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综合评价招生?什么是三位一体?
关于什么是综合评价?什么是三位一体?持续解答家长和考生疑问,供参考。
什么是综合评价招生?什么是三位一体?
答:综合评价招生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招生模式。该类招生ZD的特点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通常是6:3:1)计算形成考生综合总分,最后按照综合总分择优录取。目前综合评价招生的典型模式有:
(1)全国范围招生: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和上海纽约大学综合评价均面向全国进行招生。
综合评价录取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北京市2020年高考采取的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的是语数外统一高考的成绩450分加上三门等级性考试各100分,共750分;综合素质评价是重要参考。
综合评价录取是改革后高考录取的一个渠道,是未来要向教育部申请的一种招生模式。这种模式依据统一高考的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学校的面试成绩以及各中学对考生作出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组成一种新的选拔方式。
在这种选拔方式中,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有人理解成所有录取都以这种方式进行,这是不对的。”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解释,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试点,是未来想探索的一种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从“选分”到“选人”的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项目。
也就是说,未来会选择很少的学校,拿出少量计划来进行试点,以能在选拔人才的途径上进一步拓宽。
“这部分数量比较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要走统一高考录取这一渠道。”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学校每学期对计划提交给高校的事实材料和活动记录进行审核,并通过“综评平台”在校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审核、公示无异议,学校在“综评平台”确认。
学校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参考。相关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正。
目前在保送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高职自主招生等类型招生中,招生学校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资格审核和招生录取的重要参
(2)针对单个省份招生: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广东省综合评价招生。
三位一体:
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考成绩和学校综合测试成绩三种成绩,按一定比例形成综合成绩。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
目前,针对浙江省考生的“三位一体”分两类:
第一类是浙江省属高校,这类高校的三位一体启动一般在春节后,学校组织考试时间在3-4月之间,录取时间是在正常批次的提前批;
第二类是指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几所高水平院校,这些高校的三位一体启动时间一般在5月前后,学校组织考试在高考结束后,录取时间早于正常批次。
在此提醒:2020年开始自主招生特殊类型招生计划全面取消,以后高校特殊类招生都选择加入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体系进行,对于我们在参加竞赛的学生来讲,大家不必慌张,高校进行综合评价招生也是有相应的条件,学科竞赛肯定是其中最有含金量的参考条件之一。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