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教育”的评价策略摭谈
“温暖教育”的评价策略摭谈
原创: 孙双武
“温暖教育”评价是指在温暖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温暖教育”的目标——“办温暖教育,创高尚服务,建和谐校园,铸百年品牌”,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模式,对所实施的学校以“温暖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要使“温暖教育”的评价真正“落地”,并行之有效,且能形成“蝴蝶效应”,彰显“温暖教育”的本真,必须从评价原则、评价策略、评价模式、价值引领等角度审视。
一、“温暖教育”评价的主要原则
1.有效与求实相结合原则
我校“温暖教育”从理念提出到策略制订实施,经历了数年的理论凝聚、理论实施、教育实践和理论提升,从实施的效果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温暖教育”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原则。“温暖教育”旨在“回报桑梓,造福瓯越”,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理论研究,它追求的是价值引领和物化显现,如:小学分校的“孝德文化”、初中分校“礼德文化”和高中分校“励志文化”建设,作为“温暖教育”重要抓手,已经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开花”,这是“温暖教育”评价求实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我校为使“温暖教育”的理念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学校先后制订《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3—2016年教育发展规划》和《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7—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都从量的方面,对学校的战略发展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C9名校、985和211名校上线的人数,学科“奥赛”获奖级别和获奖人数,每年高考一段、二段、三段上线人数和上线率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在三年规划实施完成之后,各分校和部门都形诸评估报告,对规划中的指标作出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整个过程实现了真抓实干、巧干兴校的目标,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跨越式发展。
3.过程与终结相结合原则
我校“温暖教育”理念在分解到各项工作当中,贯穿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学校不仅重视“温暖教育”理念在各部门年度发展计划的体现,也重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渗透。在教代会上,以执行校长工作报告的形式,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在三年教育发展规划执行完毕之后,又有形诸文字的终结性评价报告,这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增长点。
“温暖教育”评价还体现了方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参照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艺术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元性原则,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二、“温暖教育”评价的主要策略
1.科学化与民主化相结合策略
中国从西周就初步建立了教育评价制度,学校规定了对教育评价、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隋炀帝力推科举制度,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打破了士族对选官的垄断,使选拔人才制度化。对东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产生,提供了历史借鉴,影响极其深远。
以上评价制度说明,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必须有明确的依据,从理性的角度观之,就是科学化。但西周、隋朝等王朝的教育评价制度,是建立在奴隶社会贵族政治和封建社会官僚政治基本上的。我校董事会制订的高中分校“振兴工程”、“一体两翼”的顶层教育发展战略体系,以及浙江教育集团每年进行的教育督导,就是科学化的教育发展决策和评价制度,这些发展战略和评价体系,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提升,促进了学校社会美誉度的大幅度向好。当然,教育评价还需要民主化。我校一贯坚持的教代会制度、教职工评价管理人员制度、各类评优评先民主评议制度、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互评等方式,就是民主化评价的具像化。教育评价是世界性难题,但结合校情、教情、生情、人文的科学化的评价制度,必定是生机无限的教育精髓,它的理论和实践,凝结的是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智慧,奔流的是宝贵的教育灵魂和精神财富。
2.素养化与人文性相结合策略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力度较大,并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8年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中,也突出了考查的价值取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温暖教育”作为教育理念,一贯重视“育英模式”的构建和“育英核心文化竞争力”的凝炼。“温暖教育”的评价,必须体现并落实国家教育部新颁《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以重视素养化为策略,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校、学子的核心竞争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持续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与学校一贯坚持的人文性的评价、“温暖”评价相结合,方能不断提升学校内涵,以厚重的人文价值,引领师生。没有核心素养,就难有高质量、内涵隽永的教育品牌打造;没有人文的内核,就没有先进的价值观及其世界观规范;没有人文的“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以深厚的人文精神,塑造师生的灵魂,就不能真正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全面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策略
