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的娃,学什么艺术
结果居然有人丧心病狂地回复:
就。。。很爱听。。。感觉这两位朋友是真的懂画的。
事实上,艺术和数学一样,吃天赋吃的很厉害。比如我一个嫡亲师兄的女儿现在念小学二年级,她的画是酱婶的:
虽然我的画比小侄女这幅要好一点,但是考虑到毕竟我痴长30多岁,只能感叹一句后生可畏。我在她这个年纪的时候,应该是画不到这个水平的。
我后来没有走美术这条路,小侄女以后大概率也应该不会走这条路,因为师兄很清楚:这条路实在太难走。
从国外的败家经验来看,一般都是一代学理工,二代学人文,三代学艺术。先是靠第一代学理工科挣点钱,然后第二代不挣钱勉力维持,到了第三代再把钱烧完。
什么?三代以后?
都说了富不过三代,玩了艺术还想有钱生四代?
顺便说一句,这绝不是歧视,只是略带调侃地说一个客观事实——从薪资水平来说,理工>人文社科>艺术是一个普遍现象。你要跟我说杰克马是文科生,那你看看pony李彦宏史玉柱张朝阳等等大佬是学啥的再说话。
艺术生的出路真的很窄,如果家里没有矿千万不要想着学艺术。如果可以不用为钱考虑,那么确实可以想学啥学啥。
理工科的玩意是最蒙不了人,是有客观标准的,做出来就是做出来,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管你是个啥,你把黎曼猜想搞定了那就是一夜成名,不会因为否定你的人的名气而有所改变;你要搞出可控核聚变那就是牛逼,不管你是博士教授还是院士。
但是人文的标准弹性就大了很多。话语权就掌握在大佬的手里,说你好就是好,说你不好就是不好。
到了艺术就。。。没标准。你要是不说人名只看画作让那些评论家说个好坏估计能打出二里地去。比如这幅《牛》
它如果不是毕加索画的,说是幼儿园孩子画的都有人信。而且就算有画的好,也不见得能卖上价。
以画家为例,大致分四种。一种是生前作品就很贵,身后就更贵;一种是生前作品很贵,身后无人问津;一种是生前作品无人问津,身后就很贵;一种是生前作品就无人问津,身后也无人问津。
第一种情况就是有水平,但是更会营销,比如毕加索;第二种情况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画家,一般多为达官显贵,买画也不是真的为了画,人作古了作品也就烟消云散了;第三种是确实有水平,但是人活着就能继续画,价格就容易被稀释,或者干脆没被人发掘,比如梵高、莫奈;第四种就太多太多了,比如贼叉。。。
那么学音乐的呢?
这是中央音乐学院2019届本科生的就业情况,真正意义上能找到工作的只占到6.25%,到了硕士情况就好一些,变成了49.47%。
注意本校中升学的人数小于其一届的硕士毕业生人数,我们不妨假设升学和出国的这197个人的就业情况达到硕士签协议的比例,得到大概有99个人在硕士毕业后实现就业,加上本科直接就业的21人,也就是说最终有120人在毕业的时候实现了就业。
一届336个本科生,能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比例大概在35.7%左右。注意这是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国音乐的zui高学府,没有之一的那种。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国内一所一般的大学——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就业情况。2019年浙大数学系本科毕业生174人,截止到当年11月20日,共有30人签了就业协议;而毕业的研究生108人,签约86人。本科生中,升学和出国的总人数为127人,用相同的算法,我们大致得到实际直接就业学生人数为30+127×86÷108=131,实际就业率为75.3%。
咱们这还只是算就业率,没算薪酬,要是算了薪酬,那些寒门出身的艺术类考生估计哭都哭不出来。
所以,如果你是普通人家,还打算让孩子学艺术么?
劝人学艺,天打雷劈——除非家里有矿。
由于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号内容将不再以时间排序展示,如果大家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送,强烈建议星标我们和给我们多点点【在看】。星标具体步骤为在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的小点点,在弹出页面点击“设为星标”,就可以啦。感谢您的支持!
作者:
贼叉,浙大数学系本博毕业,理论物理博士后。多年高考、考研、浙江大学自主招生的数学科目以及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阅卷经验。本段为凑字数专用,可忽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