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自主招生失败怎么办?一位自主招生失败家长的分享!
自主招生失败怎么办?很多事情真的是我们奋力拼搏才能够取得机会,有时候甚至拼搏也不一定圆满,毕竟每年自主招生是按照一定比例招生的,总会有考生被筛选出来,其实这对考生们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情,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位自主招生失败的考生家长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百学教育广西官网!
儿子上高一时,我们也有想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据说信息竞赛是相对简单,且高一高二参加也能出成绩,不影响高三的学习。不像其他四科竞赛,需要长时间知识积累,相对有竞争力。
高一时,班里选拔两名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参加年级的数竞培训班,其中一个就有儿子。参加了也就两个月,儿子就要求退出,理由是占用太多时间,如果把精力用在正常的学习上,相信更有收获。
我想:这种事情恐怕只有孩子最有发言权。适不适合参加竞赛、是否有天赋、是否舍得付出时间、愿意牺牲其他科目的成绩,这些都需要他自己决定,因此同意儿子退出。(不准也没办法。)
至于作文大赛、英语竞赛什么的,都没有多想,儿子文科有点瘸腿,应付学校的考试不成问题,但是离竞赛水平还有差距。发明、论文一类的,更是无从下手。从此就心无旁骛地准备“裸奔”应付高考,没有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着手自招,根据要求选高校
3月初,自招季开始,招简陆续公布。按照以往经验判断:少数学校是可以给予平日成绩优秀的孩子自招资格的,于是我开始根据孩子的成绩圈定目标院校:
符合条件的学校不多,有的要求期末名次为年级前5%(或1%),有的是要求单科期末成绩占该科满分的85%以上的次数满足五次以上……
虽然很多学校在简章中没有明确要求竞赛奖项,但大都明确要求“具有创新潜质、学科潜力”,再翻翻学校往年分数线,只能绕开。裸考分数都这么高,又凭什么让我们“空手套白狼”?没有过硬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证明,即使把自荐信包装成一朵牡丹花,又有什么用?
跟儿子谈此事。他知道自己不曾投入什么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奖项,就让我自己看着弄吧,反正是保底。
最后选择两所学校:一个是华南理工大学(学校要求单科要求在满分的85%以上),一个是哈工威海校区(该校简章模糊地鼓励平日成绩优秀的孩子申报。)
至于为什么不申请哈工大本部,一个是当时孩子对工科并不感兴趣,再加上哈工的分数并不低,既然是保底,不如多点自知之明,于是选了威海校区。
我也想过干脆不去申请自招了,够不上多好的学校,工作量还那么大。这样也让孩子断了所有的念想,背水一战。
但是往届家长告诉我:高考发挥失常的孩子不在少数,应该认真地做保底的准备,不能盲目乐观,于是就老老实实准备材料了。其中准备材料的辛苦就不细说了。
但是我跟儿子说:“你也别问是哪所学校了,反正根据你正常的成绩而言,你不会去的。”于是儿子也就默契地不再问了,但是在自招的初审通过的名单紧密公布的那几天,同学们开始互相打听。一天中午,儿子问我:妈,你能不能告诉我,给我申请了什么学校?过了吗?
不告诉是不行了。于是我告诉了他。后来我很庆幸当初申请了,尽管只是过了初审,而笔试、面试都是在高考后,但是这也能给他增加一些心理安慰。
经过慎重考虑,我没有在系统上确认哈工大威海校区的考试。我觉得即使按照孩子最坏的成绩算,也能上更好的学校。
我跟孩子说:“我们保底是保底,但是也不用保这么低的底!我不相信你会用的上!”
人不能自高自大,但也不用妄自菲薄,降低士气吧。儿子深以为然。
奇葩复试,两分之差打酱油
高考6月8号结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休息,9号我们就飞往广州,连分数都懒得估。估不估,也不会改变我们的任何决定。估出了分数,也没有意义,又不知道位次。
10号早上,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人潮涌动,8点钟,考点外就聚满了学生和家长(据说,通过初审的同学有两千多个)。一看,儿子学校来了不少同学,据说有十几个。
在等了三个多小时以后,笔试终于结束,结果会于晚上10点左右在高校官网公布。100分满分的笔试试卷,更像是大杂烩,琳琅满目,还有什么校训、价值观一类的题目,这还真不好提前准备。
晚上还没有到9点,我就从官网上查到:儿子以2分之差,没有入围!
儿子恨恨地说:“我为什么没有早点百度一下该校的校训呢?就差了这两分!”(嗯,这恐怕是wei/yi可以准备的。)
我安慰他:“反正也是保底呗,酱油总要有人打!”
人生有时不妨掉一下头
经历一些失败,也是好的,可以再次更新自己的认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同校有几个学霸进入了面试。最后的结果我没有关注,但是,即使他们取得了自招资格,,他们也不太愿意到这所学校就读,因为以他们的成绩,即使考得不理想,也完全能入读排名更往前的学校。这种自招资格,简直是浪费。
后来高考分数出来,去参加招生咨询会。中大的老师问我们的位次,酸酸地说:这个成绩,也不会考虑报中大岭南学院的吧!
儿子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待价而沽”,说:“早知如此,应该再多考几分!”
我喷他:“知足吧!”
想象中的能够多考的几分,就像天上的云朵,看着很低,触手可及,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这科多几分,另一科可能就少几分了。
不过,如果仅用来做情景模拟,激励学弟、学妹,此情此景倒可能有些作用。建议家长们有机会可以带孩子提前感受一下这个“势力”的“市场”。
儿子的同校同学们,拿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自招、综评资格。有的同学高考没考好,被自招救了命,估计能以低分上了排名较好的学校,但是可能专业不如人意。比如:以英语竞赛奖项申请的自招,好像只能选择外语类的专业,而该同学的理想专业是经管类。
这就没有办法了,聊胜于无吧,人生有时不妨调一下头的,放下自己的执念,说不定在本来不是第一选择的专业方面更有发展潜力呢。
总结经验,坦然面对不留憾
回想儿子的自招经历,家长筛选、准备材料、跑学校盖章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忽略不计。需要儿子亲自参与时,高考已经结束。打打酱油也无所谓了,无非是多花了一些路费,多花了几天的时间而已。
起码该做的,都做了。没有偷懒,也没有错过。
即使儿子高考考砸了,不能被自招救命,起码能走的程序都走了一遍,得不到自招资格,也没有办法。而不是因为家长为了省事,没有去申请。
“如果,就”这样的句型,是很可怕的,因为时过境迁,你是无法验证“如果”后面的那个选项的,因此想象会无休止地咬噬你的内心。
比如:假如当初我真的没有给孩子去申请,而孩子高考考砸了,我会一辈子都自责,并且我会一厢情愿地想象:我们会有很大的可能得到自招资格的。
这岂不要了人命!
尽管,费了那么多事,没有拿到自招资格,结果跟不去申请是一样的,但是在经历过程时,心里会更笃定,心态会更坦然。坦然,要比纠结、后悔,更有助于带来理想的结果吧。
人折腾了一辈子,闭上眼安息之后,都是一样的归宿。但是在闭眼之前,评价自己的人生,是无悔的,还是充满了悔恨,则是一票否决,盖棺定论。
不后悔的人生,没有省事儿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