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如何正确规划
期中考试结束了,这是新学期的第一次大考,没时间沉浸在考好的喜悦或者考砸的悲伤中。查漏补缺、温故知新才是现在紧要的事。那么期中考试过后该如何查漏补缺?下一轮复习怎么做才zui高效?在高考之前还有哪些事情需是考生必须做的?家长该如何做好后勤工作?如何备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信息平台为大家奉上《期中考后提分攻略》以及《2019自主招生备考攻略》,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
期中考试后该做什么?
期中考试结束,聪明的考生都会好好分析这份卷子,一方面查漏补缺,另一方面针对性地进行下一阶段复习。
一、查漏补缺
一张卷子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不是得了多少分,而是错了哪些题。错题反映的是学生知识点的漏洞,已经掌握的东西只要温习巩固就可以,没有掌握的才是我们下一步要攻克的,因此查漏补缺就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查漏补缺呢?自主招生信息平台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关键点和实用办法,通过“望闻问切”四招解决问题。
望:失分分析
正视卷面分数,整理失分原因,主要可分为4个方面:审题不细导致的错误,计算、填写马虎错误,知识点不会对题目无从下手,可以做出部分题目,但知识点无法熟练应用。
其中前两点原因失分是最亏的,但也比较好解决,只要考生养成良好的读题、做题习惯,日常维持良好作息,确保自己的精神状态饱满,考试不要慌张即可;后两点需要我们着重注意。
闻:错题类型分析
很多题目尤其是大题,综合性很强,一道题目中往往暗藏着多个考点,分量有轻有重。知道从哪里入手却无法熟练运用知识点说明考生对这类题有较全的认识,只是个别考点有遗漏,重点补习就可以了。
面对题目无从下手的考生需要重新梳理知识点,加强基础复习,不急于做题,而重点加强“读题”能力。比如:拿到一道题,读题后把已知条件进行分列,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考什么,然后对应找出此类题目的常规解法,再动笔答题。
问:知识点分析
错题的根本是知识点掌握程度,因此分析完错题类型后要分析知识点。知识点可分为:熟练掌握、掌握、了解几个层次。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也就是基础,基础虽然简单但是重要,需要学生100%掌握,任何遗漏都不能有。
对于不同科目的知识点,学生可分类进行整理,将同一类型的知识点集中起来复习,避免漫无目的的复习。
切:建立错题本
了解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后就要进行针对性查漏补缺,建立错题本。
·总结错题:分门别类将错题誊抄或粘贴在错题本上。
·重学知识点:将薄弱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学习。
·重做错题:合上书回顾知识点,重做错题,并检查。
·举一反三:找到和错题类型相同的题目,进行巩固。
分析过为后,我们要根据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下次考试不会在同样的题目上丢分。
二、针对性复习
高考复习可分为三轮进行:
一轮(11月—3月初)基础能力过关时期,这个阶段要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将复习重心放在基础题上。不要嫌题目简单,多做经典题目,目标是基础部分不失分,同时为攻坚难题打基础。
二轮(3月初—5月中)综合能力突破时期,这个阶段进行专项练习,增强实战能力,同时培养考试习惯,多寻求题目的不同解法,找出最优。这个阶段要尽可能扩大我们的“见识面”zui.好能够做到看见任何题目都不眼生,有想法、有思路。
三轮(5月中—5月底)应用能力提高时期,这个阶段重点是调整状态,让自己适应考试;其次树立自己的高考目标,即想要报考哪所高校,该高校招生要求是什么,录取分数在什么档次,跟着目标提升分数。
如何通过自主招生上名校?
想选一个好学校是每个考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但清华北大分数高、竞争激烈,很多家长会犹豫担心万一考生发挥不理想会遭滑档。今天自主招生信息平台就给各位家长和考生推荐一个降分上名校的途径——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如此为想要冲击名校,但成绩卡在录取分数线上下,把握不大的考生提供一份“保险”。
那么,现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能为2019自主招生报考做哪些准备呢?别急,自主招生信息平台为大家一一道来。
目前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还未发布,但考虑到简章发布后基本就要开始报名,所以我们根据往年经验强烈建议大家现在着手,首先做好确定院校、掌握自主招生重要时间点、准备报考材料这三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院校
提早确定报考的高校有助于考生明确目标,会使考生更有动力,在紧张的复习期可以让考生看到未来的前进方向,注入一剂强心剂。自主招生更是要提早明确报考学校,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自主招生申请是以志愿填报为基础和目的的,表面上家长是在给孩子挑专业实际上是在给孩子选择人生、选择生活方式、选择未来。所以家长们在选专业时,一定要将孩子的兴趣爱好、学科优势和专业结合起来。
自主招生申请在遵循“冲和稳”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法来定位院校。
★ 第一步:根据考生现有成绩和排名推算高考时的成绩和排名。
★ 第二步:在考生高考正常发挥的基础上,在高考成绩上再加二十分或者三十分,我们暂且把这个分数称为参考分。那为什么要加二十分或三十分而不是六十分或者九十分?这是因为绝大部分高校给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就是二十分或三十分。而如果家里考生足够优秀,获得过非常厉害的竞赛奖项,也可以在高考成绩上加60分来做参考。
★ 第三步:精准定位院校。根据所在的省份和孩子所在学校的往年录取情况,结合第二步算出的参考分数,家长可以精准的选择一下哪些院校较容易通过,哪些院校是可以冲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选出自主招生申请的三所院校了。
