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抵达幸福和本真的有效途径
自然教育:抵达幸福和本真的有效途径
周世恩
如果让你长期脱离自然,看不到绿叶、红花和奔腾的河水、连绵的群山,听不到叽叽喳喳的鸟鸣,你的双脚踩不到松软的土地,双手触摸不到碧绿的叶、龟裂的树皮,闻不到清新的空气、芬芳的花草,会有什么后果?会得“自然缺失症”。这不是骇人听闻,虽然“自然缺失症”并不是医学范围内的生理病症,但是如果孩子患了“自然缺失症”,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他们的知觉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焦躁,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发育等方面也会有所缺失。
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概念的,是美国记者、著名畅销书作家理查德·洛夫。他在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描述了“自然教育缺失”这一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现代城市的儿童,身处钢筋水泥的包裹中,被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包围,主动或者被动地与大自然割裂,导致在自然环境中手足无措,丧失了与自然亲近的本能。
不得不承认,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儿童来说,他们都缺乏自然教育,且绝大多数都因为缺少与大自然的亲近而患上了“自然缺失症”。
一
自然教育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不缺少的,可能就是“自然”——它就融于我们的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抬头,有绿树红花可看,有繁星明月可赏;俯首,足下小草青青,昆虫窸窸窣窣。这目之所及的山峰、河流、树木、白云、蓝天,都是自然的造化和给予,而我们,也紧密地与自然相连,吃的是大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喝的是自然循环的水。我们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自然。
其实,这只是表层、狭隘理解的自然,真实的自然教育,绝非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的认知问题上,也绝非仅仅停留在眼观、耳听、鼻嗅、舌尝等感官体验上,而是应该深层次地通过“自然”媒介,使人陶冶情操、塑造性情,回归到影响人、教化人的本质。也只有人与自然建立联系、人与自然发生体验、人与自然相互影响,才能激发出人内在的潜能——发掘内心,完善生活,丰盈人生,塑造个性,提升素养。这才是高层次的、回归教育本质的自然教育。
当然,这是在“自然”作为名词的语境下对自然教育的一种解释。
“自然”作为形容词的时候,自然教育则是一种教育的思想: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获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家长只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防范外界的不良影响。这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观点。其实,“自然”作为名词也好,作为形容词也好,这两个“自然教育”都有本质的相同之处。“自然”作为名词的自然教育,是让儿童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河中认识自我,从而认知、学习、醒悟、成长;“自然”作为形容词时,自然教育更加注重尊重儿童的天性,将儿童看作儿童,从而实施教育。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回归“人”之根本。
对同一棵树,每个人,或者说每个个性独特的孩子,所观、所感都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爱好科学的孩子,从中懂得了生命的萌生,懂得了一粒种子如何破土、发芽、生长,又如何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爱幻想的孩子,他会想如何在树上做一个树屋,然后躺在树屋里,看蓝天白云、星河璀璨;一个喜欢绘画的孩子,会琢磨怎样将这棵树画得高大、挺拔;一个调皮的孩子,则想着如何攀枝爬树,然后站在树杈之上,让别人艳羡……
对一棵树,每个人都可以读出不同的价值;同样,自然教育对每个人意味着什么,它也就是什么。
二
自然教育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或者概念。我国古代就出现过不少自然教育的踪影。
在《论语》中,曾点与孔子对话,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真是自然和谐的美丽画面:暮春时节,穿好春服,和几个青年、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与其说这是一个画面、一种志趣,不如说这是中国最早的自然教育,将课堂搬到了春天的大舞台上,无须口干舌燥的讲授,无须生搬硬套的灌输,只要眼观、耳闻、鼻嗅,春天就会徐徐地扑入心来。
从本质上说,儒家哲学更偏重于对人伦的关注,而道家哲学则着力于对自然的探究。道家从“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发展出“自然主义”。这里的自然,既是自然界的自然,也是顺其自然的思维习惯。其核心的要义:人是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强调的就是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说的就是人的一切行为都应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
自然教育、自然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传统的科学、医学、哲学的诞生,与自然教育息息相关。
