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所高校强基计划录取分数会不会下滑
强基计划的黄金模式是其一流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在强基计划招生实践中,这个具有闪光的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却被大量考生所忽视,大多考生依然把强基计划当作一个大备胎,考生更多关注多少分能录。
小班教学、导师制、本硕博连读……强基计划无论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配备,都是顶级的,高校诚心实意要培养科研人才的模式清晰可辨,但要让懵懵懂懂的高考考生立志科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所以,在现阶段,大部分高考考生填报强基计划,并不是奔着科研去的。
2021年,36所招生高校中,有两个看起来很重要的变化,说明强基计划目前内部存在难以协调的悖论。
其一,自2020年强基计划元年,就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少数高校要求考生签订校考确认书。2021年,多所高校要求考生签订参加强基计划校考并签订诚信承诺书。未进行签字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入围资格;少数高校明确表示,确认考核却未参加的考生,将被通报至生源所在省份招生考试机构。确认书一旦贴上“诚信”的标签,这说明2020年的强基计划有非常丰富的内幕。的确有高考考生填报某高校强基计划后,由于高考分数达到上一梯度高校的普通批次录取分数线,就放弃了强基计划,给高校的分省强基计划造成了浪费。不乏有考生填报强基计划后,放弃强基计划,但对上一梯度高校的专业不认可,反过来又来找填报强基计划的高校。高校的意愿是希望考生对高校和专业奔着真爱去的,但考生往往把强基计划当作大备胎。对于考生填报志愿的心理而言,这么做符合高考志愿的赌博心理的;对于高校而言,具有入围资格,然后你放弃,高校白忙活了。
其二,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强基计划均扩大了入围考核范围。最多的达到分省计划总数的6倍,例如厦门大学,入围考核范围3倍改为6倍。扩大入围范围意味着什么?强基计划并不是报考人数的游戏,假如全国160多万一本线或特殊类型控制线上考生都填报了强基计划,反而说明了强基计划的曲高和寡;也不是关于高考分数的竞争游戏,未来,强基计划能真正引导学生的学科兴趣和从事科研的爱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很难。但经过2020年招生实践,高校正在规避这个强基计划录取圈套,入围考核范围扩大,人数增加,可挑选考生的人数就多了,意味高校不是一味以高考分数为主要逻辑,入围范围扩大,36所参与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2021年录取分数和录取位次有可能会下滑。高校通过增加入围考生的方式,想把真正对学科感兴趣、有志从事科研的考生找出来,而不是高分考生。个人认为,强基计划录取分数下调,反而更符合强基计划的定位,那些真正有学科兴趣的考生很难考出高分的。但悖论在于,即使把分数下调,也未必能招到真正有学科兴趣有志向未来从事科研的考生。当然,高校更愿意招收那些真正有学科兴趣有志向从事科研的考生,这样的考生是有的,但比例非常少。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