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校长三次投身课改的真实经验
编
者
按
2000年,中国基础教育界启动“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拉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也标志着学校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接下来20年,中国教育围绕这一价值持续探索“教什么、怎么教”;探索如何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帮助学生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到今天,中国明确提出全面进入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所有教育人都被推至挑战前。
当我们既置身现代社会洪流,同时不断承接每一次变量带来的冲击,新旧矛盾混杂,投身改革的难度超乎想象地巨大,我们应该怎样行动?
找到坐标,找到围绕“教什么、怎么教”的真实经验作为参考系尤为关键。
而那些早早投身课改的先锋,他们的生涯历程,就是最好的回答。
数度投身课改的程红兵校长复盘了他的生涯历程,为更多教育人提供一份鲜活的真实经验,带来诸多关键启发。
01
2003年:怎样让学科课程与生活接轨?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六项改革目标,其中第一项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
在接下来的十年,基础教育界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基础研究、顶层设计、课程教材基本建设以及课程实验,形成一个良好开局。
然而对照这一目标,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材不适应的矛盾就凸显出来,特别是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课程教材繁、难、偏、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呈现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不解决这些问题,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003年,我出任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正值上海二期“课改”稳步推进时期,政策上鼓励学校拥有校本化教材。我带团队搜集全国各时期各种版本教材仔细研究,围绕学校“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整合德育和教学,建立起了八大领域、涉及高中所有学科、100多个模块的课程系统。
从结果看,当时建平中学的校本语文教材改造力度之大,完全突破了当时教材的界限。当时高中动必修课程,谁都没把握,但我是语文特级教师,这方面心中有数,因为语文的高考和当时的教材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关系,这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
于是团队从语文改起来,以年级为单位,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课题组,拿出方案请专家论证,然后开始课改。
我们意识到,原来的语文教材主要问题是视野不够开阔,不够包容,不够经典,不够有序,就把教材重组成了六个系列:
成长系列:把与学生成长有关的精神养料性的文章集中起来,按主题分类,用于学生常态化阅读。成长系列就是让孩子吸收,把人类文明财富呈现在孩子面前。
文学系列:高考是淡化文体的,每种文体都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文学系列就按照文体来编排,给孩子一个清晰的概念。当然,文学系列我们就需要鉴赏、需要陶冶了。
文言系列:以史纲线为纵线、文体线为横线,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应是零散分离的,而是系统的。学校应通过文言文教学,使孩子们建立一种“家园”的意识。
大家系列:就创新人才培养来说,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搭建宽广的人文平台、文化平台,使他们有宽阔的视野。为此,建平中学选择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品、重要作家让孩子重点研读,研究性学习在这里体现,《论语》《史记》《红楼梦》,苏东坡、鲁迅、 莎士比亚……这些人类文明史的巅峰之作是不可替代的东西。
知识系列:原来的知识是散乱在教材中,现在把它集中起来进行专题研究。
写作系列:以前老师教语文都是教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立意,如何遣词造句,从小学到初高中都这样,大家都腻了。现在写作目的就三点,培养思维能力,提升积淀能力和文字敏感力。
而数学的课程改革是最难的,它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以前的数学教学是纯知识、去情景化、去情感化的,是抽象知识的介绍,它把产生这些知识的土壤给铲掉了,这就造成孩子们在抽象的计算过程中打转,对原始的问题不知道,分析和提炼的能力偏弱。我们认为,数学教育必须恢复这些抽象知识产生的土壤,恢复情景化,把生活中的元素加入进去。
为此,建平中学开发了数学与生活、数学大师系列、数学文化系列。
数学与生活:比如讲到一个公式定理就实施情景教学,老师们带着孩子满上海去研究各种事物:东方明珠、磁悬浮列车……都有数字关系,把这些生活中的数字编到题目中去,数学与我们的城市生活就有关系了。
数学大师系列:这个定理是谁发明的?大师们当时在研究什么?这是对孩子有激励作用的。老师专门编了《数学人文读本》,把数学家的成长经历,数学家在发现这个定理的时候的思考、困惑穿插进去。这就是育人的作用,数学丰满起来。然后数学和文化、数学和音乐、数学和美术、数学和文学,老死不相往来的领域也有内在联系,架上桥梁一步步形成教材。
英语也是基于问题来改的。当时,建平中学用的是牛津版英语教材,强调应用,比如吃饭点餐问候,交际性的东西非常多,很管用,但弱点就是育人功能弱,看不到多少大师的经典作品。
于是,建平中学选择了很多经典作品补进去,用更丰满的价值理性来弥补它的单一性。补充这些内容之后会不会学习量、作业量过大呢?很好办,减掉大量重复练习题就行了。
在我看来,这个阶段的课程改革看起来简单粗暴,但是很有价值,不仅实现了学校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建设的水乳交融,对学校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成不变地向前走,是大多数人喜欢的状态,因为改革势必带来风险,让生活不再平静。因此课改时有老师很反对,说一些嘲讽的话。我当时有点生气,后来冷静下来,觉得应该尊重个别老师的意见,也许人家是对的呢?