高中分校“振兴工程”从2011年实施至今,硕果累累,成就辉煌,泽被瓯越,惠及民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实施的就是全面化与个性化的结合策略。对教师而言,实行年级段长负责制,分校评价年级段长的主要指标,系高考质量、教师团队合作效益,此为全面化的评价;而对教师个体而言,则由年级段长、教务处、政教处的评价相结合,实际上是具性化的评价。对于学生竞赛、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策略制订而言,落实到学生个体的学业规划,是个性化的培养和评价,最终高考总成绩则是全面化评价的显性表现。这一评价方式,有助于学校的品牌打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动态化与静态化相结合的策略
“温暖教育”的评价是流淌着人文内核的意识流,是在不断地修正提升路径和发展趋势的动态化评价过程。每学期有实施重点,每学年有成果集锦,每三年有发展规划,其评价是在相对的静态化和永恒的动态化中生成和提升。静态化的评价,有利于横向比较,强化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机制,但其显性的弱点就是缺乏生长性和纵向化的对照;而动态化的评价,则是在“温暖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中,找到它的新的敏感性、激应性新的增长点,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动态化教育评价有利于指导、激发被评价对象的进取精神,但又缺乏横向比较的修正。正向的“温暖教育”评价,是动态化与静态化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这里,清华北大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资借鉴。他们对学生的评价考察,是通过静态的竞赛、自主招生、三位一体和动态的“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和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等评价手段,动态地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较高的学子经过层层挑选,最终选拔出符合本校校情的优秀学生。
5.他人评和自主评相结合的策略
“温暖教育”的实施,赢得了社会赞誉,赢得了家长的认同,造福了莘蒂学子。高中分校教育教学质量跨越式提升,得到温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高中分校在短短的二年时间里,迅速升级为温州市一类重点高中和温州市12所一类A级重点高中。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在2016年在学科竞赛中名列全国第212名、浙江省第15名、温州市首次进入前三甲,而获得了学科竞赛网全国500强“全国zui.佳学校奖”、“浙江zui.佳校长奖”“省级重点贡献校长奖”“浙江省影响力品牌奖”“浙江省zui.佳学校奖”;2017年度,在全国名列第161名、浙江省第7名、温州市第3名,又获得了学科竞赛网全国500强“全国学科竞赛zui.佳学校奖”“浙江省zui.佳校长奖”“全国学科竞赛zui.佳教练员奖”等荣誉称号,以上都是他人评价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zui.好证明。浙江育英教育集团每年对集团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学校每年召开教代会,对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自主评价,科学评定,适时修正,都表明他人评价和自主评价相结合的策略,是推动学校美誉度提升的重要手段。
三、“温暖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
世界上流行的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模式很多,如:秦勒的行为目的评价模式、斯塔弗宾的决策中心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的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法庭评价的对手模式”。基本方法有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CIPP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定性分析评价法、定性综合判断法、行为目标评价法、“临床督导评价法”、指标评分法、等级换分法、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集体综合评价法和坐标综合图示法,等等。
笔者认为,“温暖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发展模式,其评价并非是单一、简单的评价方法,而是多种评价模式、方法综合构成的,由价值内涵、过程督导、应答回应、阶段发展等综合因素考量的多元一体的评价体系。
1.价值引领评价
经过数年的推行和落实,“温暖教育”的办学理念——“办温暖教育,创高尚服务,建和谐校园,铸百年品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育英特色文化特质不断凝聚。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核,提升了文化核心竞争力。
“温暖教育”涵盖基本理念、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育英本质等层面,将逐步贯彻实施。其中,精神文化层面又包括“一训三风”(校训、教风、学风、校风)、“三观”(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三理念”(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育理念)、生存法则、主体意识、家园理念等内容。形成了具有育英特色的“育英文化”。
育英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实用,通俗而典雅,是全体育英师生员工十多年共同奋斗的宝贵成果,值得我们大家珍惜、坚持、继承、弘扬。比如:办学理念——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办学目标——让家长放心,让学生舒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称心。办学方略——质量立校,名师强校,规范治校,特色兴校。办学风格——研究学生,服务学生;善待教师,成就教师。育英愿景——创造高尚教育服务,打造百年育英品牌。核心价值观——办学为民,执教为生,仁爱诚信,追求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核心竞争力——育英文化,精英团队。育英精神——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教书育人,真诚奉献。工作作风——主动,精细,激情,创新,高效。主体意识——学生是育英生命之源,育英以学生安全、全面、健康成长发展为中心。家园理念——董事会、学校、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形成互尊互助和谐的育英大家园。
