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如何区分?民办学校是怎么组合而来的?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7-20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如何区分?民办学校是怎么组合而来的?

  在大专三本之间一直存在着民办校园与公办校园,民办无非就是学费高、环境好,但是民办的管理制度就像一个高中学校,所以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公办民办学校时犹豫不决。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如何区分?民办学校是怎么组合而来的?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如何区分?民办学校是怎么组合而来的?

  2016年秋,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卸任北京工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耿丹学院理事长,这个渴望在中国创办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的教育狂人,最终还是败在了现实面前,把梦想的种子重新收回去藏在了心里。其实不止俞敏洪,李开复也曾想在中国创建一所一流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但在奔走各方后还是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搁置。

  与美国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同,美国的私立大学有斯坦福大学,有鼎鼎大名的常春藤联盟,可以说美国排名前列的高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大学;但在中国提到民办高校,大多数考生家长则会把它与“三本”、“专科”或者“野鸡大学”这类的词语联系起来。那么中国的民办高校究竟是怎样的一类学校呢?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报考民办高校时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大多升格而上 经历野蛮生长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很多民办大学在历经改造后变为公办高校,所以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基本上没有民办高校,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民办高校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创办。民办高校,顾名思义,它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或实施高等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抛开概念,我们简单了解到的是民办高校基本上不享受财政支持,也就是说它的运营大多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这也就是民办高校收费高的缘由。此外,我们说的民办高校并不限于三本,这些学校里既有专科层次的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也有本科层次的二本以及三本。

  以前的民办高校有比较明显的识别标识,看有没有“职业技术”的字样就可以区分公办还是民办,但随着公办的高职也开始叫“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后,人们就有些分不清这些高职院校哪些是民办,哪些是公办了。更有甚者,一些民办高校通过升格本科高校,不仅有发放本科文凭的权利,连校名都一改之前的土气,听起来比一些公办高校更像公办,例如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改名为南昌理工学院,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改名为江西科技学院,湘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组建后改名为长沙医学院,石家庄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则改名为河北传媒大学……部分省市已将二三本合并,在面对数百所的高校选择时,更需要考生和家长仔细查询,切勿以名字论英雄。

  民办本科高校的构成较为复杂,小编大体上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由原先的普通专科学校组建后升格为了普通全日制的本科学校。这类在民办高校中比较常见,如我们熟知的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原浙江树人大学)、安徽新华职业学院(原安徽新华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原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山东协和学院(原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等。

  第二类是由原先的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详见高校驾到过往文章:《解密独立学院:三本生也可逆袭一流大学?》)这些民办高校大多保有独立学院期间的师资水平,在摆脱母体高校束缚后也别有一番作为。这类的民办高校一般是最近五年才从独立学院转为民办高校的,例如武昌首义学院(原华中科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武昌分校)、晴川学院(原武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珞珈学院)、大连财经学院(原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吉林建筑学院(原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三亚学院(原海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三亚学院)等。

  第三类是比较特殊的中外合作大学。(详见高校驾到过往文章《解密中外合作大学:低分上名校的捷径?》)这类民办高校我国目前只有九所,因为其特殊性质,虽然也收高昂的学费,但是中外合作大学因其过硬的教学质量,录取分数线都在一本线以上,本文在此并不过多叙述。

  抛去后两类民办高校不谈,第一类升格到本科学校的民办高校许多都经历过招生为营收的野蛮生长期。以民办高校较为兴盛的陕西省为例,当时的陕西民办高校大多数定位在高考落榜生的身上,由于当时的大学招生比例很低,所以有大批的落榜生选择民办高校。在经历过所谓“校名是借的,教室是租的,老师是聘的,学生是骗来的”这样一段发展期后,民办高校遇到了高校扩招以及独立学院的设立两大冲击,不过同时恰逢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我国人口红利期,众多民办高校不断升格,发展好的从专科学校升格到本科学校。

  我们离真正的私立大学有多远?

  民办高校尽管也在发展,但其实际的地位与美国的私立大学可谓是云泥之别。如果说美国顶尖的私立大学求的是“超越”,那么我国目前没有顶尖的私立大学,只有众多的民办高校还停留在“生存”中。“生存”一词概括了民办高校目前的困境,也导致民办高校陷入了恶性循环,止步不前。

  我国在2002年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该法律默许了民办高校取得“合理回报”的空间,但也限制了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流入。如此一来,民办大学的资金回报基本来源于学生的学费,除了维系学校发展外,另一部分资金成了投资者的利益回报,很少有资金也很难留有资金给民办高校去提升教师待遇,去广泛招聘名师。于是,我们就会碰到很多民办高校存在的现象,民办高校的教师在学校成了“多面手”,物理老师还要去给学生上数学,服装表演专业的老师还要给学生上编导、播音、朗读,甚至有的民办高校从别的高校本科生去招聘兼职,出现“本科生教本科生的”奇葩现象。当然,这些不是全部,有很多民办高校也会招聘各大名校的老师兼职上课,但终究很少有民办高校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优秀教师。

