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探究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4-06

“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探究

 

  2021年7月24日,国家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一减,减少校内作业;二减,减少校外补课。

  一减,要全面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减轻学生作业的负担,但不能降低教学质量

  。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合理科学的设计作业。落实“双减”政策,如何设计作业呢?

  使用习课堂,刚需作业课堂完成

  习课堂上教师让位,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四年级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20分钟左右,学生练习时间20分钟左右。

  任务单是习课堂的重要抓手。一篇精读课文两课时,一篇略读课文一课时。一课时一张任务单,一张任务单有四个任务,每个任务10分钟左右,根据课文的长短和练习的难度分配好40分钟。

  任务一、三是读,任务二、四是写。读写交替进行,教学不枯燥,课堂张弛有度,学生容易接受。

  任务二、四是学生当堂要完成的刚需作业,根据任务二的习题设计任务一“读”的内容,根据任务四的习题设计任务三“读”的内容。

  任务一、二的读,读词语,读课文,读重点段落;或是读课文,背诵课文;或是读关键段及写法;或是读讲义;或是读补充阅读

  任务二、四的写,有抄写词语,当堂听写;有填写思维导图,有课后习题,重点段落理解;有片段写话,课外阅读理解。

  习课堂要求“刚需作业不出课堂”,任务单的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表述简洁,题目清楚,知识点准确,设计规范,便于操作。

  认识、默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培养语感,背诵课文,学习表达,拓展阅读等,都融合在任务单里。

  习课堂,抓基础,突重点,破难点,训习惯,练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刚需作业。

  合理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

  作业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新学的知识预习、巩固复习,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也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向各项能力转化。

  习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刚需作业,课后作业怎么设计呢?作业设计的标准是什么呢?学生可以独立成功地完成,作业有趣味性,反映各种类型及完成的步骤及方法,学生愉快、认真地体验做作业的过程,作业的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尽量大的空间范围去思考问题,发挥潜在的智能,表现自己的才能。依据作业设计标准,教师可以尝试把作业设计的任务交给学生。

  1.明确目标,设计作业内容。

  目标明确,结合所学的具体内容设计作业。

  通常依据教学进度有预习课文、复习课文,单元复习等几种模式,加上小练笔日记。

  例如,预习要把课文读熟,自然段标识出来,生字圈出来,锚定语文课程标准,把握好作业设计方向,设计这一课作业内容。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关注基础知识与关键能力的培养。

  2.注重基础,控制作业难度。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立足年级教学要求,

  难度不能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准确把握作业的难度和题量。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参考,让学生从字、词、句、段、篇几个方面设计,其中以字词句为主,篇章为辅,每次设计五个题型,注重基础,控制总量。

  3.依据学情,体现作业层次性。

  改变传统的一味抄写、默写、诵读等全班单一的作业形式,可以根据内容设计相关练习、动手操作、阅读、综合实践性学习等不同类型的作业。

  巩固性作业,学生可

  依据不同层次,考虑自己的学习现状,设计不同梯度、不同功能的层级作业,满足个性化需求。

  优等生可以设计有挑战性的作业,中等生可以以基础为主适当加大难度,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以字词为主的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完成层级作业,达成预期目标。

  4.发挥创意,彰显作业的趣味性。

  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可以画画,可以提问,可以变换形式……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认知、心理特点,

  作业生动有趣,形式灵活多样,能激发他们兴趣,让他们始终有兴趣做,能够在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

  5.读写结合,发挥作业的实用性。

  每天

  根据进度设计作业,日记练笔,我手写我心,读写结合,体现实用性

  ,与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解决相关的问题。学生明确为什么做?解决什么问题,提升什么技能?指向性明确,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师要探究的问题

  。

  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自主设计作业,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引用习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当堂完成刚需作业。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作业,通过练习,既提高学业成绩,又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减轻师生的负担。

  学生进行作业设计,教师一定要有指向性,即让学生明确解决什么问题,达成怎样的目标。

  因此,在作业问题设计上,一定要结合单元语文素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给学生提出要求,力求通过学生对设计问题的探究与研讨,明确要达成的目标,找到自己的不足,便于在课堂上有重点、有目标的学习。

  在具体实施中,大部分学生兴趣浓厚,作业设计有一定难度,形式多样,新颖有趣。部分学生有懒惰的思想,五道题的题量少,题型简单,没有难度,没有跳一跳摘桃子的动力。

  不管是习课堂,还是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教师一定要

  关注如何操作和实施的问题,要解决好如何检查落实、如何应对两极分化的问题

  等。

  总之,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一定要在减负提质上下功夫,要带着目的去设计,带着思考去设计

  。如何给教师减负,给课堂增效,给学生提质,在“双减”路上还需要探索出更多有效的举措。

  您随手点个在看,我的心中一片灿烂!

  作者: 王美霞 蝌蚪作文

  来源公众号:

  蝌蚪作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