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选科赋分前途如何?这个不赋分的方案你赞同吗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9-07

选科赋分前途如何?这个不赋分的方案你赞同吗

  新高考的“选科赋分”模式,自试点以来就暴露了很多的问题,民间质疑的声音远大于赞许的声音,为什么还要大力推进,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答案是有,但这种不需要赋分的方案你支持吗?

  “选科”与“赋分”的由来

  新高考改革的选科模式,是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的全面部署。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改革的具体部署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

  因此,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地区的“3+3”模式,和第三批试点地区采用的“3+1+2”选科模式,正是为了落实“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和“学生考试多次选择”高考改革精神的举措。

  但,现阶段高考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为普通高校招生服务的,普通高校的招生工作又是选拔和培养国家及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考和招生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仍然要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进行协调与平衡。

  比如,省级教育考试部门制定的“3+3”选科模式有20种选科组合,如果高校的招生也有对应高考学科组合的20种录取模式。或者高校先制定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学科组合录取方案,省级教育考试部门再根据高校要求的学科组合录取方案制定对应的高考选科组合,那么“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将是一种完美的改革方案。

  但,目前的高考改革方案是以“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设计的,没有充分考虑和融合高校的招生改革方案,更没有考虑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的实际需求,而为了实现不同学科成绩能够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和排名以供高校统一选拔,基于“选科”目的的“赋分模式”就不得不粉墨登场了。

  表面上,“赋分制度”是为了实现学科之间成绩的比较,本质上是因为“考试”与“招生”的过度分离,由考试统筹部门(省级)为了“录取”不得不制定“比较标准”,它忽视了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广大考生和家长对高考的实际需求。

  “赋分”制成了改革成败的症结

  赋分制并不是新发明,在足球、篮球等国际赛事的小组赛中,根据各队胜、负甚至平局进行分类积分,以选拔出出线球队,本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赋分制。为什么赋分制在体育赛事中运行多年,却未引来多少质疑和反对呢?

  因为赋分制模型科学、合理的前提条件是:(1)各组(学科)成员属性(优秀、中等、较差)分布具有一致性和确定性;(2)各组成员数基本相同。

  比如在足球世界杯小组赛阶段抽签时,先按各球队实力(成绩)分成种子队、二档球队、三档球队和四档球队,并依次通过同档球队抽签的方式随机把各档球队分配进不同小组,而避免种子队之间过早搏杀。

  然而,在我们的高考选科模式中,过度强调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没有考虑学生高考的功利性需求这一现实,从而无法保证选择各科的学生属性分布的一致性和确定性。

  当然,如果学生能够完全尊重自己的兴趣特长,那么选科赋分的BUG并不会很大。但由于赋分后的分数决定了自己在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即高校和专业的选择权大小,因此怎么选科有利于赋分就是考生必须考试的问题。尤其对于中等生来说“不与学霸选考同样的学科”,将这个赋分制度的BUG放大了。

  于是,赋分制的公平性失衡了。难学的物理和化学被弃选,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

  浙江和上海新高考遭遇弃选物理后,不得不打了两个补丁:(1)让高校出台不同专业和选科科目要求,来弥补高考政策制度设计存在的“考”与“招”严重脱节问题。(2)制定“虚拟选科人数”保障机制,以保护选择了被其他同学弃选了的学科的考生利益(不至于被赋分太低)。

  然而,补丁终归是补丁,再修补也无法让缺陷变完美。

  第一个补丁: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由于深度接触社会各行业机会非常少,多数同学并不具备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专业选择能力,即使其家长这样的能力也是严重欠缺的,因为选不准所以先不选是无奈之举。另外,“先考虑能考上大学再考虑专业”的思维模式,也使得多数同学根据专业选科并不是优先项。

  第二个补丁:某一学科被弃选,不仅影响了赋分的公平,更主要的是影响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也会影响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但,这些虚拟的人数能变成真实的人才被高校选拔和培养吗?

