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双减”背景下,教师更需要理想主义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1-13

“双减”背景下,教师更需要理想主义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总是在人们的理想中,向着美好的方向一步步渐进,朝着美好的未来坚韧执着前行的。

  教育是面向未来,教育是塑造美好,教育所追求的,不一定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东西,教育需要理想,需要理想主义。

  教师作为教育一线的践行者、推动者、书写者、演绎者、创造者,面对所从事的职业,尽管在传媒修辞中,常常被冠以“辛勤的园丁”“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教育的复杂性、艰巨性,还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的诸多尴尬,以及夹在其中的些许悲凉,由此所升腾的职业麻木与倦怠,或许犹如团团雾霾,将教师紧紧裹挟,让不少教师在得过且过中,以应付和躺平的姿态打发时光,甚至让一些教师在心灰意冷中,失却继续坚守的勇气。

  又特别是在“双减”下,解救被困在内卷系统中的孩子,迫在眉睫,必须减少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但“减”绝不是说少就少,说停就停,“双减”的哲学,总需要有人让渡部分利益,总得有人多承受一些压力,多担当一些责任。显然,老师无疑便成了天然的兜底者。

  ​

  老师除了备课、上课、听课、写反思、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集体教研、培训学习、参加会议、建群打卡,更还须过程留痕、准备资料、填报数据、迎接检查、应付考核,而且还得承受成绩的压力、家长的质疑、媒体的关注、社会的不解。

  而如今,减少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需要付出更多,减少校外培训,学校托管,很多老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节假日,以志愿者的身份陪学生,为解决家长的下班时间与学生放学时间发生冲突的课后延时服务,老师们既要看护孩子,又要穷尽自己的一切看家本领,施出刀枪剑戟,组织各种艺体活动,托展孩子们的天性与兴趣。

  面对如此沉重的工作负担和一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长,如果一个老师,只沉沦于现实,没有一点理想主义,那是难以为继,持续支撑的。

  就犹如红军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喝雪水,吃草根,煮皮带,还要面对敌人围追堵截,在那样的一个艰苦环境和艰辛岁月,如果没有革命的理想主义,还有长征的精神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吗?

  理想主义,它不是海市蜃楼,水中月亮,虚无缥缈,我以为,它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的生活、工作状态,是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对内心价值追求的理性选择与判断,是对克服困难挫折的顽强意志与勇气。

  人一旦没有了理想主义,就会短视、浮躁、喧嚣、功利;就会失去目标、方向、动力、憧憬;就会变得困倦、消极、懈怠、没有生机、一切无所谓。教师同样如此。

  我们身边一些教师常常嘀咕抱怨,牢骚满腹,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叫苦不迭,对待学生,冷言冷语,瞪眉竖目,缺少爱心,对待职业,心有旁骛,左顾右盼,见异思迁,哪个不是因为缺少一种教育的理想主义?

  ​

  鲁迅先生在病逝前的一个月,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鲁迅先生都心系“无穷的远方”,心里牵挂着“无数的人们”,都体现出了一种豁达豪迈的理想主义。

  面对“双减”,照宣的不仅是书本,让孩子获取的也不是特定的知识,教育的目标聚焦的是成人,而不仅仅是成才,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而不是训练一台台考试机器。教育不会停留于校园,教学不会止步于课堂,课程不会满足于课本,教师的工作不会局限于辛勤耕耘,更多的智慧付出,是ZD的考量。

  一个有理想主义的教师,他会不断学习,坚持学习,永远把学习作为生命里的头等大事,永远让学习成为陪伴自己的良好习惯,永远让自己保持知识的源头活水,不懈地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双减”下的教育智慧,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并变革传统方式,让自己从“苦教”走向“乐教”,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从“难学”走向“善学。

  面对“双减”,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没有法定边界,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空前巨大,教师所承载的期望更是与日剧增。

  ​

  ​ 一个有理想主义的教师,他不会为肩上的责任所推却,不会为眼下的压力所困惑,不会为人们的众望而轻易辜负,他会不辱使命,执着坚守,持之以恒,以一颗虔诚之心,坚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给教育带来美好的现实,给人们呈现一个最坚强的自己。

  面对“双减”,减下的是负担,减去的是重复,减掉的是赘肉,增加的是精准给力,靶向施策,增加的是学生个性化成长,增加的是教育质量提升,增加的是社会对教育的信任与满意度,因而教育像过去那样一味应试不行,像之前那样拼时间、拼分数、拼身体不行,像以往那样人云亦云,按部就班更不行。“双减”下的教育,需要变革,需要创新,需要搅动那一盒“奶酪”,需要给那一池“春水”投下一枚枚小石子。

  一个有理想主义的教师,他才有梦、有冲动、有激情,他才会不安分、不僵化、不固执,他面对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面对每一天的教育的内涵与主题都是不同的,面对每一个孩子都是灵动、诗意的,他才会精力充沛,富有童心,充满热忱,他才会具有强烈的愿望、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才会不断探索,自找“麻烦”,勇于求变,他也才会捍卫常识,遵循规律,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面对“双减”,教师的市场化回报与教师的付出还远远不够,教师的贡献更大于教师每个月拿到的收入,尽管对教师的保障措施目前还没有全面跟进,但是要看到,从国家层面已引起高度重视,《教师法》的全面修订,教师编制的重启调整,教师弹性上班制的郑重提出,已给老师们带来丝丝温暖,老师们所有的担当与付出,终将被看见。

  一个有理想主义的教师,他会理解与支持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用心,他会用耐心迎接教师职业美好曙光的到来,他会永远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牛奶面包,到时候都会有的”,他会始终懂得,他从事的工作不仅与良心关联,更与全社会的感恩与尊重紧密相连。

  教师要有理想,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教育生活不能被赋予理想主义色彩时,其教育生活与教育人生,都不可能美好!

  原创 汤勇 汤勇晓语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