(1)首先考生自身水平定位,综合分析高中阶段成绩及所获得相关奖项做自身定位排名;
(2)其次合理预测高三一年的成长空间,高考时可以提升到什么档次。
(3)最后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及规则,结合考生目前综合实力确定几所目标院校。
如果定位不明确,很容易导致即使自主招生通过了,但是因为考生的成绩没有达到优惠的标准,最终还是不能被目标院校录取。
在未能确定考生高考成绩、目标院校、招生计划、报名情况等参数下,要依据考生的实力选择合适院校是有些困难的。
我们可参考的内容也只有考生的高一、高二的成绩情况以及考生高三一年的成绩提升潜力,同时还需参考目标院校的录取情况和招生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和考生在院校选择前,一定要参考前一年的该校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综合评估自身的条件,未免无法达到初审要求。
(1)考生获得奖项是否能达到高校要求
以高校前一年招生条件作为参考,zui.好选择考生自身条件能满足高校招生要求的院校。
很多考生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奖项类型或者是奖项等级,小编建议大家,家长在报考前,一定要确认考生的奖项等级。
(2)考生所获得奖项高校是否认可
很多考生奖项符合了高校招生条件,但是不确定高校是否认可,例如:高校招收发表过省级或者是国家级刊物论文的考生,考生发表过论文,但是不确定高校是否认可自己所发表的论文。
此种情况,建议家长和考生在报考前咨询高校招生办或者尽量选择与论文发表相关的专业。
(3)提前了解高校院校限报及专业限报数量情况
明确了想要报考的院校之后,我们还需要重点关注自主招生的关键时间点和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自主招生关键时间点及注意事项
自主招生通常从3月开始报名,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填报志愿之前。其中有这样几个关键时间点需要家长特别注意:
3月: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生提交申请材料
自主招生信息平台提醒:在自招简章发布后,一定要认真研读。每个学校的报名条件都不一样,你心仪的学校对学科竞赛奖项有什么要求?要求省一还是省二?没有奖项,综合成绩优秀行不行?招生的专业对文科生有限制吗?学校的优惠政策如何,最多能降多少分?学校和专业的限报数为多少?这些问题在招生简章中都有详细的解答,所以家长务必要把自招简章看透!
一般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发布即日就可报名,考生一定要在简章规定的时间内报名并提交各项申请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会在确定的时间关闭报名通道,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报名截止前完成报名工作。考生在报名前准备好申请材料,不要等到三月份才准备各种材料,到时候一定会手忙脚乱。
4月:高校审核学生材料
4月底前:高校公示初审通过学生名单
初审结果出来后,一定要做好确认考试、网上缴费、准考证下载打印等相关工作。往年有考生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确认考试而丧失了自招资格,实在是太可惜了!
6月7日-8日:学生参加统一高考
6月10日-22日:试点高校组织考核
高校会在高考结束后至成绩公布前(6月10日-6月22日)进行自主招生考核,由各自主招生高校单独组织。大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也有些高校只考面试。不同高校的考核内容不一样,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类考核内容也可能不一样。
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
在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及录取政策。届时考生可登录高校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查看相关信息。
高考出分后:考生填报志愿
在高考出分后,考生填报志愿,高校进行录取工作,届时会在高校本科招生网公示录取
现在已经11月中旬,离自主招生报名的日子已然不远,家长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把报考材料准备起来了。那么自招材料都包括什么?如何准备材料初审通过率会更高?自主招生信息平台为大家整理了9大报考材料的注意事项。
五、自主招生报考材料准备
自主招生信息平台为大家整理了自主招生初审必备的九大材料:
1、自主招生申请表
2、高中三年的成绩单
3、综合素质评价表
4、理科竞赛/文科竞赛/科技竞赛等竞赛奖项
5、ZL/论文及其他相关证明
7、自主招生推荐信
8、自主招生实践、辅助材料
9、其他有效材料
1.自主招生申请表
申请表就像求职简历一样非常重要,是自主招生申请材料中最先印入招生官眼里的名片,要将与高校报考要求相关的条件清晰明了地写在明显的位置,尽量展现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真实的你,大家可以提前准备。
2.高中三年的成绩单
有不少家长考生存在这样的一些误区,没有奖项、成绩也不好就不能报自主招生吗?非也!2018年有人大、武大、华东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明确认可平时成绩优秀、达到其相应要求的考生。
成绩单包括了高中三年每一个学期的期末成绩、三次模考成绩和会考成绩。
高中三年每一个学期的期末成绩都要如实填写,自主招生信息平台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期末考试的成绩!像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兰州大学2018年自招简章就明确要求期末成绩要达到全校的前百分之5%。

大家可以看到成绩单的模板中需要填写会考成绩,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不要忽略这块的成绩,要尽量在会考中拿高分。
成绩单中三次模考的成绩都必须填写,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用心对待模考,成绩越高越好!
