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考试内容是如何改革的
随着2019年的到来,不仅全国绝大多数的省份进入新高考,而且新教材的使用将更新高考的考试内容。而对于考试内容的改革,总体目标是构建着眼全面发展的综合考查内容体系。对于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我们甄选了核心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供各位家长参考。
一、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的考查
这4项内容的考查,与高考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是息息相关的。
这4项内容的考查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而言,语文的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将更加侧重从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积淀中,精心选粹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的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
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气和底蕴,今后的高考将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名篇名句、历史典故、各类遗产,考生们不能临时抱佛脚地去背,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去亲近、熟悉。把传统文化学习作为语文等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命题将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一是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二是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四是从理想到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二、加强信息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应用写作等能力的考查
信息加工能力体现在今后高考试卷的信息量(文字/图表)会不断加大;今后高考试卷中的文字/图片包含的信息,读取难度会不断加大。快速、准确地读题,是正确作答的第一步。而之前新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今后高考语文试卷要让15%的人做不完,其实就是对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最能看出一个考试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今后的高考试题或将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各科的压轴题将着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而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逻辑推理能力最主要还是要通过高考数学来考查。今后的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是最值得考生重视的地方。高考(尤其语文)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预计今后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会持续增加,锻炼阅读速度、提升反应能力迫在眉睫。高考语文、英语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
三、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的考查,夯实全面成长基础
通过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地位、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把对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的考查,列入高考的参考范围内。这也是新高考改革中强调合格性考试的出发点及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考量。
从上述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出,未来高考的考查方向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减少简单机械记忆内容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对于我们所有的高中学生来说,应该主动适应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梁弘彬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