  中央要求“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而高考制度设计存在的考生与招生的过度分离,导致了如果不赋分,无法保证每个考生有公平的被选拔机会,而赋分又存在先天的制度设计缺陷——公平性缺陷和人才选拔基数不足,这将影响高考改革的成效。

  从08江苏模式看选科赋分

  选科赋分的新高考改革,还承担着“破解唯分数论”和“减轻学生负担”的重任。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可以参考03年和08年江苏开始的高考改革试点,毕竟目前的选科赋分新高考改革方案有很多选项是在江苏之前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尝试过的。

  2003年江苏高考改革方案,采用了“3+2”模式,“3”同样为语文、数学和英语统考,“2”为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中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两门考试科目,但并没有采取赋分制。

  当时许多教育专家评价这套方案:打破了原来文理分科局限,扩大了学生自主权,充分重视并强调了学生的特长、优势、兴趣等个性特点和终身发展的要求,真正将高考“指挥棒”导向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熟悉吗,是不是与现在的高考改革目标一致?)

  2003年江苏的高考方案,导致选考物理的人数明显减少。哦,原来浙江、上海试点时的物理被弃选早有前车之鉴啊,但为什么没有借鉴并给出破解方案呢?这不值得深思吗?

  江苏省于2008年对2003年的方案进行了修正,以解决2003年高考方案导致的弃理从文问题,以及不同考试难度的科目以实考分计入总分带来的不公平问题。

  2008年的方案采用了“3+1+1”模式,一个“1”是要求在物理和历史中必须选考一科,另外一个“1”是在余下四科中自主选择一科。这两科选考科目以等级呈现,不计入总分,其目的是淡化分数并解决不同科目难度不同不宜比较的公平问题。因此,江苏08年高考改革方案总分是480分。

  江苏08年的高考改革方案也仍然未达到预设目标。一是化学选考人数又连年下降,另外两门以等级分呈现的选考科目,许多学生不愿在这两科上下功夫,而只重视语数英三门。结果就是,语数英三门为增加区分度只能增加试题难度,江苏考题之难全国闻名,而其他学科能力不足。比如今年的总分430分的文科第一名白湘菱同学,由于选测的历史只拿到了B而无缘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名校。其实,在08年就出现了南京文科状元因为选测有一个B+而无法被北大录取的现象。

  只统考三门的江苏08年高考模式,学生负担降低了吗?解决了唯分数论问题了吗?

  结果是否定的。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即使只统考三门,学生也要在这三门上下足功夫,非统考学科省下来的时间就要用在这三科上,努力提高这三门的每一分几乎是所有人的追求。唯分数论,甚至被加强了。

  这种模式带来素质教育了吗?不仅没有,2020年南京一中校长被家长喊下课更是充分说明,“素质教育”不是我想要的,我只要分数。

  再来看看一位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如何评价江苏08年高考方案。

  这位招生老师对江苏方案总结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总分值太低(480)分,造成对分数更加重视。

  选测科目成了小高考,反而增加了压力。

  选科功利化导致整体科学素养低,成为部分高校减少在江苏招生的一个原因。

  面对民间的质疑和带来的诸多问题,官方也坐不住了,2018年6月15日在专题研究江苏高中招生、高考改革、高考命题、高校招生等问题的省委扩大会上,省委书记谈到以下几点,印证了上面那位招生老师的说法:

  “我请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给我增加指标,邱勇说今年给你加1个指标吧!以我和邱勇的交情,怎么也不至于是这个结果,实质上是江苏高考的选拔方向,和清华不一致、不吻合。昨天还有位领导说,江苏学生是很好,但是不考物理化学,我一个都不要。”

  “现在的方案我都看不懂,孩子们要看懂就更难了。”“浙江新方案搞6选3,有20多种组合,太多了,学生大量跑班,师资跟不上,教室不够用,我们不要高估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到处跑班。”

  “不能拿孩子做试验品,一定要对标中央,坚持教育规律、人民立场,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近二十年来,江苏进行了多次高考改革尝试,总体来看是失败了。那么新的选科赋分模式与江苏08年的高考模式相比,优越在哪里呢?难道是被诟病多多的“赋分”吗?

