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杨浪浪:学校里的“新颜值革命”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1-14

杨浪浪:学校里的“新颜值革命”

  演讲者 | 杨浪浪(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

  来源 | 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重建生态——一锅石头汤”主论坛

  大家都知道,学校是有容貌的,今天流行一个代替容貌的词叫“颜值”。近年来各地都出现了一批高颜值的学校,无论是整体风格、建筑形态、景观布局还是功能设计,他们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颜值革命”,颠覆着我们以前对学校建筑设计、空间设计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他们也以无声胜有声的颜值风貌向外界展示着新的教育理解和教育创新。

  学校“颜值”

  是教育进步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无论走到城市还是乡村,在一大堆建筑里面,我们一眼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学校。

  常见的中小学建筑

  固化的学校外观早已是很多教育人习以为常的事,我们也知道这样的学校并不是太好看。作为校长和老师,我们总想为学校的美化做点什么,于是有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让我们的校园成了另一种模样。

  常见的校园文化建设

  上面的图很熟悉是不是?但是并不可笑。这是执着的教育人面对教育现实的不断努力和尝试,因为我们知道学校需要打扮,要有颜值。学校的颜值是教育进步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没有颜值的学校,在育人功能上是有缺失的。

  为学校建筑注入文化

  学校才会有“颜值”

  然而,校园文化装修工程不是颜值革命,影响学校颜值最关键的是教育与建筑的融合,它是一种有追求的学校建筑文化。基于此,学校的建筑才可能具有教育的灵气。当我们环顾那些有历史、有实力、有影响、有声誉的学校,必须承认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注重建筑的教育文化,并且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回溯重庆市人民小学的历史,学校很早就开始有了对教育建筑的重视。人民小学于1945年在河北邯郸成立,那个时候叫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校。炮火硝烟的年代,全校师生随着部队奔走,被称作“马背上的摇篮”。所有人对一个固定校园充满了无限的渴望,直到随刘邓大军来到重庆,才有了固定校址。

  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是首任校长,贺龙元帅任学校的首任董事长,刘伯承元帅为学校命名“人民小学”,并题写校训。那个时候学校才真正建立起来了。

  重视公用

  在学校修建的时候,“重视公用”是人民小学建筑的第一个原则。建校的第一栋学校建筑是风雨操场,这完全有别于当时任何学校的建筑序列范式。风雨操场以数十根粗壮的树干为柱,茅草作顶,粗陋而简单,但对学校的意义非凡,人民小学学生体育运动从那时起就建立了风雨无阻的秩序。

  更重要的是,风雨操场是在解放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候修建起来的,但因为这样一个功能综合的建筑,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满足了学校公开课、体育锻炼、大型集会等各项功能的综合要求。

  美与坚固

  卓琳校长主持修建了五星楼,这是当时的学生宿舍。造型上是典型的苏联式建筑,建筑材料取材朴实,墙面带有夯土建筑手工抹灰的特质,给人斑驳的、手工的、比较旧的感觉,但又非常有视觉感和生态性,反映出对美的追求。

  2012年学校修缮五星楼,发现当年的工艺和质量,让今天的工程人员也大为叹服,甚至有的工艺现在完全无法复制。难怪老校友在回忆起五星楼的时候,都说那是城堡。它也奠定了人民小学学校建筑的第二个原则“美与坚固”。

  有意味的细节

  第三个原则是创造校园里“有意味的细节”。我们把封闭的花坛打开,改为互动参与式的“丛林乐园”;修建“映像童年馆”,突出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利用重庆地形的巨大高差,建造大跨度、高立面的艺术长廊,拉伸了艺术氛围的纵深;卓琳楼的民国风格还原了历史和文化的基因。

  在这些尝试中,我们不仅传承已有的学校建筑文化,同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特点。

  学校“颜值”进化

  标志着教育的进化

  遵循重视公用,重视美与坚固,重视有意味的细节的原则,2003年到2018年,我们修建了三所新学校,但是对颜值的追求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2003年我们修了融侨校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我们最熟悉的交钥匙工程。它仅仅满足了我们扩大办学规模的需求,现在看来留下了许多先天不足,但这是学校颜值革命历程的重要部分。

  重庆市人民小学(融侨校区)

  2015年我们修建了约克郡校区,在这里我们开始尝试教育与建筑设计的融合。约克郡校区的设计由清华大学建筑师团队完成,设计之初,我们和每一位学科教师反复研讨,探求教师的教育实践对建筑的需求。这所学校并不豪华,而是强调了建筑之于教育的功用,重视环境之于文化的价值,力图实现建筑艺术与学校教育、学校文化的融合。

  重庆市人民小学(约克郡校区)

  2018年我们又建成了龙兴校区。作为学校体制创新的实验基地,龙兴校区在学校建筑的设计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它会呼吸,面向未来,支持学生无限的可能性。设计上它以强大的交互性,将室内与室外、人与自然环境衔接,形成了会呼吸的建筑环境气场。

