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遴选备考与应试的二三事
从县级单位到市直部门、再到省级机关,从起草文字材料到研究公文写作、体制内面试,从工作中自学自用到教学中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一路走来,自己既是遴选考试的亲历者,也是遴选知识的培训者。通过公选王搭建的培训平台,我见证了一批批学员的备考历程,体会到每一位逐梦者的辛苦与不易,作为培训教师,也十分期望每一位学员都能在苦寒之后收获硕果、品尝喜悦。借此机会,结合个人授课与出题经验,围绕遴选备考与应试,与大家作简单的书面交流,期望能助力更多有心人顺利上岸。
01
为何参加遴选
备考遴选不是一次短跑,而是提升考生能力水平、考验考生心理素质的持久战,有的考生一开始对遴选充满热情,但是身陷基层琐碎事务,分身乏术,因难以长期坚持备考而提前放弃;有的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感觉自己应试能力提升不快、通过无望,继而中途离场。说到底,这是遴选备考动力不足的问题,要想保持充足的动力,我们必须明确参加遴选考试的“初心”,即“我为什么参加遴选”。
关于这一问题,在私下与学员交流时候,得到了一些答案:有的学员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夫妻异地分居,很难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团聚,只能依靠遴选,特别个别学员已经临近遴选考试年限,心里很焦急,学习也特别认真;有的是难以承受基层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以前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后来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虽然中央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深入,但是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是对目前的工作环境不满意,期望尽快摆脱周遭的人和事,在更好的人生舞台干事创业、施展拳脚。
参加遴选考试的原因各异,但都有一个共性——向往更高、更优质的工作岗位,追求更加美好的个人与家庭未来。去年下半年,在北京、重庆遴选学员培训结束前,我给他们留下了同样的寄语:“不经过战斗的放弃是卑怯的,不经过历练的超脱是肤浅的。最可贵的坚持,是不管有多少人质疑你,你都勇敢地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最遗憾的人生,从来都不是失败,而是那句‘我本可以’。”遴选备考的辛苦,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的考生都能深刻体会,每当我们想放弃、想松懈、想佛系的时候,都需要一次反躬自问,“我为什么要参加遴选”,“我应不应该放弃”。只有我们明确了参加遴选考试的“初心”,并把这一“初心”作为砥砺自己前行的源泉,整个备考过程,我们才能绵绵用力、不受他惑,在久久为功中不断接近遴选金榜。
02
怎样备战遴选
中央、省级、市级遴选,虽然层级不同,但是都不会跳出一般性的考试大框架,无非是政策理解题、案例分析题、公文实务题、大作文等。每一种题型会涉及很多知识点,作为考生来讲,备考的时间是有限的,日常岗位工作还要分担精力,因此,必须选择正确、高效的备考策略。
一是规律且长效的学习。针对长期班、冲刺班等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公选王会制定不同的课程培训计划。对于自行备考的考生来说,给自己制定一个备考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除非是基础非常好的考生,否则不建议一开始就采用题海战术。题海战术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更加适应考场环境、熟悉解题思路,如果连基本的公文格式、写作规范、答题框架都不掌握,即便做再多的习题,也多是事倍功半。
制订学习计划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要指望“一口吃成胖小子”,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同的模块设置不同的学习时间,每天至少学习两个模块的知识点。工作情况允许的,建议采用“1、3、7”备考法,即每日有学习、3天再回顾、7天总复习,如果因为工作原因落下学习任务,最迟不超过3天,就要把进度补上。如同健身、跑步一般,当形成备考习惯,备考过程就相对轻松一些,考生自己也能在备考中感受到进步。
二是方便且适用的技巧。我一贯不支持在遴选备考中死记硬背,当然,大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名言金句,是需要花时间强记的。但总体来说,备考知识点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思维印象。
