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3届高三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发布于:百学网
2013-02-18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3届高三测试语文试题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救灾机制
纵观我国历史,发生自然灾害后的救灾职责,主要是由政府承担。大致可分为朝赈和官赈两类:朝赈由中央朝廷主持,通常会对灾害地区拨发粮款、赈粜,灾后则采取免除、缓征租赋等措施来恢复民生;而官赈是由地方官主持,在地区性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动用地方库藏钱粮赈济救灾的活动。另外,我国历史上还存在着由民间义士自愿捐粮捐款赈济灾民的义赈活动。当大灾发生时,政府积极地履行救灾职能,而民间义赈则成为朝赈和官赈的有力补充。这种官民互补的救灾方式,能够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使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从救灾过程来看,古代救灾可分为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救济三个阶段,政府通过创立各种制度和采取各种措施,以完善救灾机制。灾前预防措施主要是建立粮食仓储制度,包括官方设立的常平仓、社仓、惠民仓等,以及民间白发集资设立的义仓。此外政府兴修水利,加强气象监测,以及建立粮价呈报制度也是颇具效能的防灾措施;灾中救助指在灾害发生的过程中,官方所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救助措施,例如建立严格的报灾制度等;而灾后救济则是古代救灾机制的核心部分,主要有灾蠲、减征和缓征赋税等措施,基本上是对灾年发生时灾民的赋税义务进行减免。
从救灾措施来看,我国古代已经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救灾方式。典型者如赈济,即发生严重灾情后,为了及时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国家向灾民无偿发放救济钱物的行为。除此之外,历史上还存在着以工代赈、移粟就民、移民就粟以及劝奖社会助赈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救灾措施:以工代赈是指官府让灾民参与国家建设,如兴修水利工程,从而获得相应的赈济钱物;而移粟就民则是从外地调运粮食支援灾区,或利用市场调剂手段实现粮食向灾区的流动;所谓的“移民就食”,则是指在灾害严重的地区和年份,官府颁布相关政策法令,组织引导灾民有序流动,到粮食丰裕地区就食糊口。另外,古代政府也意识到单靠官方力量救灾的不足,因此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劝奖社会助赈。如宋代规定犯罪人可以因其义赈行为折赎罪行,而明清时期也有入粟补官制度,以鼓励人们发扬救助灾民的美德。
特别值樗一提的是,我国古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救灾程序。以清朝为例,其救灾程序可分为报灾、勘灾、审户和发赈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配以严厉的问责方式以强化官吏的救灾职责。报灾是指灾区的地方官吏逐级向上汇报灾情。它使得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灾情,是政府救灾的第一步。为了提高救灾工作的效率,清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成灾标准,严格规定了报灾期限和报灾程序。第二步是勘灾。地方官吏必须勘查核实田亩受灾程度,确定成灾分数,其目的在于使官府摸清情况,为以后发放救灾物资和减免赋税提供有效依据。而审户与发赈则是古代救灾机制的关键程序:审户是指核实灾民户口,划分极贫、次贫等级,以备赈济。审户之后须发给赈票。赈票一共两联,发放时须当面填写,当面裁给,并注入根单,作为以后领赈的凭据。这种作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冒领赈灾物资现象的发生,防止官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1.对原文划线句子“从救灾措施来看,我国古代已经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救灾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赈济,即发生严重灾情后,为了及时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国家向灾民无偿发放救济钱物的行为。
B.移粟就民和移民就粟虽然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救灾措施,但是它们的具体做法并不一样。
C.以工代赈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救灾措施,它的前提是灾民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D.古代政府始终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劝奖社会助赈,如规定犯罪人可以因其义赈行为折赎罪行。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官赈是由地方官主持,拨发粮款、赈粜,灾后则采取免除、缓征租赋等措施来恢复民生。
B.灾后救济是古代救灾机制的核心部分,主要有灾蠲、减征和缓征赋税等措施,是对灾民的赋税义务进行减免。
C.灾前预防措施主要是建立官方设立的常平仓、社仓、惠民仓等以及民间自发集资设立的义仓。
D.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救灾程序:救灾程序可分为报灾、勘灾、审户和发赈几个步骤。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灾后的赈济,民间力量和官府力量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B.用各神制度和措施使救灾机制良好运行绝对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C.到了清代,中国才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救灾程序。
D.审户能够有效地避免冒领赈灾物资现象的发生,防止官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再与方植之书(姚莹)①
年前接读手书及论夷事文,深为叹息。所论何尝不中,无如任事人少,畏葸者多,必舍身家性命于度外,真能得兵民之心,审事局之全,察时势之变,复有强毅果敢之力,乃可言之,此非卤莽轻躁所能济事也。虽有善策,无干济之人,奈之何哉?今世所称贤能,矫矫者,非书生则狱吏,但可以治太平之民耳。晓畅兵机,才堪将帅,目中未见其选也。况局势已成,挽回更难为力耶!
