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佛系公务员是如何备考遴选的

发布于:百学网 2021-11-11

佛系公务员是如何备考遴选的

  进入体制内七年,虽然年近三十岁,仍是一级科员,但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名上天眷顾的幸运儿。

  2014年,本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我,因为一次稀里糊涂的公考报名,意外走上了公务员的工作岗位。没有报班,没有模拟,没有预期,当时的自己生动的诠释了一把什么是裸考。历年真题试题册是大三时从跳蚤市场市场花八元钱买的,考试报名是在网吧填的,成绩查询是在实习单位午休期间查的,更夸张的是当时年少无知,面试时竟穿着一身牛仔就进了考场,见到其他考生全是正装着身时,心里还在腹诽面试须知上不是写了不让穿制式服装嘛。

  入职的新单位在区直单位,人少,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以至于三四年的时间里,我从未考虑过换单位。对于遴选,也只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重在参与。真正考虑自己前途是在2019年,也就是工作的第五年时间,随着周围的小伙伴升职的升职,考走的考走,那种被同龄人抛下的落寞感也在不断滋生。扪心自问,与其留在基层等一点点提拔的希望,我更愿意在人生有的选的时候,主动告别安逸,向更高的平台努力,于是我正式走上了遴选这条路。

  大大小小的遴选,全部加起来,我总共参加了六次,但是说实话,前三次完全是去撞大运,考试前连看什么资料都不清楚,更谈不上有所收获。有意识的准备后,参加了两次市直遴选,一次省直遴选,省直成功上岸。如果说,每个上岸的人都要总结经验,劝勉后来者的话,那么我的经验是劝你佛系一点。

  首先是否参加遴选,我劝你佛系一点。如果把参加遴选比作一场旅途,好像只有上岸是它的zui.佳终点。然而只有上岸的人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上岸都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和我同一批考上省直单位的有来自司法系统的小伙伴,入职新单位后才知道年收入比原来少两万,媳妇孩子都在邻市,且短期无法调动,面对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幼儿需要照看的局面,一时间大呼后悔,生怕长期下去影响家庭关系。也有之前入职某办的同事,光环之下是经常加班至深夜的辛苦。当被调侃前途光明时,一副苦笑敷衍过去。

  每年都有很多小伙伴走上遴选这条路,但我想说的是在是否参加遴选这个问题上不妨佛系一点,多花一些时间思考遴选对自己的意义。选择比努力重要,决定参加遴选比准备遴选重要。诚然,遴选到上级部门可以给你带来宽阔的视野、优秀的同事以及相对畅通的晋升渠道,但遴选一定不会是解决你当前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在决定参加遴选前,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将遴选优劣一一列在纸上,对自己的状态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对遴选给你生活带来的变化有一个合理的预期,这样一旦走上遴选这条路时也能走的更加坚定。尤其重要的是岗位报考,期待家庭团聚的尽量不选择长期出差的岗位,希望有所进步的小伙伴尽量往核心部门和核心处室努力,写了长期加班的岗位也不要指望它比乡镇的工作轻松。

  关于如何备考,我劝你佛一些。除了少数一次上岸的天才选手,多数的人在上岸之前都经历过失败。2017年我第一次参加省直遴选时,当时没有任何准备,完全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去撞大运。出了考场后,觉得遴选的题也不过如此,每道题自己也写了个满满当当。可想而知分数出来后很低,但当时对于自己的低分找不到任何原因。接着过了一年后又没有准备的参加了市直遴选,这次比上次好点,好几道题答不出来,起码知道自己低分的原因了。也是从那次市直遴选后,在同行小伙伴的带动下,我开始系统学习遴选了。中间又参加了一次市直遴选,半年的学习让我的分数突飞猛进,虽然最后还是折戟了,但我好像有点入门了。比如老师们常说的政策理论水平,这种对新手来说,有点像武功里的内功的东西,我开始懂了。再去重新看2017年的省直遴选,也知道每道题在考的知识点是什么了,于是猛背猛记,活学活用,查漏补缺,做题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见过的题太少,在公选王遴选网开了个299的vip,历年真题附不同老师答案一直练,直到后来的省直上岸。

  回首自己的备考经历,想归纳为一个词——内外兼修。内即政策理论水平,外即答题招式。理论水平,往大了说是包括两个一百年、国内国际大循环、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在国家建设中起到四梁八柱作用的宏观内容。往具体说,是本省、本市政府当年的重点工作。掌握了这些,在看到题时,能快速知道考察要点,判断答题方向。提高理论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答题招式,其提高途径不外乎做真题。中央、省、市不同层级的考试考察的能力不同,答题深度和角度也不尽相同,同样一道题放到不同的层级去考,高分答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做题中揣摩。同样,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迷信答案,可以说遴选的题没有标准答案,也从未公布过正确答案。能够看到的答案都是教培机构的老师提供的,同样的题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甚至不同年份答同一道题,答案都会是不同的。根据我自身的经验,最为推荐公选王的历年真题,不仅各省市历年真题都有,更重要的是同样一道题会有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在拓宽答题方向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答案有所依据,在多方对比中弥补自身漏洞,提高实战技巧。

  总体来说,当年我的备考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既无理论基础也无答题技巧,一通乱写,全是花架子,因为无知还觉得自己写的挺好;第二阶段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于是各种题上一通乱用,假大空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三阶段招式之间有所针对,且招招有力,终有所获。因此,我劝你佛系的将这几个阶段一点点走下去,该啃的硬骨头一个个攻克,否则即使侥幸进入面试,也是空欢喜一场。

  对于预期上岸时间,我劝你佛一点。遴选机会的稀缺性,考试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时候准备遴选就像是赴一场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来的约,期待忐忑中也夹杂着焦虑焦急。开头我也说了,我始终觉得自己在准备公考和遴选中是一名幸运儿,能上岸每次都觉得是意外之喜,至少每次看到成绩时我在心里觉得这些分数是高于自身实力的。后来想想,真的是自己到处踩狗屎运吗?好像也并不是,公考时虽然没有报班,但是几本真题也扎扎实实刷了一遍,模范申论作文也没少念。面试时虽然着装菜鸟,但在拥挤的公交车上默答面试真题的场景也是历历在目。至于这次遴选上岸,前后也用了一年多,十九大的全文抄写了两遍,大部分内容巅峰时刻也能零零散散的背过,字体难看也坚持练了半年的字帖,做过的试题记过的笔记整理起来也有厚厚的一摞。

  我始终觉得自己有好运,可能是设定的目标不同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只盯着自己能不能考过考上,而是真心的问一句自己会不会?会议会不会组织,材料会不会写,政策理论能不能理解,与其说准备遴选是准备一场考试,不如说这是弥补自己与省直的差距,毕竟通过遴选也只是刚刚达到省直单位的入门水准,以后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心态转变后,才发现日子好过了很多,日常该工作工作,该认真生活认真生活,备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所有重大的改变,都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在等待市直遴选的过程中,暌违三年之久的省直遴选竟不期而至,而这一次我也终于等来了春暖花开。

  最后,想送给遴选路上的小伙伴一句话,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心态佛性,行动积极,下一次遴选,你也可以!

  转自:公选王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