  重庆市人民小学(龙兴校区)

  龙兴学校地上和地面一共有17个建筑单元,没有两个是一样的。

  每个单元除了以功能性命名,都有自己的物形昵称,比如乳白色的三年级楼叫“奶酪”;全玻璃外观的体育馆叫“Crystal水晶”;位于西北角的谷仓外形的五年级楼叫“西北仓”,它正好指向人民小学本部所在的方向。

  每栋建筑都不相同,非常独立,却总有两条途径相连,一条见风雨,一条挡风雨,大量的宽阔连廊、灰空间,随时可以变化为教学和应用的场景。

  大建筑上没有两扇相同的窗户,从建筑内部看出去的同一片天空和云都会被切割出不同的风景。因此学校也有了主题“因为窗,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天空”的发现性行为艺术交流活动,一个又一个的运营空间既开放又极具内在的逻辑联系。

  我们是幸运的,在短短15年时间里主导修建三所新学校,我们的想法在设计中也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跟许多建筑师、设计师成了好朋友。其实每一段学校的修建过程都非常不容易,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难以解决,没经验能借鉴的问题,可我们为什么还津津有味、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学校的颜值再造?我想有3点是我们的核心动力。

  首先是好奇

  当不确定学校建筑的产品是否能被学生接受和喜欢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下年龄和老师的架子,去触摸孩子们的心,触摸我们自己的好奇心。

  在约克郡校区建设即将收尾的时候,我们无意间发现在一颗要移走的树上有个鸟窝,因为鸟窝我们留下了那棵树。因为鸟窝我们造了很多的鸟窝放在了隔壁的树上。因为鸟窝,今年夏天我们将巨大的树屋罩在了本部的黄桷树上,孩子们有了自己的“鸟窝”。在城市孩子已经丧失爬树能力的今天,让孩子们可以在大树上向鸟儿一样鸟瞰校园,打量伙伴。

  对于孩子们好奇心的充分了解、尊重和保护,让我们找到了学校建筑的灵感。

  第二是批判性思维

  我们都不喜欢交钥匙工程,希望实现教育和建筑的融入,但是同高水准的专业建筑师沟通,学校没有平等的话语权。

  在修建新学校之前,我专程从清华大学建筑书店里搬回了一米多高的各类建筑书籍和图册,和同事们一起分享、阅读和讨论,为学校画像。我们遍访名校,去清华、北大、中国美术学院吸取优秀校园建筑的营养。我们的想法最终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同和支持,对学校建筑满足儿童需求育人和审美功能的理解和要求,也通过高水准的建筑师得以准确的表达。

  勇敢拓展自己的局限,不盲从某种权威,这样的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与专业人士平等对话,也才有了学校建筑教育意义、自我意义的充分表达。

  第三是创新

  每次新学校一旦建成,便会成为这个区域的建筑的一种标杆。人民小学约克郡校区建成以后,我们把学校所有图纸都交给了政府,作为其他新建学校的参考。慢慢地我们发现其他学校身上也有了约克郡校区的影子和要素。我们很高兴,但是属于人民小学独特的样子又模糊了起来。

  不过,好奇心让我们又开始尝试,于是就有了人民小学龙兴校区。这所学校的出现,打破了所有人对学校固有颜值的想象。每一个来到学校的人,第一句话都会讲,“天,这完全不像个学校”。

  场景再造

  是学校“颜值革命”的新方向

  建筑的灵魂在于人,唯有创新才能打破千篇一律。我们想要的不仅是美丽的学校容颜,也希望它还有独特的味道。今天我们要再次出发,这次出发是为了回归,回到有70多年历史的人民小学本部校园。

  面对一个老校区的颜值革命,我们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以好奇、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作为学校颜值的内在加持,更加从容自信地把学校颜值革命的切口从修建新建筑转移到学校新场景的构建当中。

  关键点有两个:

  第一,旧有的建筑不必大拆大建,保留本来的年代风貌。再过20年它自身将自成风格。在这期间,我们以文创的方式进行功能型的景观改造,实现学校里的场景再造。我们以学校既有建筑为基础条件,以整个学校教育生态的空间为外延拓展,以现代审美为标准,实现教师学生、建筑环境与课程课堂共同构建的现代学校教育新场景。

  第二,将5G和物联网技术深度植入,形成学校智能化的骨骼,建设学校智能化科技化的场景。我们正在建设中的5G+物联网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将致力于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关于基础教育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这里,技术和专业设备只是基础场景,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信息工程师、软件架构师、产品设计师将和学校师生共同成为学校场景再造的构建者。我们将打通最新技术、现有知识和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通道。在这个场景里,科学家、信息工程师、软件架构师将和教师共同成为学校未来课程的研发者和实施者。

  校长们心中对学校颜值革命的梦想不必再局限于修新学校,对现有学校进行功能重构和场景再造,让学校颜值革命进入到新的进化阶段,也会让更多校长和学校大有可为。

  教育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问题,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课改如此,教师发展如此,空间的进化也是如此。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