莹五载台湾,枕戈筹饷,练勇设防,心殚力竭,甫能保守危疆,未至债败。然举世获罪,独台湾屡邀上赏,己犯独醒之戒;镇、道②受赏,督、抚无功,又有以小加大之嫌。况以英夷之强黠,不能得志于台湾,更为肤想之辞,恫喝诸帅,逐镇、道以逞所欲,江南闽中,弹章相继。大府衔命,渡台逮问,成见早定,不容剖陈。当此之时,夷为原告,大臣靡然从风,断非口舌能争之事,镇、道身为大员,断无哓哓申辩之理,自当委曲以全大局。至于台之兵民,向所恃者,镆、道在也。镇、道得罪,谁敢上抗大府,外结怨于凶夷乎?委员追取结状,多方恐吓,不得不遵,于是镇、道冒功之案成矣。
然台之人固不谓然也。始见镇、道逮问,精兵千人攘臂呶呼,其势汹汹,达镇军③惧激变,亲自循巡,婉曲开譬,众兵乃痛哭投戈而罢。士民复干百为群,日匍伏于大府行署,纷纷佥呈申诉者,凡数十起,亦足见直道自在人间也。复奏己上,天子圣明,令解内审讯寻绎,谕辞严厉中,似有矜全之意,或可邀末减也。委员护解起程,当在五月中旬。大局己坏,镇、道又何足言!但愿委身法吏,从此永靖兵革,则大幸耳。
夫君子之心,当为国家宣力分忧,保疆土而安黎庶,不在一身之荣辱也,是非之辨,何益于事?古有毁家纾难,杀身成仁者,彼独非丈夫哉?区区私衷,惟鉴察焉。倘追林、邓二公,相聚西域,亦不寂寞。或可乘暇读书,补身心未了之事,岂不美哉。
[注]:①姚莹(1785~1853),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期间任台湾道台,是台湾zui高行政长官,组织军队坚决抵抗英帝国主义侵略。此文写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②镇,镇台,地方军事长官;道,道台,地方行政长官。③达镇军:指台湾镇台达阿洪。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审事局之全 审:辨别
B.以小加大之嫌 加:欺辱
C.甫能保守危疆 甫:刚刚
D.似有矜全之意 矜:怜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能得志于台湾 日匍伏于大府行署
B.然举世获罪 大臣靡然从风
C.以英夷之强黠 逐镇、道以逞所欲
D.痛哭投戈而罢 保疆土而安黎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莹对方植之的爱国热情深表感叹,认为朋友的观点十分中肯,但是国家缺乏优秀的人才,即便有好的策略,也难以挽回败局。
B.姚莹认为自己在台湾苦心经营五年,虽然保卫台湾不受侵略,但是多次请功受赏,受到上级猜忌、其他地方官的弹劾,无法分辩,只好委曲求全。
C.台湾军民因镇台、道台受责问,挺身而出为他们请命,这场风波在镇台的安抚下才平息,但还是有许多人不满镇台、道台的做法,又向上级官员申述。
D.妣莹不仅有一颗爱国赤诚之心,而且心胸宽广。他认为自己遭点曲折算不了什么,如果能和林、邓二公相聚新疆,完成未了心愿,亦是美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世所称贤能,矫矫者,非书生则狱吏,但可以治太平之民耳。(4分)
(2)镇、道得罪,谁敢上抗大府,外结怨于凶夷乎?(3分)
(3)古有毁家纾难,杀身成仁者,彼独非丈夫哉?(3分)
古代诗歌鉴赏(8分)
夜雨述怀(王十朋)①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②频生晕,照眼银钮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
[注]:①王十朋( 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曾招秦桧的压制。②“竹叶”指竹叶青酒,“银红”指银灯,古人认为灯花为报喜之兆。
8.诗人在首联点明内心愁苦,请具体分析诗人有哪些愁苦。(4分)
9.本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冰泉冷涩弦凝绝,(1) 。(2) ,(3) 。(4) , (5) 。(6) ,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乙:(1)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
(2)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5)师者, 。 (韩愈《师说》)
(6)女娲炼石补天处, 。 (李贺《李凭箜篌引》)
三、(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杏园宽门
宽门的父母迁来的时候,月亮沟还是一个荒凉的、人烟稀少的小山沟。父母老来得子,遂为其取名宽门,希望他能来开拓家门。
宽门的父母懂些医道,经常上山采药,外出行医。宽门的医术自幼就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成年的宽门除了耕种自己的几亩山地之外,闲下来的时候就替人行医。他的房前屋后植满了各色各样的草药。山里人生活苦焦,无钱看病,所以登门向他求医的人就络绎不绝。某个娃娃胳臂不慎脱了臼,经他手一捏便好,孩子顿时转哭为笑。某人拉肚子拉得垮了架,他就用醋煎个蛋给患者一吃,拉肚便立刻停住。他自己研习,并配制了奇奇怪怪的药方,这些药方能治愈各种疾病:头痛、发烧、肚子痛、烧伤、烫伤、眼疾、牙痛、疥疮、冻疮等等。凡用他配制的药治过的病大都药到病除。
