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邮编
一、同济大学邮编是多少
同济大学的邮编为200092,该校地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二、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同济的100年,是与祖国科教事业心手相牵的100年;
同济的100年,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100年。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3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在始于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拓展学科范畴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6万余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59人。
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ZD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以及“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460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2个国际化合作平台,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目前,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9家附属医院,6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2.55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3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1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0人,硕士研究生11038人,博士研究生6514人。另有国际学生2225人。拥有专任教师2785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7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1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6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7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6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15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70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除特别说明,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1月)
三、同济大学怎么样
月神觉醒:
利益相关,同济16届计算机本科毕业学生。
现在也算工作4 5年了吧,同事从清北浙交到北邮这种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接触过。
个人体感是清北的确实猛一点,到浙大交大这个水平其实就看个体了,感觉中国的大学教育跟所谓的那些高中名校没啥本质区别,都是生源为王,这些生源猛的学校,哪怕教授不怎么教(实际上很多名教授教课巨差,而且是名气越大越差),大家自学能力,接受能力都是很强的。
一般生源越猛的学校,出来的人平均水平越高,偶尔有些反常的都是自制力不足/自制力惊人。
另外据说哈工大的计算机教育确实挺NB的,巨严,但是没接触过。
评价本校的话,就仅从一个受教育者的角度评价吧,学校排名那些我懂得也不多,学科竞争力我就学了一个专业也没啥资格评价别人。
很自由,读书时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自己今后走的路,班主任会规劝,但是不会强制你走什么路。身边有不止一个一路不读书,最多的留级了2年,不过最后也毕业了。
同一门课的不同老师教育方式差距过大,很可能一门课的授课教师选课不慎要靠几倍的努力来弥补。
选课非常拼人品,跟京东今年年底买显卡差不多,前期抽奖,后面只能靠抢,开脚本刷课还会被他们找出来封掉。
选修课的严/松,趣味程度不要听几年前的论调,本人wei/yi一门得中的选修课就是张国清的课,原因是他不会念我的名字,每次念得我都不知道是我,那个课我又没有同专业同学,没法用人家的名字做锚定。最靠谱的选修课讯息就是室友/同班同学的实际体验,哪门课有趣又好得优,哪门课暴雷(依稀记得室友选了门摄影课,老师要求必须有单反,他没买期末选修课居然是不及格)。
住宿条件也看人品,不同住宿楼的条件差距巨大,但是钱都差不多,嘉定相对好一些。
教育内容非常受教授倾向影响,教授喜欢哪个方向,他会往那个方向倾斜,并且是在专必的时候就倾斜,相对而言(至少我读的是这样)可能会学到一些在广泛的程序员认知中“没用”的知识。但是实际上在某个特殊时间点说不定还会用上,就很神奇,我称之为教育内容的薛定谔态。
Choice:
现是在校大一新生,正在自习室准备最后两门期末考,上网查阅资料偶然发现了这个悠久的话题,第一次回答。本人专业车辆工程,自主招生从那个骑大象上学的云南考到同济。虽只过了短短一个学期,我对同济的了解没有各位学姐学长来的深刻,但是看到有点黑自己母校的,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不知道同济被其他大学超越的趋势大或小对一个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我只知道一个大学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不论平台大小与否,都能为你提供资源,最重要的是看你个人的努力。来同济的几个月,我的生活很忙碌也很丰富。基本上天天满课,晚上还得泡图书馆和自习室,和高三的生活ZD的区别就是多了自由和选择,但是需要努力的地方也多了很多很多。
来了同济,身边全是优秀的同学一起努力,我们一边抱怨着上了假学校,俗称上海不放假大学的同济期末考有8门课,身心俱疲的复习还要看朋友圈里各种晒放假的同学。可是我们仍然为了绩点而努力,因为我们都清楚让人累的大学也在背后给了我们安全感,只要你肯努力,这些努力将在未来,以不错的工作和报酬,馈赠与你。对,说实话同济的文科真的是弱势,我虽然是工科女,但也是假文艺,《芳华》《无问西东》等文艺片也会引发我们工科生的很多思考,我们也会在图书馆搜寻自己想看的诗歌文章,也明显的感觉到同济的人文情怀不是那么浓厚。但也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缺少的东西所以有意识的去弥补,我们很理性但我们也在培养感性。
最后,也不说是建议,就是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高考是人生一次重大的选择,我们希望自己的归宿是完美的,所以我们有很多方面去考虑一个学校,但在我看来,最终你去到哪都一样,你都得为你的人生而拼搏,我身边的没有考上所谓好大学的同学们依然过得不错,几年后虽不敢说还过得不错,但是至少现在是快乐的。你未来在哪个大学,就用心去发现那个大学的美好,他带给你的资源是你这辈子也用不完的,缺的只是你寻找的眼睛和运用的能力。所以,每一个人都没有资本去评判一个大学的好坏与否,就算是中性词我们也没有资格。我们能给的只是一些学习生活的感受和经验,完全不能作为你选择中考虑的标准。我是同济人,所以我爱同济,我愿自己为之努力用微薄之力助母校越来越好,而不是一面批判而一面浑浑噩噩活在这里。
就算是不好的大学也依旧有人才,从小都很相信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必说同济怎样怎样,如果你有缘来到这里,就专心于你的学业,漫步于樱花大道思考你的人生所向。如果无缘,也祝你在命运奇妙的安排下,拥有属于你的美好的大学回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