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交的钱,就是我脑子进的水
前几天碰到一位同事,家里孩子几个月大,说正在考虑上早教。
我连忙以亲身经历相劝:早教交的钱,就是我脑子进的水。
依依大约二岁多时也上过一个早教班。那家早教机构的名字早忘了,光记得是在南浦大桥附近,离原来的学而思培训点不远。
十多年前,正是早教机构蓬勃发展的时候,各种试听课电话穷追猛打。估计是觉得周末闲着也是闲着,就当带娃去免费的游乐场玩一趟,就去试听了。
去了之后,觉得场地还不错,有各种适合小朋友活动的器材、设施和玩具,都是家里没有的。还有一个专门的运动间,是特别为感统失调的孩子而设计的,可以锻炼到他们的前庭,刺激他们的运动神经发育之类的云云。
我就一下子心动了。因为我家娃是剖腹产的,我对于不能顺产一直有点耿耿于怀,总觉得因此影响到了她的运动能力,导致她的大运动方面一直落后。那个销售的话就直接戳到了我的心坎上。
其实试听课的体验也谈不上美好。因为这个课是小孩子单独上的,全程都由里面的带教老师陪着,家长必须留在外面。
孩子有一半的时间,是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听听音乐唱唱跳跳。另外一半的时间就是在做那个一对一的感统训练。比如说让小孩子趴在一个滑板上,从一个小斜坡上头朝下的滑下来,类似于小型过山车那样的。
依依也并不喜欢这个课程。老师抱进去后就哭哭啼啼地找妈妈,然后老师就到窗口拉开一条缝,让她看到妈妈正伸着脖子在外面偷看呢。
娃闹着想出来也不被允许,只能一脸紧张地按照老师要去做各种吓人兮兮的运动。
试听完之后,我们并没有头脑发昏立即买课,晚上回到家后跟家里老人说了说。我妈听完我转述的那套感统失调的理论后,立马拍板:只要对孩子有好处就去。你们不出钱,她出。
哎,四个老人一个娃,哪家会不溺爱呢。
后来就买了大约50次课程,八九千的样子。每次上课都是外婆带着娃去,因为选了周中的白天时间,父母俩都得上班。
外婆带娃去上课其实很不方便。因为她不会开车,也不会使用 APP叫车(那会儿刚刚开始出来),每次都是带着孩子走到街上再去拦出租。有时候半天也叫不到车,就只好坐公车。
有一次暑假里面上课把外婆给累病了。因为大热天里叫不到车,外婆只好抱着孩子一路走到公车站,出了一身的汗,到了公车上面又一下子吹冷空调,就生病了。
在此期间,娃有没有生病,倒是记不清了。不过按照现在这情况,小朋友去早教机构是很容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的。
反正我们大约上了大半年,终于上完了所有课时。上完课到底有多少收获可真说不上来。
唯一确定的一个收获就是娃学会了一首儿歌。没错,就一首歌!因为他们每次上课,这首都是必唱的。
就是那首“小猪吃的饱饱,闭上眼睛睡觉,咕噜噜噜噜噜,咕噜噜噜噜噜……”看着娃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就觉得小朋友还是超可爱的。
其他方面是真的没啥感觉。娃的运动能力依然还是很弱,依然胆小怕生,也还是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
现在回过头来再一看,0-3岁的早教课,几乎都是智商税。我们家上的也不例外。
因为3岁以内的小孩,去早教课开发的所谓技能,都是在日常生活里就能获得的。孩子该有的天赋跑不了,没有的天赋你也强求不来。
一切都是基因决定的。是你选择的配偶,以及你自己的基因,决定了你们俩孩子的智商、性格、情绪等等。
而且这个年龄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安全感需求,就算要参加早教课,最好也是由大人、尤其是父母陪着一起上课。这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我们还偏偏把本来就安全感不足的娃,单独交给机构老师。真不知道那会儿自己脑子里装的都是些啥?
现在的低龄早教课,好像都要求父母一起上课了。
因此,早教课唯一的好处,就是父母必须每周拿出固定时间到一个固定地点,专心专意地陪孩子玩。顺便在机构学一点陪孩子玩的技巧。
要知道,尤其对于爸爸们而言,要他们放下工作、放下手机、放下游戏、放弃厕所专席,一心一意地持续一两个小时陪孩子玩,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当然,实际上想要学习怎么陪孩子玩,只要买上一两本书或者多看几篇育儿文章就能掌握方法,完全没必要给早教机构交上大几千甚或上万的学费。
对于0~3岁的小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目标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身体机能的发育
无论是大动作,还是一些精细的动作,都要多多锻炼。多去户外跑跑跳跳、玩玩滑梯、晒晒太阳,家里买上一些七巧板等各种玩具让孩子增加手指灵活性。
▲去游乐场、公园、博物馆
语言和心智的发展
跟孩子多说话,多做游戏,唱唱儿歌,也可以适当进行英语启蒙,尽量让孩子的语言发展好,能够口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时睡觉,定时吃喝拉撒,能自己吃饭、穿衣、上厕、刷牙、洗脸,把这些习惯在上幼儿园之前全部培养出来,那就已经是一个出色的娃娃了。
▲家里也是探索的天地
对于0~3岁的父母来讲,顶顶重要的就是要多陪伴。不管是做运动还是做游戏,你陪伴孩子时的所有言语和行动,对孩子来说,就是他的早教课堂。
其次就是带孩子去多体验。去游乐场也好,去大自然里也好,让孩子多了解这个世界。
▲去郊区爷爷奶奶家认识蔬菜
这么小的孩子其实完全不必出远门,就去家里附近的绿地、公园走一走,玩玩沙子,看看花草树木,或者去动物园博物馆长长见识。
另外一个比较有益的活动,就是亲子阅读。从孩子几个月起,就可以给孩子看布书,然后是各种各样的绘本。到了两三岁以后可以开始指读,让孩子认识一些基本的汉字、数字、字母等。
▲三岁时娃的小书架
新手爸妈总想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宝宝,又充满了各种焦虑。生怕错过了这个敏感期那个敏感期。而早教机构的销售,总能敏感地击中我们的痛点。
其实,什么“感统失调”、什么“社交能力”、什么“音乐启智”,统统都是套路。
三岁以内孩子的运动能力本来就还有待慢慢发展;三岁以内的孩子也根本就不需要社交,就算去了早教班也是各玩各的,偶尔才有互动;音乐的话,自己家的音响也可以播放古典乐啊!
再想想,早教机构的老师又是什么水平呢?是什么专业出身?大学毕业了吗?
虽说我和娃爸都是复旦毕业,其中一个还做过大学老师,可那会儿硬是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非要交钱把三岁不到的孩子交给一群并无资质也毫不专业的人来“早教”。
如今娃都14岁了,回看她二三岁时的照片,会觉得:天哪,小时候真可爱啊!
再回想自己当时的种种焦虑和干的傻事,比如孩子第一次发烧时整夜守在床边时不时去摸一摸还有没有呼吸,孩子摔破了皮把自己急哭了……又委实觉得好笑。
哎,大概年轻的父母们都是这么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的吧。
不过,自己曾经掉过的坑就希望别人能绕过,碰到新手爸妈就忍不住想提醒一句:
不必再给早教机构交智商税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
孩子这台碎钞机,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早教的钱,能省还是省了吧!
原创 依依妈妈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