据说他还有一样降妖的本领呢。一次邻乡的一位妇女中了邪,说是被妖气缠了身,面无人色,卧床数月不起,已经病入膏肓。宽门被请去为妇人诊治。宽门在病人房前的门脑上钉了个桃木桩,嘴里咕哩咕嘟了几句,然后猛然一声断喝,一掌击在患者的肩头上,邪气当即就被驱散,那位妇女第二天竞能下地走路了。
宽门给人看病是不收费用的;他也从不去别人家里吃饭。“酒肉那些东西都是些秽物。”他经常那样说。
宽门珍惜粮食,生活节俭,从不肯轻易浪费一颗粮食。走在路上碰见一穗麦子或几粒豆子什么的,他都要弯腰从地上一一捡起来;他说粮食是老天爷赐给人类的宝物,不能糟蹋。因此他每次吃饭后,还把锅底那些铲不下的锅巴用水泡泡,第二顿煮在饭里继续吃。他的这种节俭方法一时间成了沟里的美谈,月亮沟里的人很早就开始效仿他。
宽门是个光棍汉子,许多经他治愈后的小辈佃都争着要拜他为干爹。一天宽门把小辈们招来对他们说:“从今天起,你们每人在月亮沟里至少栽一棵杏树,谁先栽的杏树先开花结果,我便先认谁做干儿子、干女儿。”
人常说:桃三年,杏四年,枣树当年能赚钱。杏树要长四年方可开花结果。但这些甘心做干儿女的孩子们却有足够的耐心来养护他们的杏树。结果宽门干儿女的数量急骤地增多起来,杏树也在月亮沟铺天盖地地蔓延开去。
一个杏花纷飞的春季,成群结队的蜜蜂把整个月亮沟唱出团团醉意。宽门带着几个干儿子在杏林里采药,一时兴趣盎然,讲了许多话。他问:“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叫你们栽杏树吗?”孩子们瞅着宽门的眼睛,脸上一派茫然。宽门用手捋了一下花白的胡须说:“杏树的叶子释放一种气味,这种气味可以防治痨疾,因此长年居住在杏林中的人是不会得肺痨的;经常吃杏、杏仁,不会患痨疾,还能延年益寿。”
由于宽门的执着倡导,月亮沟家家户户都栽起了杏树,成了远近闻名的“杏花村”。说来也奇怪,居住在杏花村的人果然没有一个死于痨疾。
可是,福星寿星似的宽门,最终还是死了。
八十四岁上那年夏季,正是麦黄杏熟的季节。人们开始为宽门收割麦田。麦子搬进院子却找不到主人,人们忽然意识到已有好几天不曾见过宽门了;老入去了哪里,没有一点消息,只知道前几天宽门曾让一个干儿子去集镇买回了一口大瓮。还给他留了句话:人要活得清静、死得干净才好。
宽门失踪了。于是人们开始四处搜寻。村里人在宽门后院的坡根处发现了一个洞,就一股脑儿拥进去,果然见洞中有一口大瓮。大瓮里宽门双目微闭,盘脚搭手,像佛门里打坐一样呈结痂状端坐其中,似乎刚刚睡去。原来宽门早己长逝。
沟里人揣度宽门的心事,放弃了厚葬的初衷,干脆就势用土把瓮一拥,并移来一块巨石塞住洞口。
现在杏花沟己成为当地著名的景观农业区。当观光的人们走进ZD的杏园深处时,往往都能目睹到那块天然巨石,上书:“杏园宽门”四个大字。
11.小说为什么以“杏园宽门”为题?(4分)
1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小题。(6分)
(1)“一个杏花纷飞的春季,成群结队的蜜蜂把整个月亮沟唱出团团醉意。”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赏析。(3分)
(2)“人要活得清静、死得干净才好。”请分析此句的内涵。(3分)
13.小说中的“宽门”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结合情节具体分析。(6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一)根据要求完成15~1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1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疾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B.中美关系几十年,人权和西藏问题成为拌脚石。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来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
C.受外部环境、自身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出口低速增长,销费出现放缓迹象,转型综合症己逐渐体现出来。
D.我在画册中看到过那乡间居室,是木结构的精致小屋,能让人感受到松涛的呼吸和脉搏,也能看到万籁俱寂时的月色阑姗,更有旭日和夕阳在蓝天上描绘的粗犷与瑰丽。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午轻人“恶搞”杜甫画像,拿名人大家开涮,这种穿凿附会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担心,随意拿文化名人消遣娱乐,久而久之,会失了分寸,辱没传统。
B.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及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很多实体书店都难逃十室九空的命运,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
C.他志存高远,并不像有些失败者那样灰心丧气,甚至再无作为潦倒终身,而是立下宏愿,邯郸学步自成大业,最终成为一个“人过留名”的强者。
D.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体罚学生甚至殴打学生的教育方式也未免太过拙劣。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戏路即商路”,徽戏成为徽商公关的手段。 。 。 。 ; 。伴随着徽商的足迹,徽戏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
