如何寻找一所校考模式对自己更有利的高校,将是一个难点。务必全面了解、综合对比、仔细挑选!

  ★★★ 2021强基应对策略

  1、如果你是竞赛生,千万不要报错学校,因为限报一所,如果报错学校,这几年的竞赛艰辛将付之东流,抱憾终身。建议找我们老师来帮忙定位选校。

  2、如果你是高分考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我们的专家一对一服务会根据个人情况的匹配程度,为你量身做出zui.佳选择。

  3、如果你是中等生,一定要抓住强基这个上冲和捡漏的机会。我们的专家一对一服务会根据今年的冷热程度,帮你寻找捡漏机会点。

  从今年强基的招生政策上看,今年强基计划涌现了不少新的机会点。今年将是强基计划的捡漏机会大年!如果可以,一定要去尝试着报报看。因为强基计划是独立于其他批次的招生,即便没有成功也不影响后续批次的录取,但是在强基报考的时候一定要谨记以下7点:

  ❶强基报名需谨慎

  如果达不到一本线的考生,还是别报了,报了毫无意义,徒增考生烦恼,影响心情。如果比一本线高那么一点的距离,36所双一流大学分数线差很远的还是要慎重一点,否则花了心思报了名后边初审没过,高考考的也不好,对考生心理影响还是有的,所以要慎重。

  ❷选择专业需谨慎

  强基计划已经明确要求招生专业要集中在数理化生及文史哲等7大基础学科及其衍生专业。

  2020年强基计划,主要开放了数理化生、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专业招生,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和核工程与核技术看起来和工科有点关系的专业。但是本质上从专业上看,都属于网上普遍喷的“冷门专业”、“不好就业的专业”。

  教育部高校学生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说了“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如果你就是想通过先进冷门基础学科,然后进了大二大三再申请转专业转到金融、经济、管理、法学、计算机、电子等热门专业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家长们得想清楚看清楚,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谨慎,毕竟专业选好后一读就是4年,学起来痛苦,只有到了研究生才能转专业。

  ❸综合素质需重视

  强基计划高考占85%,校考和综合素质评价占剩下的15%,那么这15%怎么分配呢?有两种可能的形式,一种是综合素质评价会进入校考成绩,另一种是综合素质评价直接折算比例合进最终总成绩。

  2020 年强基计划中已经明确,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一般作为面试重要参考材料(看了今年的简章,和去年情况大体相似),在面试环节评审,评审结果影响面试成绩。

  虽然目前,大部分省综评系统没有完善,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大多为单独制定的表单, 但整体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内容一致。包含自我陈述、道德品质、学业水平、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社会实践等方面。无论哪种形式,综合素质评价都非常重要,已经有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一定要认真填写,没有系统的高中学校校长也要出具综合素质证明,总之一定要重视综合素质,否则影响的可能是上不上的目标院校

  ❹校考笔面试需谨慎

  2020年参加过强基计划不少学生表示强基校考笔试中数学难度较大,部分达到竞赛预赛的水平甚至复赛的难度。高考裸考的同学做题的反应速度相较于有理科竞赛背景的同学来说显得慢了一些,部分同学甚至没有做完题目。强基计划的校考纳入了国家正式考试,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试题按机密级事项管理。大家千万不要作弊,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旦作弊被抓,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不但会取消强基的资格,还会取消高考的资格,后果非常严重!

  面试考试也是千奇百怪,考生zui.好能够提前得到面试这方面的训练,包括自我介绍,流畅度和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比如有一道北大的强基面试题:孩子们回家看老人时,经常捧着手机玩,让老人备受冷落。老人气愤地说:“你们就和手机过吧”,对此谈谈你的感想和评价。该怎么回答呢?

  ❺确认强基录取志愿需谨慎

  2020年高校强基计划限报1所非常苛刻,高校要求学生只能报考一个学校,不能同时报两个或三个院校。

  另外,强基计划在普通高考志愿、提前批志愿之前安排了独立的“强基计划志愿”,一旦确定了这个志愿被录取,就不能再报后边的提前批志愿和一批志愿了,在入选后确认强基志愿前一定要反复思考清楚,别因为确认了强基立即被提档锁档,导致后边又想报其他批次的更合适的志愿又不能。强基计划说的很明确“高校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并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名单,提交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各省级招办应在提前批次录取开始前完成录取备案。破格录取的考生,按照高校招生简章公布办法进行录取。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

  ❻强基大小年现象需谨慎

  2020年的强基计划招生规模在6500人左右,而报名人数居然达到了150万以上,但实际上大多数高校的招生计划并没有招满。9月份,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在大一新生里招收强基学生。

  2021年从目前已经发布的简章来看,各校都没有公布招生计划,而是让考生在报名系统里查询,所以具体招生计划扩了还是缩了不好说(网上有传闻说扩了的,但是没有官方信息)。但是今年的入围人数倍数是实打实扩了的,从去年的3倍、4倍扩大到了5倍、6倍,所以今年入围人数肯定会比去年多,再加上2020年是小年,今年很可能出现大小年的情况,所以能够遇见今年入围后的竞争肯定会比去年激烈。

  ❼学习竞赛需谨慎

  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为入围校考和录取的主要依据,这对竞赛党其实是不小的影响,去年省一还可以报自主招生,今年要是高考成绩不突出,报强基都走不到校考这一关!省一连参加校考的资格都没有,基本就是废纸一张。

  而想通过破格录取走强基更是机会渺茫。强基破格是给竞赛成绩突出的考生的一条绿色通道,不至于把所有竞赛生一杆子打死。但是对于破格只有金牌、银牌才有机会。

  所以大家在学习竞赛这件事上一定要谨慎。竞赛学习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非高投入不得高回报,但是每年的金牌就那么几百个。如果不是特别热爱竞赛,日后想搞继续研究,或者成绩特别好有把握拿到金牌的,如果对竞赛不是特别狂热热爱的考生就不要轻易“孤注一掷”,更多的把精力放到高考中。

  根据往年报名情况,大部分强基/综评院校报名时间非常有限!在短暂的时间内还要进行快速院校定位等,家长非常有必要提前开始准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南大东大招生老师解读2021强基计划

近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相继公布。强基计划实施第二年,今年政策变化比较大。两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将从报名填报到志愿录取将为考生做专业解读。 【考生需提前确定入围专业】 强基计划是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
2021-04-08

2021强基计划报考入围考核录取培养政策解析

即将进入3月份,距离2021年高校三大特殊招生报名已不足一个月!目前强基计划实行仅仅一年,还有很多同学和家长对其并不了解,针对政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强基计划究竟适不适合报考? 与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的对象不同,强基计划并不像以往的自主招生,...
2021-02-26

2021强基计划是否会取消“限报一所高校”政策

距离2021年强基计划报名仅有3个月左右!2021年强基计划能报考几所大学?还会像2020年一样限报1所吗?有没有可能调整?相信这是太多数家长的困惑。毕竟,限报会让报考难度大幅提升! 限报三大问题 01什么是限报? 限报是高校在强基计划报名过程中设置的填报规则。目...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