  如果不赋分,这样的方案更合理吗

  招、考、学,每一次招生录取模式和高考模式的改革,都带来“学”的变化。以高考的指挥棒来引导和倒逼学生弱化分数观念,通过增加选择权倒逼学生提高规划能力,从而破解唯分数论和提高素质教育权重,大概是本次高考制度设计者心中的逻辑。

  而只要是选拔性考试,只要录取的高校和专业之间存在优劣差别,为了获得竞争的优势,每分必争又是考生不变的真理。

  所以,减负喊了几十年,招和考也不断进行改革和尝试,但学生们真的减负了吗,唯分数论真的有改观吗?答案自在人心。

  教育的改革,不应该偏离广大考生的实际需求;考试与招生对考生选择的引导,也应该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核心。显然,以这个标准来评价,现在的高考改革方案仍然有很大改进空间,希望在第四批试点时,政策制度者能够进行充分的社会需求调查(考生与高校),多听听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1、关于新高考模式的建议

  高考的首要任务是选材,选拔社会和高校需要的有学科素养的可造之材。哪些学科素养才是需要的呢?这可以从各高校公布的专业限选科目来考虑。

  高校公布的学科限选要求,包括必选学科,任选学科,和不限选。必选学科是对相关专业学习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非必选的学科,达到高中合格性考试的合格标准即可满足要求。

  根据2020年北京高考本科院校招生类别限选要求,进行粗略统计。必选物理的高校招生类别数量为178个、化学为81、生物为35、历史为12、政治为7、地理为2。当然,历史作为与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有关的学科,其重要性并不仅体现在专业必选要求上。

  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选择政治、地理而又不准备报考必选该科目的专业的同学来说,该科目投入的超过“合格”要求的学习精力,除了用于提高或保证高考总分外,对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而物理和化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即使以后不从事相关专业,对于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家里简单的生活用具的维修维护,比如换插座、洗油污,都离不开物理、化学知识。

  面对当前急需解决的“发动机”、“芯片”等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更是离不开物理和化学。任正非先生领导的华为“至少有七百多个数学家,八百多个物理学家,一百二十多个化学家”,也充分说明了物理和化学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怎么可以不做为必选科目呢?

  因此,如果高考改革制度设计时,建议进行这样的改革:

  (1)将物理、化学、历史与语数英一样为必考科目,高考考试科目虽然仍为6科,但打破了文理的界限,能够满足高校大多数专业的招生要求,也提高了全民科学素养。

  (2)生物、政治和地理这类与少数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科,采用等级性与合格性结合的会考方式。会考成绩分为合格、良好与优秀,既对于一般的不需要选考这些学科的专业,统考成绩合格既可。对于必选生物、政治、地理的专业招生,由高校规定良好或者优秀为必要入选条件,只有符合要求的同学可以报考该类专业,给在这些学科具有突出才能并报考相关专业的人才一个特殊录取通道。

  或者,对于限选生物、政治、地理的专业,报考该类专业的学生的这些学科成绩计入总分。

  这种方式,不需要赋分,多数人以六科必选报考大多数专业形成主流录取模式,少数特定学科采用6+1录取模式,在保证高校自主录取多元化同时,兼顾了主流与非主流学科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循序渐近进行高考改革。

  2、提前进行政策指导

  正如江苏省委书记所说:“现在的方案我都看不懂,孩子们要看懂就更难了”。因此,提前对高中生进行政策宣讲和指导,也是新高考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而关于选科与未来高校招生专业限制和职业规划宣讲,太复杂了孩子们不容易掌握,可操作性差。而如果采用生物、政治和地理为等级性与合格性结合的考试科目时,由于必选这些科目的专业非常少,会让政策宣讲工作量最少,学生也最容易掌握。

  这种高考模式,是不是比传统的文理分科和选科赋分方式更科学合理呢?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