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教育部发布中考命题通知:考试有什么变化,学校受什么影响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4-08

教育部发布中考命题通知:考试有什么变化,学校受什么影响

  学校即将迎来“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这意味着,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对于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命题工作中几大变革性要求和任务。小新君在此对资讯进行综合梳理,

  并汇集了一线校长、有关专家的解读,期待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看见趋势,把握行动。

  01

  教育部对中考命题提出怎样的要求?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

  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

  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各地要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

  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

  试题

  ,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

  确保命题质量。

  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02

  中考试题的变化趋势指向哪里?

  教育部中考命题改革专家组副组长张卓玉进行了分析:

  从重考查“有什么”,到重考查“能怎么”

  过去考题主要是知识立意,主要考知识,关注的是学生有什么,最后学生到底学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理解了什么?现在考察的重点是考察学生能怎么样,最后能干成哪些事情,能不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考试命题的落脚点在学生能怎么。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中考命题工作首先需要面临的任务是减少死记硬背内容在试卷中的呈现比例,避免学生通过大量的机械记忆和题海训练获取高分。

  从重考察知识回忆到重考察思维过程

  过去教给学生的更多是拿到题,能马上在记忆深处找到知识的答案。现在考试不是考学生记住了哪些知识点,而是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思维,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再适应现在考试的新要求。

  中考试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考查各学科核心素养为要义,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综合、实践操作和书写表达等都应该是重要的考查目标。

  从重定量测量,到兼顾定性评价

  过去依据测量理论,认为考试必须是定量、准确的,所以客观性的试题非常多,都是标准化的。最近几年,客观性试题越来越少,主观性试题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关注定性评价。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命题一处处长、天津市督学肖燃还提到:中考试卷一定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新时代特征、体现正面价值引领,反映当代科技社会发展,加强导入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考查元素。试卷会充分体现“育人”宗旨,把中考命题作为初中阶段最后的“育人”关口去对待,引导学校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答卷取向,到作品取向

  过去试卷主要是ABCD标准答案,是答卷取向,现在许多主观题不是让你回答问题,是让你解决真实问题,把试卷当作品。

  03

  一线中小学校长如何解读?

  中考命题调整释放三个重要信号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刘希娅

  非常期待今年的中考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地,并相信会不同程度地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 《通知》内容对于回应基础教育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有什么样的升学考试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态,一张卷子决定着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在调研中,我经常听到校长、老师们谈到,不管有多好的教育理念追求,可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却不得不受制于各层级的单元考试、期末考试以及升学考试等环节中的命题方式。当各省市区县担任命题的人员的个人品格、评价观念和命题水平良莠不齐,当执着的素质教育追求遭遇僵化单一的应试考试,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都会无奈地止步于立德树人、素质教育门槛之外。

  《通知》内容的鲜明立场和具体要求,以考促改,很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困扰大家的现实问题。

  2. 对于当前的评价惯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育评价是世界性的难题,从好评到评好之间,有着很大的评价惯性挑战。例如《通知》中提到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

  这对于命题人员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水平,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种挑战过去长期存在,并一定程度影响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

  这次以《通知》精神落地为契机,促进实质性地推进探索,即便这种推进是缓慢而艰难的,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3. 具有很强的素质教育方向引领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议中,考试总是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对一般人而言,考试就等同于教育质量,甚至有偏颇者把素质教育等同于肤浅的唱唱跳跳、放养式散漫,认为素质教育经不起考试。

  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怕科学的考试。当然,考什么、怎样考、谁来考就尤为关键了。

  《通知》中明确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严禁命题人员参与考试辅导材料编写和校外培训活动等内容,就是通过中考优化,坚定和增强发展素质教育的信心,引领注重思维和能力培养、情境性、创新性教育教学方向和内容,导向理解性、实践性、合作探究型等学习方式和路径,也会促进区域教育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即将迎来 “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对促进教育评价的逐步改善转型,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期待,伴随今年中考政策的落地,促进全社会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的整体优化,高质量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追求。

  这一步

  ,推动教与学围绕“素养”转变

  温州市实验中学校长黄慧

  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中提及的几个中考命题改变的关键点,都指向素养立意,尤其在“双减”背景下,关联学校教育教学“轻负提质”变革。