再比如:领导操守——忠诚事业,民主决策,用人成事,团结包容。教师操守——儒雅大气,严谨教学,精细服务,愉悦育人。学生形象——会求知,会健体,会做事,会创造,会生存,会感恩。管理模式——集团统筹,两级管理,协议互动,各负其责。运行机制——自主办学,自我调控,自励创新,自立共享,自强不息。管理作风——强化责任,严谨务实,重视过程,关注细节,协同执行,高效运作,一切从育英实际出发。人才理念——同时关注、尊重教师的职业价值和商业价值,有效激励优秀人才,是经营、管理好学校的首善之举。安全理念——重在“前置”,防患未然,用一百减一等于零的态度明确责任,安全工作无小事,等等。
这里,从价值引领的评价中,让我们能找到育英教育事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育英的特点、育英的本质。
在多年“温暖教育”理念贯彻实施过程中,我校建构形成了两大教育序列。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系列——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成人节、快乐周末、元旦迎新、文化晚餐,等等。这些活动或全员参加或分分校、级段、班级组织,都能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师生同台,充分展示其才艺。精神激励系列——校标、校旗、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凝炼与形成,小学分校的孝德文化、初中分校的礼德文化、高中分校的励志文化等内核的形成,激励着育英师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最终达成了“温暖教育”和温暖育人的崇高价值引领评价目标。
2.过程督导评价
为实现“办温暖教育,创高尚服务,建和谐校园,铸百年品牌”的理念和目标,各部门均制定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和管理制度。在教育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除各分校教务处每月组织的教学常规检查之外,还有总校督导室每学年举行的督导活动:如新聘教师始业教育和评比,各学段起始年级督导检查,各学段毕业班督导检查,形成了严密的过程性督导评价体系,使“温暖教育”的评价从过程实施、适时矫正、及时调整等环节,臻于完美。加之,浙江教育集团年度考核、开学督导检查、学期督导检查等,发现亮点,检查督导不足,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形成了具有育英特色的“过程督导评价”模式。这一独特的评价模式,无疑是集团学校抱团发展、不断提升的有效载体。
3.应答回应评价
学校的创办,是学校举办者冷静分析了温州区域经济超前发展与基础教育培养后继人才相对滞后的现状,以“高标准、高档次、高起点、高质量”为学校发展作了战略定位;制定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逐步形成了“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教书育人,真诚奉献”的教风,“会求知,会健体、会做事,会生活,会创造,会感恩”的学风,“博学笃志,坚毅自强,诚信明礼,求实创新”的校风。
2013年9月,学校发展规划确立了“办温暖教育,创高尚服务,建和谐校园,铸百年品牌”发展愿景,也是在温州第二次创业大潮奔涌之际凝炼而成的。这些是应答回应评价模式的集中体现。学校实施“振兴工程”,推出“一体两翼”“多元发展”的培养高端学子的教育发展战略体系,亦是在2014年浙江省普高深化课程改革之际推出的。此后,学校为实现“一体两翼”的教育战略目标,逐步形成了“课程体系前置化”(小学、初中、高中奥赛形成体系。即形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其他名校奥赛、自主招生考试、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升学体系)、竞赛课程多元化(高中形成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课程体系和文科语文、英语、财经素养等课程体系)、竞赛辅导常年化(利用白天、晚自修、星期日、寒假、暑假等进行学科竞赛辅导)和“学生升入名校提前化”(我校高二(8)班郑陈畅同学,提前一年签约北京大学;王哲、罗晨、胡杰等提前一年录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为更多的学生录取全国C9名校、985、211名校创造了条件);小学初中分校实施“五四制”,初中高中分校实施“二四制”,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高端名校的升学水平,也实现了“应答回应”评价模式的目标。
4.阶段发展评价
执行校长叶盛富曾指出,我校小学分校重视“孝德文化”、素质教育,表明小学分校处于内涵提升阶段;初中分校为促进高中分校“一体两翼”教育发展战略,正处于转型阶段;高中分校虽然在2016、2017年高考中,取得了清华北大“零”的突破,涌现了洪俊伟、胡浩浦、李程浩、雷特等第一批清华北大学子,也出现了倪芳彬以708的高分、浙江省2107年高考段位号第十的成绩夺取温州市高考状元的壮举,但高中分校仍然要苦炼内功,尽早走出“生存”阶段,向“内涵发展”阶段和“品牌铸就”阶段过渡。以上阶段性的发展评价,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也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不断地把育英事业推向深入。
四、“温暖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
“温暖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新颖形式,同样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 。“温暖教育”评价以教育目标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设置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教育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为学校指明了办学方向,是育英师生行动的先导,工作、生活、学习的指南,也是奋斗方向。通过过程评价、督导检查,不断校正偏差,使“温暖教育”的目标按照指定的方向前进,最终收获成功。
