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C9联盟是什么你造吗?34所是什么知道吗?2011计划介绍!
在我国教育界,有很多教育计划、教育工程。我们常常能听到C9联盟、34所等名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教育知识,C9联盟是什么意思?34所又是什么意思?2011计划是什么?大家别着急,跟着小编一一来了解!
C9联盟(九校联盟)
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立意创世界一流大学。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等,并和这些高校有合作,在出国留学方面,C9高校有一定优势。
34所
“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简称“34所”。
北京地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地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山东地区:山东大学
南京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地区:浙江大学
上海地区: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福建地区:厦门大学
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地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湖北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地区:吉林大学
辽宁地区: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安徽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陕西地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重庆地区:重庆大学
四川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地区:兰州大学
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是给予这些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有更多的优势,能够让学校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后上报教育部备案就可以了。
2011计划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该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