①徽州文人又在戏剧创作中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进一步催发了徽戏的产生
②徽商是徽戏发展中的酵母;反过来,徽戏在商场中的特殊作用,又巩固了徽商的有利地位
③这是一种多向的情感交流和文化需要
④在徽戏的发展过程中,徽商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和替代的
⑤徽商将扬州、杭州等地的一些戏班带回家乡,溶入了徽州人的情感和声腔特点
A.②③⑤④① B.③⑤④②① C.④②③⑤① D.①④②③⑤
(二)语言表达应用(共15分)
18.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②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③晚年的袁枚,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④“春晚”是中国人的“年夜饭”,是明星大腕们的“名利场”。凭借这个平台,新人可以一夜成名,老面孔可以保持“常青”,历来是明星大腕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⑤“毒胶囊”再次引发公众恐慌,社会舆论广泛关注这一现象;对此有关部门应及时公开处理结果,尽快消除公众服用胶囊的顾虑和影响。
序 号
修改方法
19.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欢庆佳节之际,中国人喜欢草拟对联来渲染节日氛围,表达喜悦心境。请把下面八句话分别组合成适应中秋节和元宵节的两副对联,要求上下联的组合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答案只填序号。 (6分)
①欢歌笑靥 ②十分相思百分念 ③三秋桂子 ④万户当门观瑞雪
⑤千重山远 ⑥一轮明月两地心 ⑦玉树银花 ⑧千家把酒赏花灯
中秋节: 元宵节: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博”的五个特征,每个特征不超过四个字。(5分)
有人称我们已进入“微时代”,只要你有个联网的手机,你就能通过微博将身边发生的事情与“脖”友们分享。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现代人确需一种和这种节奏合拍的“灵光乍现式”的表达,现代化的大都市,人们之间的关系向着“陌生人”社会的方向发展,人在社会场景和生活平台上的呈现,表现出更多的偶然性,这与微博上每天发生的故事有相似之处。同时,微博一次140个字的限制逼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更平民化,“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为此,各地政府也建立了官方微博,以便有效听取民意,解决群众现实问题。与国外微博相比,中国微博上的牢骚与负面表达较盛,而这恰恰是网友现实生活所面临困难的显现。微博只是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来,所以能否及时回应负面舆论,事关政府的诚意。在微博上,政府与民众应是平等交流的关系,而不是政府向民众的单向传播。无论是淘宝体,还是偶尔的卖萌,都体现了政府在积极地转变语言风格。然而,微博在为公众带来多元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微博的“直播性”虽然方便快捷,却易威胁个人隗私……尤甚的是,部分“微博达人”,恶意左右网络舆论,将“网络暴力”有意引向党和政府,危及社会稳定,值得警惕。
(1) (2) (3) (4) (5)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古代的救灾机制
纵观我国历史,发生自然灾害后的救灾职责,主要是由政府承担。大致可分为朝赈和官赈两类:朝赈由中央朝廷主持,通常会对灾害地区拨发粮款、赈粜,灾后则采取免除、缓征租赋等措施来恢复民生;而官赈是由地方官主持,在地区性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动用地方库藏钱粮赈济救灾的活动。另外,我国历史上还存在着由民间义士自愿捐粮捐款赈济灾民的义赈活动。当大灾发生时,政府积极地履行救灾职能,而民间义赈则成为朝赈和官赈的有力补充。这种官民互补的救灾方式,能够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使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从救灾过程来看,古代救灾可分为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救济三个阶段,政府通过创立各种制度和采取各种措施,以完善救灾机制。灾前预防措施主要是建立粮食仓储制度,包括官方设立的常平仓、社仓、惠民仓等,以及民间白发集资设立的义仓。此外政府兴修水利,加强气象监测,以及建立粮价呈报制度也是颇具效能的防灾措施;灾中救助指在灾害发生的过程中,官方所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救助措施,例如建立严格的报灾制度等;而灾后救济则是古代救灾机制的核心部分,主要有灾蠲、减征和缓征赋税等措施,基本上是对灾年发生时灾民的赋税义务进行减免。