自然教育,派生出了科学教育——神农尝百草、《本草纲目》的撰写、中医的发轫和形成,都展现着自然风物的身影;徐霞客游走四方,观日出,寻芳草,辗转于山川溪流,才有《徐霞客游记》的形成;鲁班从植物中得到启示,才有锯子的发明,进而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没有大自然的启示,或许中国传统科学还在混沌之中。
自然教育衍生出环保教育——“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在与大自然的朝夕相处中,古人朴素的自然保护意识得以形成。
古代朴素的哲学,也是从人类对自然的思考中发轫的。无论是古代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说,还是古印度的“地、水、火、风”四要素说,都来自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道德经》中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就是来自大自然中水的启示。
自然是文化的启蒙地,也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发轫地。从自然教育,可以延伸到劳动教育、环保教育、科学教育等,其教化功能也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可以说,它是人生的第一教育。
科学教育离不开自然教育。那天空中轻盈飞舞的燕子,那三月稻田里抽出嫩芽的碧绿的秧苗,那五月稻田里的如蛇一样扭动的黄鳝,那雪地里奔跑的兔子、阳光中撒欢的麻雀……都是孩童认识自然的天然的资源。在自然风物的耳濡目染之中,你能验证“蜻蜓低飞蛇过道,不久将有大雨到”的农谚的真伪,学会区分稻田里稗子和稻子的不同;在和小伙伴们钓龙虾、挖鳝鱼、网泥鳅的过程中,你可以学会分辨鱼虾的生活习性;关注一棵树从发芽到绿意葱茏再到黄叶缤纷时,你会体会季节的变化。
自然教育,也会促进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参与水稻的播种、收割,我们会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寓意,知道珍惜劳动成果;在春天依依的柳条中,孩子们会读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真正意蕴。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无言启示,会形成知识,凝成智慧,无形地沉淀在人的血液中。
自然教育,会派生劳动教育。劳动可以强健体魄。俗话说“心灵手巧”,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脑细胞得到更多刺激,加快脑细胞发育成长,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一个人独立能力的形成,与他小时候体力劳动的多少有直接的联系——从小让孩子劳动锻炼,将会使他减少对父母和别人的依赖,促进其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此外,劳动能促进各种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即让教育从书本走向人生,从狭隘到广阔,从字面到手脑相长,从耳目到身心全顾。缺少了劳动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可以这样说,自然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三
我们本来不缺乏自然教育。但是,在现代的教育中,自然教育却在逐渐缺失。
这种缺失,归咎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也归咎于教育者——教师、父母“自然教育”意识的淡薄。
其一,“自然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客观依存的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钢筋水泥的围绕,让“自然教育”被动地远离了儿童。这是“自然教育”无法实施的客观因素。当然,虽然身处都市,我们依旧可见葱绿的行道树,可听叽叽喳喳的鸟鸣;小区的花园里,也可见绿油油的小草;街心的公园内,也有假山、亭榭,以及蝉的高声吟唱。但是,相比于旧时居住的环境,现在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毕竟,这些人造的精致景观,脱离了自然的野趣、粗犷,少了动物、昆虫的穿梭、低鸣,也削弱了自然环境的教育功能。
其二,“自然教育”的实施,离不开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在校园规划建设中,我们往往考虑到了教育设施的安全齐备、教育人文环境的凸显,却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构建,也忽视了自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生被迫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无法在草坪上嬉戏,无法在树林里玩耍,无法踏足溪流、峡谷,被动地与自然环境实际脱节。即使孩子们与自然接触,也只停留在“接触”的层面,顶多是在草地上跑几圈,在小区里偷偷摸摸地爬爬树,在花园里看看绿树红花。深入自然的探险、认知,与自然深入的交流、对话,学生鲜有机会。
其三,“自然教育”课程开发、实施实践相对滞后。社会上有许多教育人士参与“自然教育”课程的开发、实践,如“二十四节气”课程、“夜观”活动。这样有趣的课程,也被一部分有自然教育情怀的家长、教师追捧,但其影响却十分有限。出于对安全因素的综合考虑,课程实施受到限制;课程实施的有效度,难以得到评估;受许多家长认知影响,课程实践难以广泛普及。所以,自然课程的开发、实施,难度较大。
勇于向自然教育的纵深处探索、前行的,笔者认为应该提到台湾的“道禾教育”。道禾教育提倡“直心中观、道法自然、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尤其尊重孩子的天性、心灵。“道禾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小学,虽然散落在城市里,却与自然毫无隔阂。校园里,都有广阔的自然学习环境,蛮石原木随处可见,可观景、可戏水的生态小河、竹林、湿地、环校学习木栈道、水生植物园区、自然学习农场、户外探索冒险基地等,应有尽有。在这些校园,处处都是“自然教育”课程。稻田、菜园、畜牧园区、染织工坊、科学工坊……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编织、生态景观、科学实验……一幕幕上演着生活体验与学习。即使是教室,在空间配置上,也是前有花园,后有庭院,人在教室之中,却如同在室外。
