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为什么不培养作家呢?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呢?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一理论真的是争议非常大了,但是通常在我们的理解中,中文系不就是培养作家的么,为什么必须要提交毕业论文而不是作品呢?其实对于学习中文的孩子来说,想要成为文学的奇才并不容易,毕竟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万里挑一的文学奇才是不多得的,所以更多的还是学习文学的知识去做更多关于文学的工作而已,下面就跟百学教育小编一起来看下大家是怎么说的?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恐怕大多数中文系学子入学之初,就会听到老师们这番“教导”。尽管不是所有读中文系的同学都抱着纯粹的文学理想而来,但热爱文学、愿意尝试文学创作者绝不在少数(越是名校中文专业,此现象越明显)。今日,我在“荔枝时评”上发文浅谈了这个问题,它困惑人们许久,却总是争论不出个结果来。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客观来说,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历史上看,北大中文系原主任杨晦老师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明确表示“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想当作家的不要到这里来”,这一观点流传甚远,全国各大高校的中文系纷纷效仿,直到今日,绝大多数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学和语言学两个大类方向)依然沿用这一教育思路。
从学科史上看,民国大学的中文教育,文学创作的比重也很少,大多数是学术研究的路子,进入当代后,高校中文系学科设置里,文学方向的重点在文学史、文学评论,语言学方向的重点更不必说,与外界误解的“中文系是不是写写小说和诗歌”截然不同。从延续历史惯性的角度看,“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确实能逻辑自洽。
从现实上看,此观念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为啥?众所周知,中文系被称为“万金油专业”,意思是毕业后什么工作都可以选择,但反过来讲,什么都能做,其实就有可能什么都不能做,或者做不好、做不专业。在专业设置日益精密和社会分工精细化的当下,专业无法变现,或者变现方式不清晰,会让许多人据斥从事本专业的学习。
文史哲专业的问题恰恰在于无法赢得某些“世俗立场”的认同,中文专业表现尤为明显。毋庸讳言,既是老师们三令五申,要求学生博览群书,同时注重获取专业技能,还是有不少中文系学子靠读了一些三流小说混过四年,毕业时也无法掌握专业表达和相关技能。在严格的教育规划下尚且如此,若推崇文学创作的教育,岂不更难以量化管理,除了个别文学天才,大多数学生反而因此被耽误。等毕业后发现五一傍身之技时,是不是会后悔荒废的“文学创作”的青春?
文学创作教育的难度,以及外界评价的“世俗标准”,正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内在原因。但是,一捆子打死的姿态也是不可取的,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潮流下,许多传统学科都在向应用化、学科交叉化等方向转变,中文这个“老牌学科”也不该落伍。
严格来说,应该换一个表达方式,不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而是“中文系不反对培养作家”。一方面,继续延续过去的文学专业教育思路,毕竟,文学天才是罕见的,也是难以培养的,更多学生需要在中文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从事教育、媒体、出版或其他文职领域的工作。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