2.鉴定功能 。学校每年通过各项检查获取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分析,能够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因此,“温暖教育”评价的实质是教育行为价值判断或优劣判断,是对人性化教育过程成效优劣进行甄别,具有鉴别、分等之功效。“温暖教育”评价既可以对学生学习水平作出鉴定,也可以对教师工作成效作出鉴定,还可以对学校的办学效益作出鉴定,成为育英教育事业发展遵循的指针。
3.激励功能。“温暖教育”评价具有人文性、民主性,通过每年评比优秀教师、优秀职工、育英十大温暖人物、优秀团队,每学期、每学年评出“英苗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达到激发教师、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工作的积极性。使育英涌现出一批又批的“名师”“名班主任”“优秀学生”,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评价师生的内部动力,提高绩效。 总之,“温暖教育”评价是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
4.改进功能。“温暖教育”评价的灵活性,就体现在灵活地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不断调整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如:高中分校清华北大奋斗目标,从“保四争六”“保六争八”“保八争十”等提出,就反映了“温暖教育”评价的改进性和协调性。“温暖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使育英教育更加繁荣昌盛。
5.管理功能。“温暖教育”评价是育英教育发展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温暖教育”评价在管理过程中,真实地反映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决策层或评价对象。浙江育英教育集团年度考核所反馈的问题,就是改进教育、完善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温暖教育”评价的重要价值尺度。
6.研究功能。“温暖教育”评价是对当前中国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作为新生事务,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当前,我们对“温暖教育”评价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作为一种科学的探索、研究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实教育结合研究的过程。
五、 “温暖教育”评价的价值引领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温暖教育”的价值引领也应该是、也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好的教育是美好的引领,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是积极的影响,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温暖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关注人,提升人的核心素养。这与国家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异曲同工、不谋而合。“温暖教育”的价值引领,应表现为:
点击查看源网页
1.培养全面幸福的人
“温暖教育”理念下的人,应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它引导莘莘学子去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高贵的生活,追求有质量的生活,追求有价值的生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学校与乐清育英学校、乐清英华学校共同建立的科学与财经素养、人文与阅读素养实验室,其目的也出于培养全面的人、幸福的人。
2.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古人以“小赢于智,大赢于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阐明德育的重要作用。道德教育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引领。
“温暖教育”不仅要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学子,也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逐步建立起一支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引领者、践行者,有着“诚心做人,敬心做事”的价值追求,践行“诚爱学生,敬畏生命;乐学善教,当好楷模;唤醒思维,提高能力;点燃激情,培养兴趣;学会合作,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师德教育成为教师发展的内需。
点击查看源网页
2.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
学校的发展,要经历调查研究、规划发展、完善制度、提升队伍、建设文化、构建课程、打造特色、形成品牌。而办学理念是“校魂”,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构成。“温暖教育”的理念以其导向性、精神性、渗透性、前瞻性、超越性、稳定性以及共同的意愿、丰富的内涵、鲜明的个性、特色的课程,必然随着学校美誉度的提升,影响省内和全国的普通教育,使这一精神特质,走向温州,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点击查看源网页(本文获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第六届“育英论坛”一等奖)
【参考书目】
1.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学会生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3.袁振国著《新教育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4.温世仁著《教育的未来》,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出版
5.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出版
6.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7.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8.布鲁克菲尔德等著,罗静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
9.阿伦兹著,丛立新译《学会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