在“道禾教育”理念下,自然教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学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契合,更注重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推行自然而然的教育。
道禾教育,非常中国,非常自然;“中国”的“自然”,也非常“世界”。优人神鼓、苏荷美术、六艺传习、剑道馆、游泳池、篮球场、书店、画廊、绘本馆、茶书院、节气厨房……深深地带着中国的烙印,带着体验式、参与式、项目合作式的特点。可以这么说,道禾,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实,走进“道禾”,你会发现好的教育都是相通的:创新教育的内核,未来教育的内核,都可以包裹在一种优雅的、温和的、坚定的、中国的、充满东方气质的东西里面。自然教育,同样可以有温度、有情怀地呈现“东方式”教育的人文耕读的诗意,通达“华人教育”的美丽梦想。
四
抵御世界的荒谬和浮躁,是需要慢下来和静下来的。
作为名词的自然,可以让孩子静下来。一朵花、一株草、一泓溪流、一丛翠竹、一声鸟鸣……这些大自然的景物造化,会入眼成色,入耳成声,入脑成思,使人心灵平静、悠闲、惬意。驻足于大自然面前,色彩丰富起来,声音立体起来,感触直接起来,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灵通达而丰厚,脚步徐徐而变缓。唯如此,才有《幽窗小记》里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感慨,才有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自然无语,却在天光云影的变化之中,在日升日落、潮涨潮落的更替中,启迪人、教育人、熏陶人。
作为形容词的自然,可以让孩子慢下来。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释放孩子的潜在能量。在适龄阶段,规划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等综合素养,培养其受用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自然而然的教育,不以“分数”为导向,着重品行、习惯的培养,提倡天性、本能的释放,强调真实,注重生活自理习惯和非正式环境下学习习惯的培养。“真爱”“真信”“真实”,是自然教育的精髓,释放孩子本源天性是自然教育的根本。爱孩子的本身,爱孩子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爱别人对你或你孩子的评价。在这样的理念和行动之中,整个社会都会慢下来。
自然教育提倡将孩子置身于自然之中,遵从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习,自然而然地学会。自然教育里的孩子,就像水和风,随着山势、地形和光线,会有自己的自然反应。这也告诉我们,自然教育无须矫枉过正,因为自然教育不是放手不管,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对老师、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走近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遵从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这样,山势和水才能完美切合,流水才能曲折蜿蜒,奔向大海。
人,作为这个世界的高级动物,本身就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饭,累了就要休息……身体只有满足了自然属性的需求,才能进行更高级的社会活动、精神活动。美丽而天然存在的大自然,其实就是让人得到身体满足的资源宝库,眼观、耳听、鼻嗅、嘴尝、手触,五官与自然建立交流、沟通,人的身体才会生动、新鲜,感官才会愉悦、舒适,最后,心灵才会充实、丰满。这样,人才不会患“自然缺失症”。科学研究证明,要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嬉戏,自然环境的场景建构、动态且柔和的刺激等,更适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基础。只有自然属性构建完善,人才能融入社会,进行思考,参与更高一级的精神活动。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有璀璨的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在眼花缭乱的现代化进程中,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里,需要慢下来,去抵御浮躁和纷乱。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在匆忙中得到暂时的休憩,灵魂才会在浮躁中得到放松,而幸福和快乐才会在不经意间到来。自然教育,无疑是抵抗浮躁和纷乱的最好方法。期望有这样的学校,里面种了各种不同的花草树木,有小溪、翠竹、稻田、池塘,孩子们在教室、走廊里,玩着各种不同的游戏,玩沙、玩水、爬树、种菜,也画画、捏土、跳舞。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感觉,读懂大自然的一呼一吸。期望有这样的一群老师和家长,带着这些孩子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体验、参与、体悟,在日月山川的瞬息变化之中,在花鸟虫鱼的往来更替之间,探索生命、触摸心灵,拥抱自然而然的幸福、愉悦。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2021年第12期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