从救灾措施来看,我国古代已经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救灾方式。典型者如赈济,即发生严重灾情后,为了及时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国家向灾民无偿发放救济钱物的行为。除此之外,历史上还存在着以工代赈、移粟就民、移民就粟以及劝奖社会助赈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救灾措施:以工代赈是指官府让灾民参与国家建设,如兴修水利工程,从而获得相应的赈济钱物;而移粟就民则是从外地调运粮食支援灾区,或利用市场调剂手段实现粮食向灾区的流动;所谓的“移民就食”,则是指在灾害严重的地区和年份,官府颁布相关政策法令,组织引导灾民有序流动,到粮食丰裕地区就食糊口。另外,古代政府也意识到单靠官方力量救灾的不足,因此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劝奖社会助赈。如宋代规定犯罪人可以因其义赈行为折赎罪行,而明清时期也有入粟补官制度,以鼓励人们发扬救助灾民的美德。
特别值樗一提的是,我国古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救灾程序。以清朝为例,其救灾程序可分为报灾、勘灾、审户和发赈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配以严厉的问责方式以强化官吏的救灾职责。报灾是指灾区的地方官吏逐级向上汇报灾情。它使得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灾情,是政府救灾的第一步。为了提高救灾工作的效率,清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成灾标准,严格规定了报灾期限和报灾程序。第二步是勘灾。地方官吏必须勘查核实田亩受灾程度,确定成灾分数,其目的在于使官府摸清情况,为以后发放救灾物资和减免赋税提供有效依据。而审户与发赈则是古代救灾机制的关键程序:审户是指核实灾民户口,划分极贫、次贫等级,以备赈济。审户之后须发给赈票。赈票一共两联,发放时须当面填写,当面裁给,并注入根单,作为以后领赈的凭据。这种作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冒领赈灾物资现象的发生,防止官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1.对原文划线句子“从救灾措施来看,我国古代已经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救灾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赈济,即发生严重灾情后,为了及时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国家向灾民无偿发放救济钱物的行为。
B.移粟就民和移民就粟虽然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救灾措施,但是它们的具体做法并不一样。
C.以工代赈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救灾措施,它的前提是灾民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D.古代政府始终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劝奖社会助赈,如规定犯罪人可以因其义赈行为折赎罪行。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官赈是由地方官主持,拨发粮款、赈粜,灾后则采取免除、缓征租赋等措施来恢复民生。
B.灾后救济是古代救灾机制的核心部分,主要有灾蠲、减征和缓征赋税等措施,是对灾民的赋税义务进行减免。
C.灾前预防措施主要是建立官方设立的常平仓、社仓、惠民仓等以及民间自发集资设立的义仓。
D.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救灾程序:救灾程序可分为报灾、勘灾、审户和发赈几个步骤。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灾后的赈济,民间力量和官府力量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B.用各神制度和措施使救灾机制良好运行绝对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C.到了清代,中国才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救灾程序。
D.审户能够有效地避免冒领赈灾物资现象的发生,防止官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再与方植之书(姚莹)①
年前接读手书及论夷事文,深为叹息。所论何尝不中,无如任事人少,畏葸者多,必舍身家性命于度外,真能得兵民之心,审事局之全,察时势之变,复有强毅果敢之力,乃可言之,此非卤莽轻躁所能济事也。虽有善策,无干济之人,奈之何哉?今世所称贤能,矫矫者,非书生则狱吏,但可以治太平之民耳。晓畅兵机,才堪将帅,目中未见其选也。况局势已成,挽回更难为力耶!
