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诗歌(8)表达技巧1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水调歌头·台城游
贺 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片进行赏析。
答:
答 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②从“台城游冶”到“吟醉送年华”用生动的史实铺叙六朝最后一位君主陈叔宝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最后两句与前面的诗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回首”二字,由繁华陡折至败亡,以“却羡”二字,漫画似的勾勒出被隋兵攻破金陵,陈后主走投无路,最后连井中蛙也做不得的悲惨结局;③表达了词人对这些群丑的愤怒与鄙弃。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①
山光如淀②,湖光如练③,一步一个生绡④面。叩逋仙⑤,访坡仙⑥,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 ①薛昂夫:元代散曲家,回鹘人。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春、夏、秋、冬的西湖四季景色。②淀:青黑色染料。③练:白色的丝织品。④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⑤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⑥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
同是表达游湖之感,上面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答:
答 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还不愿返回,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喜悦和兴奋。
唐诗直抒胸臆,绿荫下白沙堤的“行不足”,直接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①
王昌龄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②。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注】 ①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②依然:形容思念依恋。
与诗的首联相比,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答 ①颔联主要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写景。②上句描写愁客(作者)独对秋月的情态,是静景;③下句描写傍晚的天空回荡着山寺钟声的情景,是动景;进一步渲染了空寂的氛围。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贼平后送人北归①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②。
【注】 ①本诗是作者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所作。②愁颜:指友人北归途中见此景象时的表情。
这首诗除借景抒情外,整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请指出该手法,并分析。
答:
答 ①本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②首联写实,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诗人送友人“独北还”,而自己却“不得还”;③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④最后两联虚写,想象友人“北还”旅途中寂寞、艰辛、愁容不展和危险的处境。⑤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开拓了诗的意境,丰富了诗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 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结合全诗就这一点作简要分析。
答:
答 ①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其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②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 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
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熙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注】。
啼猿不自愁,愁落游人心。
【注】 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答:
答 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