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新高考改革给浙江的学子带来什么好处?又有什么问题?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8-02

新高考改革给浙江的学子带来什么好处?又有什么问题?

  有不少浙江学子表示,今年高考前的备考是一个相当轻松的高三生活,新高考改革7选3的模式下,让学生们选择的三门考试分摊至两年内逐个完成,在最后冲刺阶段,学生可以全心投入到语数外的复习中。那新高考给浙江的学子带来了什么好处?又反映什么问题呢?听百学教育为你说道说道。

  

 

  以“3+3”科目改革为核心的新高考改革 给学生带来了四个历史性的转变

  其一,扩大了学生科目选择权

  浙江“7选3”模式下,可选择的科目组合更是多达35种。相比从前“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二选一模式,新高考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科目选择权,鼓励了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了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浙江省除了外语,“7选3”中的3门选考科目也可以考两次,选择更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

  其三,扩大了学生学校选择权

  今年,浙江省取消了所有录取批次,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事件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

  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四,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

  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

  浙江: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副标题#e

  总体看来,第一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 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但学生选择权的放大,和组织考试复杂程度的提高,也导致一些“机会主义”行为随之而来。

  这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学校、学生、家长

  和高校的功利态度上。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

  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高校功利对待新高考

  新高考制度下,高校也面临两难选择:是减少选考科目限制、获得更大的招生空间,还是增加选考科目的要求,使学生在高中时就储备一定的学科基础,以利于大学阶段的教学和研究。

  为了避免招生“荒”,很多高校粗糙地采用放宽科目限制的办法。

  在浙江省各院校2017年招生专业与选考科目设置方案所有2.37万余个招生专业里,选考科目不限的专业占54%,最严厉的、限考一门选考科目的专业仅占5%。

  虽然要求学生在三门科目中选考一门的专业占33%,但这对学生来说选择余地依然很大。

  举个例子,比如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类就要求学生选考物理、政治或化学中的一门,浙江学生共有35种科目组合,其中仅有4种不能报考该专业。上海的“6选3”共包含20种科目组合,仅有1种不符合这一要求。

  因此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三选一”的限制几乎形同虚设。

  就完善高考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教育部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

  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

  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北京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

  第二,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

  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政府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

  第三,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

  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相对来说,上海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既满足3+3科目组合的需要,又能考虑到学校的专业特色,更适合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推广。

  第四,要对大学专业的选科要求进行规范,组织大学开展专题研讨会

  大学专业的选科要求,将影响中学的选科。因此,扭转中学生的功利选科要从大学专业的选科要求着手。

  目前的选科要求,会误导部分考生投机选择。一种方法是,明确规定大学的专业可提出三种选科要求,偏理科专业要求物理科目,偏文科专业要求历史科目,再就是科目不限。

  另一种办法是,从目前大学最多提出三个选科要求,考生只要满足其中一科即可(比如大学提出物理、化学、生物科目要求,只要选有其中一科即可填报),调整为大学每个专业提出三个科目要求,考生要满足其中两门才能报考。

  究竟怎样规范选科要求,要体现大学的自主性。这需要深入听取大学、中学的意见,不能把高中和大学割裂开来。

  第五,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

  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

  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相比恢复高考制度的1977年,我国的教育形势与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高考改革需要突破传统录取的架构,作出更大的改革探索。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

  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对目前实行的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也应该以“招考分离”为原则,深化改革。

  具体而言,可将其逐渐与统一填报志愿、录取脱钩,改革为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实行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高校,自主提出申请成绩方面的要求,达到要求的同学可自主申请若干所大学。

  然后由大学独立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申请学生的统一高考成绩、学科特长(竞赛获奖)、中学学业表现、中学综合素质和大学面试考察成绩进行录取。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