莹五载台湾,枕戈筹饷,练勇设防,心殚力竭,甫能保守危疆,未至债败。然举世获罪,独台湾屡邀上赏,己犯独醒之戒;镇、道②受赏,督、抚无功,又有以小加大之嫌。况以英夷之强黠,不能得志于台湾,更为肤想之辞,恫喝诸帅,逐镇、道以逞所欲,江南闽中,弹章相继。大府衔命,渡台逮问,成见早定,不容剖陈。当此之时,夷为原告,大臣靡然从风,断非口舌能争之事,镇、道身为大员,断无哓哓申辩之理,自当委曲以全大局。至于台之兵民,向所恃者,镆、道在也。镇、道得罪,谁敢上抗大府,外结怨于凶夷乎?委员追取结状,多方恐吓,不得不遵,于是镇、道冒功之案成矣。
然台之人固不谓然也。始见镇、道逮问,精兵千人攘臂呶呼,其势汹汹,达镇军③惧激变,亲自循巡,婉曲开譬,众兵乃痛哭投戈而罢。士民复干百为群,日匍伏于大府行署,纷纷佥呈申诉者,凡数十起,亦足见直道自在人间也。复奏己上,天子圣明,令解内审讯寻绎,谕辞严厉中,似有矜全之意,或可邀末减也。委员护解起程,当在五月中旬。大局己坏,镇、道又何足言!但愿委身法吏,从此永靖兵革,则大幸耳。
夫君子之心,当为国家宣力分忧,保疆土而安黎庶,不在一身之荣辱也,是非之辨,何益于事?古有毁家纾难,杀身成仁者,彼独非丈夫哉?区区私衷,惟鉴察焉。倘追林、邓二公,相聚西域,亦不寂寞。或可乘暇读书,补身心未了之事,岂不美哉。
[注]:①姚莹(1785~1853),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期间任台湾道台,是台湾zui高行政长官,组织军队坚决抵抗英帝国主义侵略。此文写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②镇,镇台,地方军事长官;道,道台,地方行政长官。③达镇军:指台湾镇台达阿洪。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审事局之全 审:辨别
B.以小加大之嫌 加:欺辱
C.甫能保守危疆 甫:刚刚
D.似有矜全之意 矜:怜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能得志于台湾 日匍伏于大府行署
B.然举世获罪 大臣靡然从风
- 1
C.以英夷之强黠 逐镇、道以逞所欲
D.痛哭投戈而罢 保疆土而安黎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莹对方植之的爱国热情深表感叹,认为朋友的观点十分中肯,但是国家缺乏优秀的人才,即便有好的策略,也难以挽回败局。
B.姚莹认为自己在台湾苦心经营五年,虽然保卫台湾不受侵略,但是多次请功受赏,受到上级猜忌、其他地方官的弹劾,无法分辩,只好委曲求全。
C.台湾军民因镇台、道台受责问,挺身而出为他们请命,这场风波在镇台的安抚下才平息,但还是有许多人不满镇台、道台的做法,又向上级官员申述。
D.妣莹不仅有一颗爱国赤诚之心,而且心胸宽广。他认为自己遭点曲折算不了什么,如果能和林、邓二公相聚新疆,完成未了心愿,亦是美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世所称贤能,矫矫者,非书生则狱吏,但可以治太平之民耳。(4分)
(2)镇、道得罪,谁敢上抗大府,外结怨于凶夷乎?(3分)
(3)古有毁家纾难,杀身成仁者,彼独非丈夫哉?(3分)
古代诗歌鉴赏(8分)
夜雨述怀(王十朋)①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②频生晕,照眼银钮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
[注]:①王十朋( 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曾招秦桧的压制。②“竹叶”指竹叶青酒,“银红”指银灯,古人认为灯花为报喜之兆。
8.诗人在首联点明内心愁苦,请具体分析诗人有哪些愁苦。(4分)
9.本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冰泉冷涩弦凝绝,(1) 。(2) ,(3) 。(4) , (5) 。(6) ,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乙:(1)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
(2)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5)师者, 。 (韩愈《师说》)
(6)女娲炼石补天处, 。 (李贺《李凭箜篌引》)
三、(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杏园宽门
宽门的父母迁来的时候,月亮沟还是一个荒凉的、人烟稀少的小山沟。父母老来得子,遂为其取名宽门,希望他能来开拓家门。
宽门的父母懂些医道,经常上山采药,外出行医。宽门的医术自幼就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成年的宽门除了耕种自己的几亩山地之外,闲下来的时候就替人行医。他的房前屋后植满了各色各样的草药。山里人生活苦焦,无钱看病,所以登门向他求医的人就络绎不绝。某个娃娃胳臂不慎脱了臼,经他手一捏便好,孩子顿时转哭为笑。某人拉肚子拉得垮了架,他就用醋煎个蛋给患者一吃,拉肚便立刻停住。他自己研习,并配制了奇奇怪怪的药方,这些药方能治愈各种疾病:头痛、发烧、肚子痛、烧伤、烫伤、眼疾、牙痛、疥疮、冻疮等等。凡用他配制的药治过的病大都药到病除。
据说他还有一样降妖的本领呢。一次邻乡的一位妇女中了邪,说是被妖气缠了身,面无人色,卧床数月不起,已经病入膏肓。宽门被请去为妇人诊治。宽门在病人房前的门脑上钉了个桃木桩,嘴里咕哩咕嘟了几句,然后猛然一声断喝,一掌击在患者的肩头上,邪气当即就被驱散,那位妇女第二天竞能下地走路了。
宽门给人看病是不收费用的;他也从不去别人家里吃饭。“酒肉那些东西都是些秽物。”他经常那样说。
宽门珍惜粮食,生活节俭,从不肯轻易浪费一颗粮食。走在路上碰见一穗麦子或几粒豆子什么的,他都要弯腰从地上一一捡起来;他说粮食是老天爷赐给人类的宝物,不能糟蹋。因此他每次吃饭后,还把锅底那些铲不下的锅巴用水泡泡,第二顿煮在饭里继续吃。他的这种节俭方法一时间成了沟里的美谈,月亮沟里的人很早就开始效仿他。