比如,在政策理解模块,对于中央的新精神新部署,逐句背诵是笨办法,应当是立足当前形势,结合相关案例,对政策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用自己能够理解的话阐释政策。这种方式,既可以更牢固地记住政策内涵,还可以将多项政策融会贯通,在考试答题时左右逢源。再比如,在公文实务模块,公文格式、行文规则、撰写技巧有不少知识点,但我们可以运用镜像法、公式法、要素法去提高记忆效率,用个别典型例题去深化答题注意事项。
三是良好且稳定的心态。关于备考心态,我们要摒弃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操之过急”。对于备考时间不充裕的考生来说,很容易出现急躁情绪,常常不自觉地打破已经制定好的学习计划,急于短时间内把知识点全部吸收。这种急躁情绪可以理解,可是于遴选考试无益,我们每天大脑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超负荷运行会影响知识点吸收,长期处于急躁情绪,也会让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恶性循环。备考遴选的确艰辛,却不能用“煎熬”去定义它,备考情绪出现问题,考生自己一定要及时调整。
其二,是“贪多求全”。比如,在公文实务模块,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法定性公文一共15种,常考的法定公文写作,仅通知、请示、函、纪要、通报等几种;事务性公文的种类更多,但是常考的也就调研报告、方案、简报、建议书、发言讲话等等。对于一些不常考,甚至从未考过的内容,我们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应当突出重点,适当舍弃。
03
如何应对考题
如何应对考题,不是在临考前才去思考,平时备考过程中,就要做好准备、经常模拟。
首先,要走近出题者。应当明确,在考场上,我们面对的不是冰冷的考题,而是经验丰富的出题者。不论是笔试题目,还是面试题目,我们要看到题目背后出题者的意图,掌握出题者想考察我们什么。
比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也在基层,在某地治污工作中,基层干部不讲究方式方法,沿用老套路和老经验,非但治污工作进展缓慢,而且引发群众反对和抵制,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请你围绕这一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观点。”这道题很明显是让考生围绕“基层治理”谈看法,如果不掌握出题者意图,把关注点局限在“引发群众反对和抵制,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很容易答题跑偏。
其次,要理清思路图。一方面,要厘清材料思路。遴选考题中,常出现长达一页至两页纸的材料,我们不能把材料当故事、小说看,要坚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边看材料,一边划重点。当然,这个重点不是随意划,一是划出材料主旨,二是划清材料层次。比如,让我们根据材料写一篇调研报告,那么我们要从材料中划出调研的背景、工作的成效、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干群的建议等信息,还要对每一类信息内容进行二次分类,例如材料讲问题原因时,具体讲了哪几类原因,要边看边归纳。
另一方面,要理清答题思路。不同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思路框架,搭建良好的思路框架,才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富有逻辑、文字语言顺畅。比如,写表扬性通报,思路框架是“概述事件情况+说明通报缘由+写明通报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再比如,分析社会现象面试题,大体思路框架是“解释现象+阐释影响+分析原因+怎么应对”。
最后,要树立同理心。树立同理心,即“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把自己放到笔试或面试题目所设定的情境中,结合自身感受、工作经验进行答题。这一答题技巧的益处在于:
其一,清楚模板痕迹。特别在大作文、面试考试中,如果凭借模板来答题,容易会引起阅卷人或面试考官的“审美疲劳”,只有写出切实想法、答出真情实感,才能获得高分。其二,丰富作答内容。有的学员与我私下交流中说,在答题时常遇到“无话可说”的情况,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平时积累不够,另一方面是缺乏多维思考。如何才能多维思考,zui.好的办法是树立同理心,假如你是遇到同样问题的领导干部,你会怎么做,把题目问题与自己工作中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结合起来,才能让答题维度更广、内容更加丰满。
文章最后,把一段话送给所有计划参加遴选,或者正在备考遴选的同志:遴选注定是一场心智与能力的综合较量,希望大家保持斗志,尽情享受备考时刻,当大家成功上岸,回首备考经历的时候,苦味会变淡,剩下的都是苦尽甘来的 欣喜与满足。愿诸位不负心血付出,在未来新的起点、新的平台,拥抱属于自己的“皓月明空”与“星辰大海”。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