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南京教育的社会教育成绩显著,主要从哪些方面体现?
关注南京教育史,抗战前南京教育的社会教育成绩显著,主要从哪些方面体现?百学教育小编为大家带来抗战前南京教育的发展之社会教育,希望南京的学生们好好了解一下。
社会教育
○
社会教育是相对于国家正式学校系统而言,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较为重视社会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系统的社会教育行政机构,保证社会教育的经费,颁布社会教育实施方针,明确社会教育的功能,使得社会教育得到发展。当时的南京也和全国一样,社会教育取得较好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民众学校的建设
“
关于民众学校的办理,教育部曾公布《民众学校办法大纲》,规定民众学校招收12至50岁的男女失学者。授课内容为识字、三民主义、常识、珠算或笔算、乐歌等,兼授历史、地理、自然和卫生,并根据不同的地方加授农业、工业和商业科目。修业时间不得少于4个月,每周授课最少12个学时,学习时间安排在晚间或休息日,以保证学员不误正常的劳动和工作时间,并且规定民众教育为免费教育。
1927年后,根据国民政府的要求,南京的社会教育机构统一由平民学校改称为民众学校。次年,创办夜校制的民众学校,且大多附设在民众教育馆或各学区的小学内。民众学校第一届开办47所,共54个班级,学生2502人,毕业1365人。从1928年12月开始,每半年办一届,学校数和经费数都不断增加。至1931年3月,除设立兼任夜校外,并办专设民众学校,教职员均为专职,有识字班、社会活动、代笔问事及其他推广事业等。1934年,专设民众学校增至11所,夜校增为28所,学生5691人,毕业生4425人。到1936年上学期,第十六届民众学校14所共开60个班,民众夜校62所共开240个班,乡区民众识字班39个,总计学生15650人,毕业生11583人。
2
识字运动的开展
“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在《识字运动宣传计划大纲》中通令各省市县,举行大规模识字运动,以唤起民众对识字读书求知的兴趣。为此,1931年4月,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了江苏省第一次识字宣传运动。当时,地方政要、社会名流分别演讲,随后举行化装汽车游行,参加民众万余人,使“人民对于不识字之痛苦有深切之了解”。
1935年下半年,在南京各区推进识字教育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又试办成人识字教育,采取强迫入学制,其教育对象为组织的团体工人。成人识字教育共招收学生7554人,毕业人数5136人。
3
职业补习教育的推行
“
这一时期,属于社会教育性质的职业补习教育同样得到发展。1928年,南京市有公立初级职业补习学校1所,学生161人。次年即发展为6所。1930年,设公立妇女职业补习学校1所,学员131人。此外,南京还有私立职业补习学校25所,学员592人。1933年10月,省市办初级职业补习学校1所,6个班,学生234人,校址在建康路。该校分设商业、女子职业、速记打字3科,簿记会计、商业补习、电业补习3个班。另有市立妇女职业补习学校1所,3个班(全日制2个班,半日制1个班),学生129人。这一年还有各种私立补习学校19所。1934年,南京市政府将市立初级职业补习学校、市立妇女职业补习学校合并,组建成市立职业补习学校,设有中文打字速记、缝纫、商业广告、会计和保婴5科,附设会计夜班。
4
民众教育馆的设立
“
1928年,江苏省立南京通俗教育馆分设图书、科学、艺术、推广、编辑、教学、事务7部。该馆曾数易其名,1930年8月定名为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1932年3月,扩充内部组织,改设科学、图书、艺教、教导、研究、总务6部。第二年2月起,又增设推广、设计、稽核和辅导4个委员会协同各部进行工作,并划定城东南为基本施教区域。
该馆所从事的事业繁多,较好地发挥了综合性的社会教育功能。就其1932年所办的一般事业而言,依教育目标分为:语言教育,主要是举办民众学校、实验民众学校、注音符号讲习班、民众函授系、成人读书会、妇女读书会等;生计教育,主要是举办籐工训练班,还有养兔、养蜂、园艺等;除此之外,公民教育、休闲教育、健康教育、家事教育等也是该馆的工作。
还要指出的是,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还特辟城市及乡村实验区各一处。城市实验区即大中桥实验区,开办民众夜校、地方事业改进会、青年励志会、儿童幸福会、妇女进修会、成人立达会;设民立识字处、阅书报处、壁报、代笔处、询问处;进行流动教导、义务教导、清洁比赛、抽调户主谈话等。乡村实验区即西善桥村民众教育实验区,办有民众夜校、义务小学,进行流动教学,设茶园识字处等。
南京当时另一个有影响的民众教育馆是市立首都实验民众教育馆(后更名为鼓楼民众教育馆)。该馆于1932春成立,分设于三牌楼和鼓楼。除聘请专家组织设计委员会外,按生计、政治、语文、健康、家事、休闲、社会7项教育目标分设各部实验及实施民众教育事业。其附属活动有地方自治协进会等事业。
1933年,在八卦洲成立市立八卦洲农民教育馆(后改名为八卦洲民众教育馆),内分教育、社会、农事3组,并举办儿童班、成人班各3个班及农场、卫生室等。次年,燕子矶民众教育馆更名为燕子矶农民教育馆。
这段时间,南京各县的社会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淳县于1928年设通俗教育馆,后改称民众教育馆。内设成人文化夜校,参加学习者多为淳溪镇各行业的店员、工人和成人男女。同年春,溧水县兴办县立农民教育馆,对农民进行业余文化技术教育;1930年春,又在县城建立民众教育馆,吸收成人参加学习;到1934年,全县共有31所民众学校。江浦县举办社会教育的规模大于其他诸县。1928年在县城设立民众教育馆,内有民众夜校1所,分初级和高级两等;另外,在浦镇、桥林、星甸、永宁4镇也各设1所民众学校;1935年,又在汤泉增设1所民众教育馆。此时,全县共有民众夜校6所,识字班214个。抗战爆发后,原有民众教育基础被摧毁。
由上可见,抗战爆发前的南京社会教育较好地发挥了它在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作用。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