宽门是个光棍汉子,许多经他治愈后的小辈佃都争着要拜他为干爹。一天宽门把小辈们招来对他们说:“从今天起,你们每人在月亮沟里至少栽一棵杏树,谁先栽的杏树先开花结果,我便先认谁做干儿子、干女儿。”
人常说:桃三年,杏四年,枣树当年能赚钱。杏树要长四年方可开花结果。但这些甘心做干儿女的孩子们却有足够的耐心来养护他们的杏树。结果宽门干儿女的数量急骤地增多起来,杏树也在月亮沟铺天盖地地蔓延开去。
一个杏花纷飞的春季,成群结队的蜜蜂把整个月亮沟唱出团团醉意。宽门带着几个干儿子在杏林里采药,一时兴趣盎然,讲了许多话。他问:“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叫你们栽杏树吗?”孩子们瞅着宽门的眼睛,脸上一派茫然。宽门用手捋了一下花白的胡须说:“杏树的叶子释放一种气味,这种气味可以防治痨疾,因此长年居住在杏林中的人是不会得肺痨的;经常吃杏、杏仁,不会患痨疾,还能延年益寿。”
由于宽门的执着倡导,月亮沟家家户户都栽起了杏树,成了远近闻名的“杏花村”。说来也奇怪,居住在杏花村的人果然没有一个死于痨疾。
可是,福星寿星似的宽门,最终还是死了。
八十四岁上那年夏季,正是麦黄杏熟的季节。人们开始为宽门收割麦田。麦子搬进院子却找不到主人,人们忽然意识到已有好几天不曾见过宽门了;老入去了哪里,没有一点消息,只知道前几天宽门曾让一个干儿子去集镇买回了一口大瓮。还给他留了句话:人要活得清静、死得干净才好。
- 2
宽门失踪了。于是人们开始四处搜寻。村里人在宽门后院的坡根处发现了一个洞,就一股脑儿拥进去,果然见洞中有一口大瓮。大瓮里宽门双目微闭,盘脚搭手,像佛门里打坐一样呈结痂状端坐其中,似乎刚刚睡去。原来宽门早己长逝。
沟里人揣度宽门的心事,放弃了厚葬的初衷,干脆就势用土把瓮一拥,并移来一块巨石塞住洞口。
现在杏花沟己成为当地著名的景观农业区。当观光的人们走进ZD的杏园深处时,往往都能目睹到那块天然巨石,上书:“杏园宽门”四个大字。
11.小说为什么以“杏园宽门”为题?(4分)
1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小题。(6分)
(1)“一个杏花纷飞的春季,成群结队的蜜蜂把整个月亮沟唱出团团醉意。”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赏析。(3分)
(2)“人要活得清静、死得干净才好。”请分析此句的内涵。(3分)
13.小说中的“宽门”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结合情节具体分析。(6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一)根据要求完成15~1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1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疾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B.中美关系几十年,人权和西藏问题成为拌脚石。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来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
C.受外部环境、自身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出口低速增长,销费出现放缓迹象,转型综合症己逐渐体现出来。
D.我在画册中看到过那乡间居室,是木结构的精致小屋,能让人感受到松涛的呼吸和脉搏,也能看到万籁俱寂时的月色阑姗,更有旭日和夕阳在蓝天上描绘的粗犷与瑰丽。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午轻人“恶搞”杜甫画像,拿名人大家开涮,这种穿凿附会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担心,随意拿文化名人消遣娱乐,久而久之,会失了分寸,辱没传统。
B.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及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很多实体书店都难逃十室九空的命运,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
C.他志存高远,并不像有些失败者那样灰心丧气,甚至再无作为潦倒终身,而是立下宏愿,邯郸学步自成大业,最终成为一个“人过留名”的强者。
D.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体罚学生甚至殴打学生的教育方式也未免太过拙劣。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戏路即商路”,徽戏成为徽商公关的手段。 。 。 。 ; 。伴随着徽商的足迹,徽戏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
①徽州文人又在戏剧创作中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进一步催发了徽戏的产生
②徽商是徽戏发展中的酵母;反过来,徽戏在商场中的特殊作用,又巩固了徽商的有利地位
③这是一种多向的情感交流和文化需要
④在徽戏的发展过程中,徽商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和替代的
⑤徽商将扬州、杭州等地的一些戏班带回家乡,溶入了徽州人的情感和声腔特点
A.②③⑤④① B.③⑤④②① C.④②③⑤① D.①④②③⑤
(二)语言表达应用(共15分)