  学校要从国家省市政策层面、新课标的导向以及各级试题传递的改革信号出发,明晰评价目标已从“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逻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势必要围绕“素养”发生转变。

  接下来,学校要锚定素养目标,开展目标命制、学习方案设计、科学评价、有效作业、命题实践的闭环式教学变革与校本教研,集中精力指向核心问题的解决。

  素养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包括培养学生默会的学习能力,所以学校需要利用“双减”政策中课后服务的时空契机,以项目化思维迭代原本的学会学习课程,设置真实的驱动性问题,指向学生自驱力、自控力、规划力的生长。

  中考素养命题体现的是国家的“育人”宗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学校还要以成长型思维为底层逻辑,以“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实施策略,构建五育融合的学生评价体系,撬动学校整体教育生态的建设,谋求高质量的发展。

  学校如何与之合拍?教学、作业、教师专业发展

  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 殷涛

  “考试不改,一切都是妄谈”,教育界的这句著名口头禅终于要寿终正寝了。此番中考命题调整,是国家层面加快了教、考、评一体化的改革步伐,引导“指挥棒”进入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学校必须与之合拍,共舞。

  1. 深耕课堂教学这个核心区。

  学生1/3的生命在课堂上,教育的“减”和“加”都在课堂上。教育部基教司司长吕玉刚说:

  “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

  呼之欲出的新课程标准修订版,核心是关注大观念、大任务、真实性、实践性这四大核心概念。课堂教学常研常新,各种范式提法不一,但实质都是“

  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2. 牵住作业管理这个牛鼻子。

  作业管理,管的是作业,实际上贯穿教学全过程,具备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甄别等功能。从教的层面,着眼于大单元整体设计;从学的层面,分层设计作业;从学生发展层面,个性化设计作业。从五育并举层面,设计丰富多样性作业,兼容长、短程作业,实践操作、探究类作业。以此对应考题变革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方向。同时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作业诊断研究,探索多种评价方式,体现“关注定性评价”。

  3. 撬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发动机。

  在办学的所有要素中,教师是第一要素。必须坚持一条腿教学,一条腿科研。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研究,更应该是一种“贴地飞翔”,强调在“双减”的做中研究,侧重在

  “情景化命题”“情境化教学”

  ,把论文写在教学实践的现场。倡导非正式研究团体,人人研究,时时处处研究,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

  总而言之,本次中考命题改革对学生而言,成长的赛道更优质了,也拓宽了;对办学者而言,终点线更加清晰,要更加专注于遵循规律,聚焦师生发展,立德树人,从这个春天颁布的号令,走向更广阔的春天。

  《通知》全文如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

  教基厅函〔202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中考命题工作,命题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从对各地中考命题跟踪评估的情况看,一些地方还存在超标命题、试卷难度不合理、记忆性试题比例偏高等问题。2022年将迎来“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对于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特别是辖区内地市命题单位存在命题管理不完善、条件保障不到位、命题人员数量不足、命题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二、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各地在中考命题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建立试题政治性审查制度,切实加强各学科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重点审查试题选材的价值导向和材料使用的严谨性,杜绝出现国旗国徽图案使用不规范、国家地图版式不完整、不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问题,确保试题正确政治方向。

  三、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各地要认真落实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规定要求,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四、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各地要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对各相关学科中考试卷考试时长、容量、难度等提出规范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五、认真遴选命题人员。各地要按照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要求,认真遴选各学科命题人员,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每个学科命题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含至少2名试题审核人员)”基本要求。命题人员应以优秀学科教研员和初、高中骨干教师为主,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严禁命题人员参与考试辅导材料编写和校外培训活动。

  六、规范中考命题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命题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命题程序,完善闱点条件保障,强化安全保密工作,确保命题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命题人员培训,严明工作纪律,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命题工作责任。要坚持试题命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分离,加强试卷政治性、科学性、技术性、程序性审查和学科交叉审查。要认真做好阅卷工作,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试卷抽检复核制度,确保阅卷质量和公平公正。

  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教育部2021年中考命题评估结果反馈,深入排查本地中考命题工作薄弱环节,全面加强命题工作,确保2022年中考命题质量,进一步巩固提高“双减”工作水平,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3月25日

  作者: 小新君 新校长传媒

  来源公众号:

  新校长传媒

  微信号 new_xiaozhang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