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把青春期叛逆女儿当成“战友”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看到董宇辉的一个视频,颇有感触。
他在新东方上的第一堂课,因为一些原因,学生们的逆反情绪非常严重,他一进教室,学生们就制造出各种噪音“为难”他。
第一排的一个女生,在书桌上一直摔书,手摔累了,换大声咳嗽。
看到这一幕时,董宇辉说,当时他知道,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对那个女孩说:“再摔滚出去。”他说他也相信,即使叫来孩子家长,家长也会站在他这一边。
解决孩子的逆反问题,这种方法最简单、最快速,而且从道德层面来说,他作为老师,完全没有做错,反而是在为了孩子好而教育孩子。
但是,他没有选择这么做。
因为他觉得孩子们只是有强烈的愤怒情绪想表达,他担心自己用粗暴的方式,去对待他们此刻表现出来的一点逆反,会让孩子们真正变得叛逆。而且他也担心学生万一是真的生病咳嗽。
于是,他帮女孩冲了杯药,说:“我只希望你身体健康一些。”
后来,那节课剩下的时间,变得安安静静。
他在视频的最后说了一句话,让我这个家有青春期孩子,天天过得鸡飞狗跳的老母亲十分感慨:
“我有一万个理由去发怒,去用糟糕的态度批评,可我越有理由,越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不能站在一个强势的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一个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情绪的年轻人。”
如他所说,爱和温暖,才是感化孩子逆反问题的最好方式。
《与青春期和解》中也写过:“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但并非注定是一个困难的时期,它具有正面的、可引导的、可控的一面。”
我们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么回馈我们。
青春期叛逆是常态,引导孩子平稳度过叛逆才是修行。
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真的不需要太较劲。
平等松弛地沟通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的一位妈妈就提到,父母可以和青春期孩子活成彼此的“战友”,通过平等地交流,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互相成为精神力量来一起成长。
那位妈妈说,为了和女儿建立“战友情”,她先是和青春期的女儿之间,营造了一段“专属时光”。
这段时间一般在她和女儿回家的路上,她们会在这段时间彼此放松地分享一些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日常。
女儿会和妈妈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妈妈会和女儿聊一些大热的地摊文学。
聊到兴起,还会探讨怎么花钱?宇宙是什么样的?理想的婚姻是什么状态?
她说,在女儿小的时候,她和女儿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迎合的状态,她总是会以大人的姿态去和女儿交流。
可当女儿渐渐长大后,她开始尝试着和女儿用这种平等的方式去交流,她发现交流的方式变了,和女儿的相处也越来越松弛,还有了很多共同属于她们的小秘密。
把孩子当成“战友”,彼此之间就会多一些相知相惜。
当沟通的姿态,从高高在上的“施令”状态中降低后,就能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也会发现,孩子的身上,有很多被我们忽略的成长细节。
而且,这种平等的交流方式,还能让我们及时发现青春期孩子隐藏的情绪。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作者刘称莲就曾分享过,她在家里曾使用过“邮筒”和“家庭日记本”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互动。
有时候,孩子会写一封给父母的长信,投递到“邮筒”里,控诉自己在父母那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时候,他们也会就家里出现的某个问题,在家庭日记本上留言表达各自的情绪和想法。
这种方式,不但让他们能及时觉察孩子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情绪变化,也能及时对应这些变化做出调整。
无论是这两个故事中的哪种方式,其实都在创造一种让孩子可以放下戒备、自由倾诉、放松表达的环境。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其实不需要那么紧绷。
说白了,平等交流的背后,是孩子看到了父母的尊重和允许。
好的教育,在“一尺之内”。
交流的氛围放松了,孩子的心门就打开了。
孩子的心门打开了,我们就能走近他们了,我们说的,孩子才愿意听。
并肩作战的仪式感
前文中,那位提出和孩子做“战友”的妈妈,还分享了一个她和女儿建立并肩作战仪式感的细节。
有段时间,她女儿参加的乐团经常集训到很晚。
女儿排练到多晚,她就等到多晚。
有次比赛前出现意外情况,她甚至一路跑到学校去接女儿。
聊到这些细节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很多事情,我不一定要亲力亲为。但这个过程里的一路陪伴,这期间的快乐和痛苦,我们共同经历过,我们会成为曾经一起并肩的那个人。”
养育孩子的过程,不就是陪着孩子一路成长、一路经历吗?