于是后来我就加了两条:教学质量高,学生又满意,那我就满意。
02
2013年:课程真正落地=校本化教材+跨学科
2010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鉴于第八次课改进入第10年,尽管基础教育人有了大量探索,但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功利主义风气浓郁,赶时髦,走形式,主要体现在:善于包装宣传而实用性弱,门类繁多却少精品,热衷整合而不懂取舍,刻意差异化却不接地气。
之后的2014 年,教育部再次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建成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从预期学习结果、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角度,发展能够胜任知识社会、信息社会挑战所需的素养结构。
这一次意见,为了第八轮课改树立了一个确定的目标体系。
在这两个意见发布之间的2013年,我离开了建平中学,在深圳创办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这所学校有较大的改革自由空间,当时我的基本办学策略就是“打开”——把学校打开,把办学理念打开,把思维方式打开,把学校课程打开,把课堂打开,把教师队伍打开,把评价方式打开。
课程怎么打开呢?源于我的一次听课——
一位老师讲陈胜吴广起义,最后总结起义的意义在于极大地推动了农民起来推翻暴政的热情时,我忍不住站起来,建议老师既要带着孩子走进历史,还要能够跳出来看历史,可以讲讲马丁·路德·金,讲讲圣雄甘地以及曼德拉。课堂要基于教材,又必须超越教材。
随后,明德的课程开始将东西方教育精华高度融合,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和终生可持续发展,构建高选择性与个性化的学校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生成智慧的学校课堂。其结构变革的思想是:由体系课程转为谱系课程,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
明德课程谱系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国家课程,必修课程,其改革方向是校本化实施;
第二,学校课程,选修课程,其改革方向是生本化建设;
第三,特需课程,自修课程,其改革方向是个别化服务。
我认为,课程与教材的重构是学校最核心的工作。老师参与进来,他对教育的理解就深入了,就不是简单的学科教育,而是站在对人的培养上去理解怎么帮助学生成长。
随后,明德学校明确了一个思路: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科完全打通,进行跨学科整合。到了三年级以上,学科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可以保留,但也要尝试部分打通,通过一些综合主题课程把各学科架上桥梁来。
怎么打通?比如克里米亚问题,这是历史老师的事,是地理老师的事,也是政治老师的事。所以“普京在克里米亚为什么如此强势”就可以成为一个综合主题;又比如雾霾,它与地理相关,也跟生物相关;比如语文和历史,文史不分家:《木兰诗》和“府兵制”,既是语文课也是历史课,《石壕吏》和“安史之乱”,既是语文课也是历史课……
逐渐的,明德学校就理清了这一轮课改的三个层次:
第一课程重构,第二学科重组,第三课堂重建。
课程重构主要指教材内容的全新整合:一是以人教版为主,博采国内各种版本教材的精华;二是以中国教材为主,博采国际教材精华;三是将东西方教材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教材。
学科重组,就是跨学科整合。比如小学一二年级彻底进行学科重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包括美术、音乐都按照主题单元来重编。纵线是主题,横线是知识,纵横交织,最后整个年级可能一学期就一套教材。
这个过程最难的是主题怎么选,于是,我又提出了八个字——“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既要看到三四年级在做什么,又要看到幼儿园在做什么;既要结合国内的教材特点,也要研究国外的教材特点。学校不停地召集各年级组开小会定主题目标,主题定好后,老师们自愿组合开发主题性教案。
等这两个做完以后,才开始课堂的重建。
新课改在中国很多年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教材校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课程在教材上未真正落地,尤其体现在重构和重建上。
正确的做法是,建立在本校课程设计之上的教材编写融合自创;在某一主题教学中将不同学科知识统筹一起,授课老师集中进行课程整合。
如今八年过去了,回头看明德学校课程改革最有价值的,正是学科跨界整合课程的改革,把学科打开,实施边界穿越。整合课程面向的是丰富的生活,关注的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提高的是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着眼于的是未来的学习。
03
2020年:指向核心素养的超学科建设
2020年,全球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期,连最能给世界确定性答案的教育领域也遭遇危机,而全球的课程设计也呈现出新的样态,也就是学科知识体系建立与跨学科彼此引介。分学科的核心是为了搭建每个学生的知识体系,而学科的互为关联和互为引入,是建构创新思维的密码,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学校更注重以设计思维来重新结构和创设课程。
同时,技术赋能教育变得更加深入,变外部推力为内生动力,教育人正成为技术赋能的主动参与者。
