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社工考研的经验与教训
考研文科生如何高效背书
对于文科生来说,虽然大部分不用考数学,但是背书确实是一件极其费脑又费力的事情,十几本甚至几十本的背书量简直让人崩溃,这也意味着,一旦考试时能够对书中的内容进行高度准确的复述,便极有可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事实上,任何人都会经历正常遗忘的阶段。换言之,知识的消化与记忆不是一蹴而就便可达成的,即使我们已经对照着考试重难点勤勤恳恳记忆了一天,但到了第二天时,昨天还滚瓜烂熟的内容已经重新变得陌生,牢固的知识点复述出来也模棱两可。
记完了之后总是会忘记的,所以当有正常遗忘的时候,我们要允许自己遗忘。不必给自己背负过多的压力,一遍而过就达到百分之百的记忆是很难做到的,尊重并配合自身的记忆规律,结合当天的状态进行有效的背诵,心态上需要放轻松一些。
01
找到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
背诵的白银法则是要找到有效的提取线索。我们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听到某首歌就会想到某个人,看到某件物品就会想到某件事。其实,这里的"歌曲"、"物品"就是提取记忆的线索。
同样,如果我们一看到皮亚杰,就能想到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关于思维发展的研究(客体永久性,三山实验、守恒实验)等,那么,在考场上我们就可以快速反应、快速作答。
那么,如何找到这些"提取线索"呢?方法很简单。
我们可以在脑海里构筑"思维导图",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背诵时可以先把课本上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梳理出来,优先背诵,之后再记忆大标题下面具体的知识点。
这样不仅可以记住具体的知识点,更可以把这些知识点联系到一起,由此及彼。
02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我们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确定复习点
1. 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
2. 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
3. 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4. 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5. 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6. 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7. 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8. 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具体实践方法
1. 初记知识点时需要记忆的内容:
a)知识点的大概,b) 知识点的基本内涵
2. 每个list的具体背诵过程(每个list按8页,每页两个知识点计):
a) 背完一页(大约10分钟),立即返回该页第一个知识点开始复习(大约几十秒)
b) 按上面方法背完1~4页(大约在40分钟),回到第1页开始复习(两三分钟)
c) 按上面同样方法背完5~8页,一个list结束
d) 相当于每个list被分为8个小的单元,每个小的单元自成一个复习系统;每4个小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2个大单元各自成为一个复习系统。背一个list总共需要一小时半左右的时间。
复习过程
复习方法: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回忆整体的段落,记不下来的句子进行标注。
b) 复习一个list所需的时间为20分钟以内
c) 当天的listzui.好在中午之前背完,大约12小时之后(zui.好睡觉前)复习当天所背的list
d) 在其后的1,2,4,7,15天后分别复习当日所背的list
03
点滴时间记忆
同样的时间所产生的记忆效果,对不同的人来说往往很大的相差。其实,这里只是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
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只有能抓紧时间,合理利用的人才能够成为时间的主人。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善于交替用脑,对我们的记忆也很有帮助。
如果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大脑就会疲劳,它所引起的最显著后果,就是破坏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怎样才能防止大脑疲劳,使心理状态维持在zui.佳的程度呢?要变换工作方式和学习内容。
变换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使大脑皮层的某个部位由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从而解除神经细胞的疲劳,使大脑得到休息。
一般来说,一门功课记忆时间1-2小时左右为宜,换记另一门功课时,中间zui.好休息5-15分钟,这样即可减少前摄、倒摄抑制,又可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时间的分配上还要注意,像饭前饭后等一些较短的时间,zui.好用来记一些外语单词、历史年代等偏重记忆的内容,而上午、下午和晚上较长的时间,可用来复习民法、刑法、马原、阅读理解等偏重于理解的科目。
一般的同学对时间的利用往往只注意整段时间,而忽略了零碎时间。
殊不知,科学地利用零碎时间,既不会使大脑疲劳,又不影响别的工作和学习,能大大提高复习效果。利用零碎时间的诀窍,一是重视;二是坚持。
俗话说:"动中有静。"当一个人处在陌生的人群中,所感受到的孤寂感比独处时更为强烈。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在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场所里,周围的喧嚣会形成一种压迫感,导致一个人的注意力倾向于自己的内心。因此,人在等车或乘车显得孤寂时,正是记忆事物的zui.佳时机。
就餐排队时,买票排队时,候车时,在我们无事可干又无可奈何的时候,这时候,zui.好口袋里放一本写着记忆内容的小本子,抓紧时间学习与记忆。
最后一定要记得及时输出,没有输出我们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很难得到检验!