  除了师资方面出现匮乏以外,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存在很多问题,据报道,由于文科类专业办学成本低,国内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学科设置主要集中在外语、经济管理、旅游、会计等文科专业,以及个别应用性较广的学科领域。而这些专业恰恰是市场上最难找到工作的专业。以福建省为例,民办高校共设有100多个专业,90%是文科类专业。当学校以营利为目的来考虑学校设置时,校方必然想着如何降低成本,理工科的专业老师要价高、不易请,同时实验设备也需要投入大笔的钱,这样的院系设置远不如文科院系来得方便,毕竟文科教学只要一人,一书,一黑板而已

  师资水平缺乏吸引力,专业设置倾向性过于严重,加上高校扩招和设置独立学院后生源大战的激烈,民办高校的入学门槛其实远不如之前。而民办高校的维持需要大量考生的学费,所以就产生了虚假、夸大宣传,学校给老师学生指定指标进行拉人。这样的招生乱象又进一步拉低了考生和家长对民办高校的印象,从而陷入了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16年底修订完成,将于2017年9月实行,届时民办学校将面临学校属性的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但这样的选择对于多数民办高校来说却并非是个选择,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教育非营利性的大旗下选择营利性意味着民办高校将要失去很多。俞敏洪就认为,“大部分民办高校会把自己归入非营利范围,这样它就不用给国家交税,还能获得国家的一些政策补助,但实际上背后做的都是营利性的事情。”

  几年前俞敏洪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自己办大学的理想,他心目中的私立大学模式是,学校有足够的钱,学生不需要考虑能不能交得起钱,而只需要考虑自己到底优秀不优秀。他的招生原则就是两个:第一,学生优秀不优秀;第二,尽可能地招收成绩好、有培养前途的农村孩子。可见,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其实是想为农村孩子办一所大学。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办学成本虽然不高,但民办高校制定收费标准时往往“就高不就低”,每学年学费远远高于公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院长李杰说,部属高校一年学费大概是六七千元,可一些民办高校的学费要上万元。这个数字表面上看比公办院校高,但公办高校每招收一名学生有国家拨付的一万五六千元的生均经费,而民办高校办学只能靠收取学生学费。

  不改变民办高校的资金渠道单一的问题,不将民办高校的位置真正定好,民办高校只能在“生存”中挣扎求发展,如此看来,我国民办高校目前的发展依旧道阻且长。

  严格的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有何不同?

  近日,一则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的新闻火了起来,该校设置了一曝光台,曝光在校园公共场合拥抱、亲吻等行为,称存在搂抱、亲吻等现象、不听劝阻者,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事实上,这一现象在民办高校并不少见,青岛滨海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等诸多民办高校对于学生都有严格的管控。

  例如青岛滨海学院就以严格著称,学生一周只有周日才能出校门,一天24小时也只有午觉和晚睡的时候允许进宿舍,其余时候宿舍都禁止进入,此外学校卫生由学生打扫,每天叠军被、跑早操并且听新闻联播,男女牵手搂抱算作违纪。和相对比较自由的公办高校比起来,民办高校的管理更像是高中教导处才会做的事情。

  其实民办高校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有理可循,因为招收的生源略差,很多学生可能并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名声较好的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从办学起就像是走在钢丝线上,稍有不慎出了什么大事,之前的积累就会毁于一旦,保守的民办高校为了尽量避免出现突发状况,也就采取了一个较为极端的管理模式。一流大学抓学术,二流大学抓教育,三流大学抓学风,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

  从诸多细节上,我们也能够看到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诸多不同:

  首当其冲的就是生源上的差别,公办高校的生源好,民办高校的生源差。受到我们平常接受理念的问题,从社会到家庭普遍认可的是公立高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基本上是以公办高校为先,甚至在选报民办高校时还需要考虑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能否负担起那高昂的学费。

  二是学风的差别。成绩不能决定人,但可以从侧面看出一个人对于学习的态度。考上公办高校的学生本身就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加上学校环境以及身边同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办高校尤其是一本高校在学风上是要胜于民办高校的同学的。

  三是管理上的差别。公办高校的生活氛围整体较为宽松自由,同学社团活动较多,个人在大学的选择也比较多,学生可以选择在图书馆里安安静静当个学霸,也可以在社团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还可以窝在宿舍里追剧、打游戏消磨时光,又或者利用课余时间提前为未来的就业或出国做准备。而民办高校则偏精细化甚至军事化的管理,可能会干涉学生的课余生活,生活节奏较为单一,以学校为主导进行督促式学习。

  四是老师上的差别。公办高校的老师因为忙着做科研和项目,一般与同学的沟通仅限于课堂上。而民办高校的老师负担则较重,除了日常教学外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可能也会有相当多的接触。在教学水平上,民办高校也会请名校的老师过来兼职,但具体授课热情需视情况而定。

  五是用人单位上的差别。高校扩招的这些年来,大学生早已不是人们口中的天之骄子,用人单位在学历上的要求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国企对学历上的要求相当严格,它们更看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一些单位虽然不会明确歧视民办高校学生,但难免会在初印象上被人看轻。我们拒绝用工歧视,但却不能否认这个客观存在的现实。

  以上五点只是从一个大范围的比较上来说,但每个人的精彩程度却是由自己来定,在公办学校也有怨天尤人、顾影自怜的人,在民办高校也会有积极进取、创造佳话的人,不能一概而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