这一年,OECD报告展示了未来学校生态图景:
学校教育扩展。除了知识和技能,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教师而言,分工将更加专业化。
学校作为学习中心。学校将成为更广泛的、动态发展的地方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心,通过各种形式规划学习机会,支持学生的正式和非正式学习;
无边界学习。依托技术与机制的进化,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同一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只有“坚持优质的、高质量的发展观,形成更加公平、包容以及更具活力和张力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教育‘好不好’的问题。
2020年,疫情肆虐的这一年,我也离开深圳明德,筹建上海金茂学校,一所现代化、国际化的未来学校。
所谓现代化,即精神入世,期望师生的精神现代化,思想理念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同步;所谓国际化,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植根中华,放眼世界,学校师生能够自由行走世界,与世界交流;所谓未来学校,即构建一个开放、互联、互通、智能的智慧世界,一个开放、包容、大气、文明的文化世界。整个世界是金茂学生的教科书,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人类文明财富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
在金茂学校,除了做好学校愿景价值观这类顶层设计,我们也开发出了全新的课程谱系和教学范式。在继续推进学科课程改革1.0、跨学科整合课程2.0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学科课程”的概念。
学科课程改革1.0主要围绕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自身的条件,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要学科实施校本化课程建设。
以语文学科为例,金茂实施全息阅读与真实写作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所谓全息阅读,借用全息理论的基本思想,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即:宇宙本质上其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部分是整体的缩影,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统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
全息阅读的基本思想:
文本每一个元素相互关联——理解元素的结构关系——结构性;
文本每一个元素体现整体——完整把握统一的整体——整体性;
每一个文本对应宇宙人生——读懂文本背后的世界——情境性。
真实的写作指的是学生写作有真实的读者,有真实的世界,有真实的功用。
在数学学科上,我们开始探究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研发特色课程教材,走一条全新的整合之路;在英语学科上,则借鉴美国蓝思英语分级阅读的策略方式,实现学生的差异化阅读、个性化学习。
跨学科和超学科课程建设,不考虑任何学科的背景,强调以某一学习经验或者以自然、社会问题为主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如今,学校已经从“行走德育、智慧学习、语言人文、科技创业、高雅气质”五个领域设计研发了跨学科及超学科的学校课程。以智慧学习为例,分为创意想象与智慧思维两大系列,超越现行中小学的学科范畴,着眼于学生思维底层,发展学生想象力与思维力——
创意想象系列:小学阶段开设创意绘画,初中阶段开设创意写作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创意建模课程。
智慧思维系列:小学阶段开设儿童哲学,初中阶段开设逻辑思维,高中阶段开设审辩思维,三个阶段一以贯之。
一个国家实施什么课程以及如何实施课程,反映并决定了这个国家想培养什么样的一代人和能培养什么样的一代人。
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凝聚共识的过程。在这场宏大的思想启蒙浪潮中,我也走过了三所学校,主导了三次课程改革,与时俱进,脚踏节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既是第八轮课程改革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202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迎来第三个10年。这一年我也刚好60岁了。但是依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这个时代是变动的时代,唯有变革才是教育的常态,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等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刚刚起步,需要很长的时间,尚需更多年轻教育人,以持久的恒心和毅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作者 | 程红兵(金茂学校总校长、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长)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