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异点分析
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异点分析
教育部颁布自主招生政策起自2003年,文件中明确提出选拔具备“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高中生。各个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大学在制定自主招生简章时也明确了教育部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科特长主要参考五大学科奥赛等学科竞赛成绩证书;创新潜质则很难量化评价,所以各种论文、ZL、出书、手工等全部涌现,真假实难鉴别,我们观察到大学选择的都是平台比较高大上的机构颁布的获奖证书。在2003年至2019年期间,为自主招生政策而形成的各种牟利公司大量涌现,各种证书都可帮助学生培训争取,有些证书甚至直接明码标价,真是乱象丛生!如果不是有高考成绩在做基础支撑,恐怕自主招生政策将会制造更多的招生不公平现象。
因为有高考在起支撑作用,所以要想赢得自主招生政策的红利,学生必须要有目标大学裸分录取成绩以下60分以内或当地一本线以上的成绩才能有机会争取,这样的学生群体是非常多的,那么到底谁能赢得政策红利,这不但是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考量学生家长和学生所在学校的运作能力。大学为了摆脱繁重的审查申请材料工作,往往优先考虑知名重点高中的学生。自主招生政策在初试学生申请材料和复试的笔试及面试,设三道关卡,从历年数据分析来看,除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以外,广大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高中生在创新潜质第一关申请材料就被卡住了,有些过了第一关也很难过第二关的笔试,第三关的面试本质上考查的是一个学生的自信的心理素质,通过三关考查的学生很值得研究分析,愚以为“创新潜质”卡的是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最重要的是自主招生政策仅设置了入学门槛,至于入学以后,在专业培养上与其他学生则无不同,这也是自主招生政策被社会广泛诟病的主要原因,因为相差100分甚至更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能力和发展不会有大的差异,群众认为这种厚此薄彼的政策不公平,况且很多证书无法证明学生有相关的能力。自主招生政策的本质就是扩招一些学生,而扩招学生的群体常常受到社会大众的非议,各种来自人民群众不认同的声音倒逼高层进行改革。
幸202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强基计划”政策,同时指导各有关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政策。很多人都以为“强基计划”是自主招生的改进版,我们详细阅读“强基计划”文件内容便知,内容完全不同。但是继承了自主招生政策在初试申请和复试笔试面试的流程,这也算是自主招生政策为“强基计划”探索的一点实施经验吧。要讲的内容很多,囿于时间,我们今天先说一部分。
我们注意到“强基计划”在流程要求上与自主招生有6点不同:
1、初试申请材料,三四月份(具体看高校招生简章)全国的高中生自愿申请目标大学,不用像自主招生一样准备各种证书材料等,没有证书也可以申请,给了更多学生申请的机会和勇气。
2、高中生入围高校复试主要参考高考成绩,也就是说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按照考生所在地区的高考成绩排名,以高校强基计划录取的一定倍数决定入围名单。按高考成绩排名决定入围资格,这凸显了入围的公平性,社会大众的异议会大量减少,大大降低了政策风险。
3、复试名单公布和考试均放在高考成绩发布以后,这给了高中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使得高中生可以没有压力地全力准备高考;而自主招生政策是在高考前公布入围复试名单,且高考后2天就要进行复试,入围的学生既要准备高考又要准备自招复试,不能不说自招就是在玩学生。
4、录取成绩由三个方面组成: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以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预估10分以下)=总成绩,这个与自招的简单降分录取相比,降低了随意任性和个人好恶的风险性,在公平性上前进了一些。
5、报考专业有限制,限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导向性很明确,国家缺。
6、探索构建招生、培养、使用一体化方案,教育部文件指出,在招考的这些基础专业为“强基计划”制定单独培养方案,小班授课,导师制,构建本硕博持续培养机制,这样的培养导向与国家需求自然是衔接的,毕业应该是包分配的,而且服务的是国家的重大项目,增强了强基计划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
当然我们的36所具备“强基计划”招生资格的高校还没有出简章,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未完待续······
探花君
2020年3月7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