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有风骨,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诗意语文 质性自然
曹亦清
作为“诗性教育”的倡导者、践行者,柳袁照校长说:“学校应该是诗意的教育天堂。”柳校长是个以“诗性思维”存在的人,满怀诗意地教书育人、办学,直追“诗性教育”的神韵。这一场时长两小时的诗意课堂正是他“诗性教育”的生动诠释,给我以深刻的启迪。
风景这边独好。苏州十中是“最中国的学校”,既是学校,又是园林,柳校长“修旧如旧”,保留学校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山水石木默默承载春夏秋冬的诉说,成就了这座亦“校”亦“园”百年名校的沧桑与厚重。他自己说他‘是个边缘人,在学校改造过程中,穿行在校园和园林之间’;作为语文老师,穿行在教师、作家和诗人之间,正是这一份“对抗”主流的“边缘”使得柳校长的教育理念沐浴着人性的光辉。教育也许不是板起面孔的金刚怒目式呵斥,美的环境亦可孕育纯净的灵魂,这种于无声处激起内心涟漪的智慧之举着实让人钦佩。那写满校友名字的长廊、那“皱、漏、瘦、透”的太湖奇石、那一扇扇造型各异的厕所门,无不让你在不经意间心中充盈。无论你毕业多少年,离十中有多远,它都是你心中最柔软的牵挂,最不能忘却的纪念。
汉语是最具诗意的语言,平平仄仄的抑扬具有诗意和韵味。柳校长的讲座始于诗,终于诗。作为语文老师,柳校长将语文的美感、丰富、婉曲有了别样的诗性表达,别有一番妙趣。柳校长讲座伊始便说,他是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句话充满童心童趣,一行一行诗句来来往往,我已然理解了“此中真意”。他的赤子之心不染纤尘,将琐碎生活层层过滤,就有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读出了真诚和亮闪闪的善意。知世故而不世故,饱经沧桑而率性自然。诗是纯粹的语言,也是留白的艺术,语文课的诗意正如“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籽,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言有近而意无穷”是它的特质,只有我们盘活内心的储存,用心品味那一份份独特经历,才有更丰厚的回报。写到这里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上课时我不敢多讲也不敢细讲,诗歌的曲径通幽大致如写意的远山,隐隐约约却又形神俱在。但这种体味不经一番甘苦又怎能轻易获得?美的生活是对有心人的恩典。
正如荷尔德林的著名诗歌《在柔媚的湛蓝中》写的那样“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诗意语文还语文以本色,希望无论我们的学生经风霜雪雨还是流岚虹霓;都能淡然接受,不娇饰,不造作,勇做真我,乐做真我。曾几何时,真想拥有一支生花妙笔,像李太白那样用诗歌畅意描绘生活的万卷图画,也学易安娓娓道出心中的温婉细腻。奈何胸中有丘壑,笔下无华章。
朱光潜先生说“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放慢脚步,细细欣赏身边的点滴美好,做一个拥有“诗心”的人,春嗅花香夏沐雨,秋赏叶落冬迎雪,做一名拥有“诗性”的教师,过诗意生活。和光同尘,与时卷舒。
曹老师
作者简介
曹亦清,郑州市第十八中学语老师,中学一级教师,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郑州市教学创新先进个人。信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半亩心田种下诗意疏影
于葭
苏州真令人神往。江南文人也让人倾慕。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只有这样的画面,才能走出悠游林下,淡泊名利,赋性爽朗、豪放不羁、恬淡洒脱的人。
诗书画卷承载着温润才情,烟雨蒙蒙浸润了不俗气质。也许是江南的美景,使得柳先生有了自然濡染的纯艺术性格的虚静之心,而这份心境真正成就了教育者的样子:一壶一茶一寺一阁的风物;一草一木一人一众的世情。流转千年化为文脉,江南文人那一颗柔软的诗心,举手投足间、阴阳上去、平仄丰盈、婉转悠扬的语调里见得一个诗意、侠气、宽厚、仁爱的士子形象,教育者就应该如这般,有“钓于濮水之上”宁“曳尾于涂中”不应楚王之聘的才情与淡泊,苦心孤诣潜心理想蓝图的义无反顾。
一壶月色,几阙清词。先生随性吟咏的诗句背后,是一颗笃行在教育事业上的真心与深刻的教育思考。
教育应该有风骨,不能够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做自己的教育,“瘦、漏、皱、透”,无疑该在美感尽失,生冷坚硬的课堂模式评价的语系里被奉为圭皋。它既明晰深刻,又蕴藉隽永。这好似晦涩难懂的比喻,正是文学审美与教育实践的高度契合,庄子“游于濠梁之上”而知“鱼之乐”,真正走进课堂的教育者的乐趣也是他人无从体会的。生活简单清贫但绝不苍白;岁月平淡忙碌但绝不萧索。这是教育者的风骨,也是教育的风骨。
教育应该有情怀,不止于应试考试、升官发财。教育者应该是最宽容的,最善于接受差别的:往杯子里抓一把碎茶叶,我们每一个人就像这一颗颗茶叶末:聪明的、愚笨的、有用的、没用的、有价值的、做渣滓的、可堪重用的,增添负担的。一瓢开水就是教育和知识。它舒展了我们的思想、深化我们的同理心、开阔我们的视野、浸润我们的灵魂。它使我们不再干瘪而脆弱;没有了顽固的偏见;它使我们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只要对差异满怀着激情,即便是最细碎的渣子也能泡出浓香的人生茶汤吧!
教育应该有气韵,不应该墨守成规、死气沉沉;以生命的气息传递生命的气息、以生命的流动沿袭生命的流动,培养“活”的人,真的人,生动的人,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的人。那一句“真水无香”宁和、净澈、充满清气。教育如果能这样不染纷华,修美于内,虽视之无色,嗅之无香,然而却源远流长,蕴含生命的真意会有多么美好!
余秋雨说:“集体人格的生命力,整体呈现为一种气——气氛、气场、气魄、气派、气韵、气貌,最终都归于一种浩大的天地元气。”柳先生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者的创造之气、大爱之气。“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在教育的路上,让我们多聆听智者的声音,多一些思考,多一点坚定,多一份豪情。
“忆江南,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期待再见先生。
于老师
作者简介
于葭,郑州市第十八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喜爱诗歌和书法,她认为: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山隔海围的所在,那是诗歌的国度,住着诗意的人们。常常读诗,每每轻掩卷扉,却早已无风见风,落雨无雨。
鲁冰花与黑洞
艳不过肉身
挺不过蜿蜒之后的蛇
缤纷的泉流
都在竖起之后
流淌,成了一个秘密
沉醉,喝一口酒
一股水又一股水的柔
缓缓缓缓地拥有
一叶舟似的泛起
花丛里快乐快乐地丢
笑一回哭一回
都是以后怀想的理由
补记
2019年4月11日晚上,网络上盛传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黑洞原来不是黑的黑洞原来是红的。黑洞原来不是恐怖的原来是美丽的。黑洞原来不是想象的那样不可思议原来是有美丽的形体的。鲁冰花与黑洞这两幅图,当晚成为我看图说话的对象,我竭力想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于是我写了这首诗。
柳袁照八子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