当然,和孩子做“战友”,不止是陪伴他们经历每一阶段的成长。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成长路上,我们和孩子一起携手,在挑战遇到的一个个目标后,和他们经历出并肩作战的义气。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回不了家。在儿子读高中时,他专门申请把工作调回了家附近。
他想着自己好不容易调回来了,儿子应该会很开心,甚至都想到了和儿子父慈子孝的画面。
可没想到儿子对他的回来一点都不感冒,还埋怨家里又多了一个人管他。这位父亲找了很多次机会和儿子聊天,但每次都不欢而散。
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儿子要帮班级制作活动视频,奈何技术有限,视频质量十分堪忧。
在儿子急得抓耳挠腮时,父亲主动伸出橄榄枝,他和儿子一起参与到素材录制、视频制作中。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次“合作”,他和儿子的关系顺利“破冰”。
把亲子相处当成战友情,其实就是和孩子多经历一些为了同一个目标,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时刻。
武志红曾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
青春期的孩子,不需要你时时刻刻、全方位无死角的陪伴。
他们只需要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和父母经历“情感共振”,在深度的链接中,积淀出“战友情谊”,而这,才是亲子相处的最佳状态。
互为精神力量的成长
电影《龙猫》中,有一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小月和妹妹小梅跟着爸爸,搬到了一处乡下的房屋居住。
搬好家后,爸爸带着姐妹俩去看望住院的妈妈。
妈妈问她们喜欢新家吗?妹妹小梅,瞬间想起她在新家见到的一堆煤煤虫,心里有些害怕,担心地看向妈妈:“妈妈,你喜欢住鬼屋吗?”
“当然喜欢,我好想快点出院,和你一起看看鬼长什么样子呢。”
妈妈的回答,让小梅彻底打消了对新家的恐惧,也让她在后来误闯到大龙猫的“家”时,很快和它们成为了朋友。
妈妈面对未知的态度,传递给了孩子,成为了孩子面对下一次未知时的力量。
就像前文中那位妈妈,她和孩子之间,也发生过一件彼此传递力量的温馨小事。
有次她心情不好,女儿发现后,建议妈妈不需要焦虑。
在妈妈问为什么时,她说,因为开心的时候,会比焦虑的时候更容易想出更多的办法。
女儿一句简单的话,帮妈妈点破了解决焦虑的底层方法。
她说女儿的那句话,就像一股精神力量,在之后带给了她很大的改变。
比如后来,有次她陪女儿参加演出,虽然对演出本身兴趣不大,但她却不像以前一样,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勉强陪伴孩子。
反而尝试着,就像女儿之前点醒她时说的那句话一样,放下焦虑,换个思路,把陪女儿参加演出这件事,变成感谢女儿带她欣赏演出,感谢自己又拓展了人生新的边界。
你看,谁说只有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指引,孩子也可以成为父母的精神力量。
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像战友一样,彼此滋养的。
父母和孩子,是可以互相学习,一起成长的。
写到这里,越来越觉得,好父母,真的不能停下成长的脚步。
正如《父母的觉醒》中所说:“我们应该逐步变成一个适应孩子需求的父亲或母亲。”
父母的认知上限,决定孩子成长的下限。
在不破坏原则的前提下,和青春期的孩子,用“战友”式的相处方式,尊重、接纳、允许他们的变化和不同。
站在更高的生命层次,给孩子包容、感恩和爱,才是父母对孩子最理想的养育方式。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