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教师研训为何难以激发教师学习热情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3-17

教师研训为何难以激发教师学习热情

 

  当下,教师研修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很好的办法,很多地方的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和学校的科研室都铆足了劲儿做教师研训工作,但是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去做这件事情,收获的是什么呢?

  收获的是老师们在听课研修的现场,老师们埋头批卷子;

  收获的是老师们在听课的时候太困睡着了;

  收获的是老师们在学习之后随便找了一些文字复制上去交差。

  是老师们太懒?

  是老师们太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

  还是老师们烂泥扶不上墙,不上进?

  如果只是个别老师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个别老师不够好学,不思进取,但当这种现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时候,我们就得认真思考,是不是我们的研修思路或者环节出了问题。

  做老师的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的课堂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的时候,最应该的是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同理,当我们的教师研修变成一种形式上的修学分,无法调动老师们的学习热情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从研修本身找原因。

  老师们需要提升吗?

  当然需要,从新手教师,到中坚力量,到老教师,每一个阶段的老师都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教育生涯是需要不断精进的,提升也是永无止境的,每一个阶段的老师都会遇到不同的困境,因为学生是不断变化的,教材也是不断变化的。

  老师们需要怎样的培训和研修呢?

  目前的研修很多都是脱离老师们的实际工作的。现在的研修大多是由公开课的展示,专家的专题讲座,或者一些观点报告组成的。

  公开课展示能够让教师得到成长,很多名师都是从公开课的平台走出去让大家认识到的,公开课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理念的风向标,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方向,但是过于频繁的公开课展示,一是让老师们开始审美疲劳,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公开课渐渐地产生了“饱腹感”,失去了新鲜感,认真听的老师也越来越少了;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开课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教学实际的,精美的课件,反复推敲的教学设计,老师无数次设计改正的课堂语言,排练过很多次的教学环节,这些都是常态课无法借鉴的,老师们平时有时间坐下来写个教案已属万幸,哪还有时间去仔仔细细做个精美的课件,再反复推敲自己的课堂语言呢?公开课最终成了想要获得公开课展示机会教师的学习机会,而不是用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学习平台。

  脱离教学常态的公开课成了束之高阁的观赏品,未免少了点儿“人间烟火气”,让普通的老师们觉得只有仰望,无法借鉴,于是遇到公开课展示,大部分的老师觉得那些听课的时间不如用来批卷子更实际。

  再来说说专家的专题讲座,有些专家很接地气,能够直击当下教育教学的痛点和难点,也能够给予一线教师很多的帮助和指导,这些专家的培训会非常受老师们的欢迎,而有些专家,常年在研究的岗位上,都很少走到教学一线,很少看到一线教师面临的困境,讲座的实用价值很低,自然无法吸引老师们。

  再者,现在研修的频率也非常高,很多老师几乎每周都要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教育研修活动,而老师们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当实际工作被研修时间挤占的时候,老师们自然会想出一边听课一边批试卷这样的节约时间的方法。研修可能是一顿美餐,但是再美的餐食也得考虑那个人是否吃得已经超标了,那个人是否真的有时间慢慢享用这顿美餐。

  其实老师们都是天然好学的,老师们希望能够把学生教好,希望把课上好,君不见有很多老师愿意自掏腰包参加一些自己觉得有效果的研修活动提升自己,君不见有很多老师遇到自己感兴趣教育话题时刨根问底的热情。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老师们是愿意提升自己,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的。

  教师研训如果再多花一些心思在真正深入了解老师们的需求的基础上,为老师们多解决一些难题,给老师们多提供一些方法,把研修的频率降下来,把研修的质量搞上去,就会少一大批在研修现场批作业、打瞌睡的老师。

  作者

  小舟亦可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