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教育之苦,应该“苦”在什么地方?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3-16

教育之苦,应该“苦”在什么地方?

  论教育路径之苦,其实哪个城市都一样。学习肯定是辛苦的,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应试机制不改变,职业门槛不改变,教育之“苦”就不会有本质改变。

  这么多年下来,从幼儿园到高三,一直是父母苦、老师苦、孩子更苦。只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不断延长的补课,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以及老师不断延长的工作时间和学生不断延长的学习时间,教育界的“剧场效应”可谓愈演愈烈。

  为什么南京教育这么苦?一位家长的留言让我感触很深:

  欲望和现实的差距,就是焦虑的源泉。

  也许是今天父母的焦虑,造就了明天孩子的“内卷”。教育,本来是一件随着孩子成长,按部就班、顺其自然的事情,却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邻居家的小孩幼儿园就掌握了1000个英文单词”等等,导致家长们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漫长的焦虑。

  在南京,学区房贵,动辄7、8万甚至10来万一平;

  教育培训机构的费用多,别人都学,自家孩子不学就“落后”;

  父母花的精力多,严重影响事业工作;

  孩子与父母关系恶化,严重影响家庭身心健康

  ……

  在南京,大部分孩子都走应试路线,那些保送、出国、提前录取的,毕竟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家长条件一般,为了孩子上学,家庭收入的一半,甚至一大半都花在课外补习上,这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焦虑与矛盾。

  第一时间了解学校资讯

  扫码加小编进家长群交流

  南京家长,该怎么做呢?最近,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被问到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时,他的回答在全国刷屏。

  ▲ 唐江澎委员谈什么是好的教育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未来也赢不了人生的大考。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要求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候,就不要去说自家孩子的文化课水平不如别人,毕竟精力有限。

  虽然说要全面发展,但孩子顶多这也学一点、那也会一点,并不能做到样样精通,因此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需要谨慎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不是随便报个班就行了。作为家长,重要的是沿着孩子的独特性,帮他找到他所欢喜的事,发掘她的优势。

  我们可以承受教育之苦,但希望是值得的成长,而不是苦其心志的锤炼刷题肌肉反应,仅仅为了升学的敲门砖。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花在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盲目跟从甚至攀比“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力量,而不是制造焦虑。

  为了上好大学而努力是没有错的,但是把上好大学做为wei/yi的目标,那就太可悲了。

  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父母的高要求造成的,因为孩子知道,不管他再怎么努力,后面都会有个更高的要求在等着他。同时,越是优秀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因为父母的期望值高,容不得孩子出错,可能偶尔一两次考试“失利”,心理上就会面临巨大的不安与挫败感,这也容易造成极端案例的发生。

  那么教育之苦,应该“苦”在什么地方?就像上面视频中唐校长说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首先是体育锻炼,现在各地中考改革,都增加了体育考试的分数占比。近期,江苏也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初中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必修学分,劳动素质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重要参考或依据。

  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根据年龄段特点,引导孩子尽可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孩子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参与劳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收获快乐。

  其次还要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抗挫折能力,让他们感受真实的社会状态。

  “苦”要有个度,与其费尽心思让孩子跑得早,不如让孩子后劲十足,跑得更远更久。比起分数,培养孩子持续学习的能力,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更为重要。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