18.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②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③晚年的袁枚,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④“春晚”是中国人的“年夜饭”,是明星大腕们的“名利场”。凭借这个平台,新人可以一夜成名,老面孔可以保持“常青”,历来是明星大腕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⑤“毒胶囊”再次引发公众恐慌,社会舆论广泛关注这一现象;对此有关部门应及时公开处理结果,尽快消除公众服用胶囊的顾虑和影响。
序 号
修改方法
19.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欢庆佳节之际,中国人喜欢草拟对联来渲染节日氛围,表达喜悦心境。请把下面八句话分别组合成适应中秋节和元宵节的两副对联,要求上下联的组合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答案只填序号。 (6分)
①欢歌笑靥 ②十分相思百分念 ③三秋桂子 ④万户当门观瑞雪
⑤千重山远 ⑥一轮明月两地心 ⑦玉树银花 ⑧千家把酒赏花灯
中秋节: 元宵节: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博”的五个特征,每个特征不超过四个字。(5分)
有人称我们已进入“微时代”,只要你有个联网的手机,你就能通过微博将身边发生的事情与“脖”友们分享。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现代人确需一种和这种节奏合拍的“灵光乍现式”的表达,现代化的大都市,人们之间的关系向着“陌生人”社会的方向发展,人在社会场景和生活平台上的呈现,表现出更多的偶然性,这与微博上每天发生的故事有相似之处。同时,微博一次140个字的限制逼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更平民化,“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为此,各地政府也建立了官方微博,以便有效听取民意,解决群众现实问题。与国外微博相比,中国微博上的牢骚与负面表达较盛,而这恰恰是网友现实生活所面临困难的显现。微博只是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来,所以能否及时回应负面舆论,事关政府的诚意。在微博上,政府与民众应是平等交流的关系,而不是政府向民众的单向传播。无论是淘宝体,还是偶尔的卖萌,都体现了政府在积极地转变语言风格。然而,微博在为公众带来多元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微博的“直播性”虽然方便快捷,却易威胁个人隗私……尤甚的是,部分“微博达人”,恶意左右网络舆论,将“网络暴力”有意引向党和政府,危及社会稳定,值得警惕。
(1) (2) (3) (4) (5)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 3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4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2018年4月份北京海淀区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上一篇文章百学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京市海淀区期中考试的语文试题,相信做完题之后很多小伙伴们还是想要对答案的,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此次期中考试的语文...
2018-04-12
2013新余二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2013新余二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新余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017-12-05
浙江省舟山中学201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浙江省舟山中学201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12年舟山中学高三五月份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订正(dīng)供职(gng)侮辱(w)危如累卵(lěi) B.淬...
2017-12-05
2015高考全国卷新课标Ⅰ语文试题答案【word版】
2015高考全国卷新课标Ⅰ语文试题答案【word版】 河南省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推荐】: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试题 【请收藏...
2017-06-05
2015年全国卷新课标II语文试题答案【word版】
2015年全国卷新课标II语文试题答案【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新课标2卷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较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
2017-06-05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前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三暑假学前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2、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