在职社工考研的经验与教训
考研之前,我看了很多经验贴,但很少有写到在职考研的。自己是工作多年后再考研的,心态和状态都不太一样,我想把自己的备考经历写出来,给有相同背景的人些许指引,发扬社工助人自助的精神。
我的考研成绩不算好,经历也有些曲折,但终究是一战上岸了。
第一志愿是中山大学非全,最后调剂到华工的非全,具体成绩如下:
初试:358(政治:70;英语:75;社工原理:112;社工实务:101)
复试:84.22 在调剂考生当中排名第6
一、经验
1.时间安排
复习是从上年8月开始的,用时差不多5个月。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工作日基本上是每天2小时的复习时间,周末尽量保证1天6小时左右。我看了某些大神的贴子,一天复习10~12小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只能膜拜。我认为短时间有短时间的复习计划,安排得好,也是有机会的。因为一开始定位非全,所以我没想着投入太大的精力,预计大概花4~5个月的时间复习,具体的时间和内容安排如下: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周一到六 |
重点:英语 |
重点:政治 |
重点:政治 |
重点:专业课 |
重点:综合 |
20:00——20:20 |
每日一篇英语阅读 |
每日一篇英语阅读 |
每日一篇英文写作 |
每日一篇英文写作 |
1.整理专业课考点 2.看专业书籍及导师的文章 3.政治大题背诵 |
20:30——22:00 |
看书:政治精讲精练 |
看书:政治精讲精练 |
政治重点知识摘录及记忆 |
1.政治重点知识摘录及记忆 2.看导师的文章 |
|
周六或日 |
|||||
9:00——11:30 |
准备专业课复习资料 |
看书《社区为本》 |
隔周一套英语真题 |
隔周一套政治真题 |
每周一套真题 |
15:00——17:00 |
错题总结、记录 |
错题总结、记录 |
错题总结、记录 |
2. 策略
精力投入:政治>英语>专业课。我是这样想的:政治要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要花最多的时间;英语我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少花点时间;专业课我一直从事社会工作,我想我就算不看书也能写一些,计划少花点时间(后来就啪啪打脸了)。这样的安排能让我即便复习计划被打乱也能以有限的牌打出zui.好的效果。
复习次序:先看英语,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要启动一个复习计划是很难的,要养成习惯。我对英语还有一点兴趣,平时也会刷刷美剧什么的,所以从英语开始复起,方便导进。复习内容也从易到难,开始阶段允许自己有不按计划的时候,以防自己有抵触情绪。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不知不觉入坑,少发脾气。
复习资料:我的复习资料不多,我一直以来无论考什么试资料都尽量精简,这次大致只准备了以下这些:
英语:真题、高分写作、APP:每日英语听力
政治:真题、精讲精练、1000题(做了一两章就遗弃了)
专业课:《社区为本》、《专业的良心》、导师的文章
公众号:社工考研帮
3. 心态
“够就可以了,我不追求卓越”。日常生活中我是个追求效率的人,经常研究怎么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效果(也可能是因为我懒)。我听过一句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以花20%的时间达到80分的效果,但如果你要达到100分的效果就要多花80%的时间。”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不追求100分,我就可以少花80%的时间,这多划算啊。
“快即慢,多则少”。我喜欢边看书边做笔记,这样看起很慢,但逻辑会比较清晰。同样是看三遍书,有人只是重复了三次,有人每一遍就丢一些内容,最后剩精华。同样的时间,后者的知识体系成倒三角,要回顾知识点时也能马上定位,实际效率更高。关于复习资料的量,我是根据自己5个月能消化多少来决定的。准备多了,首先浪费,再者分散专注力,最后看不完,容易心慌,继而影响状态。
“心理暗示是有用的”。你把准备的资料都看完了,就会有一种“完成感”,这有助于提升自信和现场发挥。最终我把政治看了两遍,真题做了8份英语、5份政治,就觉得自己“妥妥的”。为什么我选择复习两个月后才开始做真题呢?因为这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了,做起来才高分,我每套真题都是模拟考试场景做的,完了会对答案估分,当我连续几套题都是60+时,心里就有底了,而往往实际考试会比模拟高分,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二、教训
1. 综合考量进行选择
学校的选择、自身能力的评估、考研的制度政策的了解都是很重要的。回顾这次考研,我第一志愿没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预算失误,我不知道全日制和非全是一同划线的,我没想到要跟全日制的考生竞争。此外,学校的选择要看看历年的分数线和录取人数,预估自己能考多少分,能不能考上。考前我预估自己就能考360左右,出来成绩基本一致,但我的目标学校比上一年增加了45分,这里有点意外。
2. 提早收集信息
复习可以用几个月的时间,但信息搜集真的是要从一年前开始。各间学校都会有备考的QQ群,群里不但有很多复习资料、学长学姐的经验贴,还会有很多考试资讯,我在群里看到20还没考,21的就进来了,真的是太聪明了,我很晚才进的群,不能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取经验。我甚至不知道有调剂这回事,是复试的分数线出来了,经朋友提醒才关注这件事,其实初试分数出来后就要考虑调剂的事情,如果自己分数不是很高就要物色几间有可能要调剂的学校。
3. 专业课真的很重要
我当初肯定是脑子被门夹了才会用一个月的时候复习专业课,不要以为有实务经验就可以轻视专业课,毕竟它300分,占总分的60%。虽然考试中每道题我都好像有话可说,但毕竟不是标准答案,也可能不符合答题规范,就会扣分,目前的考试还没有灵活到可以让你天马行空,回答的内容还是要靠近书本上的东西。
三、总结
考研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也有收获。总而言之,考试资料不在多,关键要用好,让其发挥ZD的效用。没有人是天生自律的,都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你要做的是让考试看起来不是那么苦逼,让它对你的生活不要造成太大的影响,这样容易坚持。有人会找研友,我觉得能找到也是很好的。关于复试,我没有过多的准备,但我的工作经历占了一定的优势,所以也有没有什么可参考的价值。以上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