3.综合素质评价表
部分高校会要求学生提交综合素质评价表,比如人大、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2018就明确表示要提供综合素质评价表,一般需要加盖学校公章。如果你所在的高中无法提供,则需要所在高中出示相关证明。
4.竞赛奖项
五大学科竞赛
五大学科竞赛奖项一直是自主招生中分量最重、最受认可的“硬通货”,各个高校对学科竞赛要求也都十分明确,竞赛成绩是我们择校时要参考的最主要的标准。
文科类竞赛
自2018年起,各高校接受文科类竞赛奖项的院校数量大减:只有33所高校明确接受文科类竞赛奖项,而且简章相关说明中除北林外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提到任何一个具体赛事,如往年大行其道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创新作文大赛等均只字未提。
但我们一定要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长,未提到并不等于不认可。文科类竞赛奖项虽不如以往有说服力,但也一定是有效的,有一定比没有强!
对于有外语特长的考生,报考时可以选择北语、上外等语言类高校,这类高校自招竞争相对较小,但对英语成绩要求一般比较高。
科技创新竞赛
与文科类竞赛受冷落形成鲜明对比,2018年各高校对科创类竞赛的认可度继续提高,科创类竞赛奖项已经成为除五科竞赛外通过自招初审的第二大主力。
2018年共有59所院校明确认可科创类奖项,占比超过65%。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中小学电脑制作三大赛的认可度非常高,其它常见奖项如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国际环境科研项目承认的院校相对较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科创类竞赛不局限于上述这些,有奖项就一定有用。高一、高二考生应该多参加接受度较高的三大赛,其他科创类大赛可在有余力的情况参加。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高校对科创类竞赛报名有一定的专业限制,同学们最终应尽量报考竞赛奖项相关的专业以提高初审通过率。
5.论文、ZL
2018年有39所高校明确接受发表论文、拥有ZL的考生,只有论文ZL类奖项的考生依然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但2018年各高校对论文ZL类要求及审核都比以往更加严格,有的高校还会针对考生所提交论文、ZL,在自招考试中专门设计相关的专项考核。严格审查论文、ZL是大趋势,所以高一、高二考生如果有相关成绩,平时一定要收集相关材料,做好相关准备。比如某考生在杂志上发表了文章,那么一定记得把杂志留下来。
论文类一般在省级以上的期刊发表才比较有说服力,ZL类一般发明ZL的认可度大于实用新型ZL。但总的来说论文ZL类可操作空间比较大,不算太难获取,为提高初审通过率,建议大家报考院校时选择论文ZL的相关专业。
必须注意的是:一定不要造假,各高校对论文ZL的审核呈现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一旦被发现造假不仅自招被一票否决,还可能影响高考,得不偿失。
6.自主招生自荐信
自荐信包括哪几块内容呢?
自我介绍、课内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科竞赛获奖情况、课外活动情况、性格、兴趣爱好等等方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学校的特点或者要求进行酌情的加减。
自荐信写作有什么要求?
具体要求以院校自主招生简章规定为准。一般会对写作内容方向、字数、是否手书等做出要求。半数以上的学校都要求在800-1500字左右。
自荐信应该突出哪些内容?
由于自荐信有字数限制,考生不必方方面面都写到,只要结合自身情况及招生简章要求,突出重点即可。
一般重点突出考生学习成绩及获奖情况、其他能证明个人创新潜质及特长的成绩与经历、对所选专业的理解及以后大学的规划等。
自荐信写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要符合院校自主招生简章要求,切忌长篇大论,忌讳千篇一律,忌讳浮夸空洞。
7.自主招生推荐信
自主招生材料中有一份是推荐信,非常重要,必须准备好。有很多学生跟家长问自己的推荐信由谁来写更有用,其实据了解,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大学教授、居委会、学生社团、公益组织……全都可以写推荐信。
推荐信及推荐材料在自主招生报名中一直存在,但一直作为报考的附加材料。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说明“考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此规定说明作为对自主招生申请报名条件的完善和补充, 2015年被绝大多数的高校写入自主招生简章中。因此,从2015年起,自主招生报名中的中学、专家、社团推荐材料逐渐被关注自主招生的家长和考生熟知。
下面是一般推荐信所必须要包含的内容:
基本信息。推荐人基本信息和被推荐人基本信息,包含: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等等。
推荐理由。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方面是推荐人了解申请人(即考生)的过程与时间,另一个方面是该考生获得研究成果具有哪些学术方面贡献、研究潜力、创新潜质等特点等等。
签字盖章。注意的是,填写完所有信息后,需要下载推荐表签字盖章,再上传到报名系统即完成推荐。少部分高校会要求推荐人把推荐表填写完成后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再邮寄到学校招生办,具体以高校实际要求为准。
再一个就是,推荐信写的时候,还要避讳四件事儿:
(1)尽量不要采用亲属推荐。
(2)尽量不要用跨学科专家推荐。
(3)尽量不要用远远低于报考院校等级的专家教授推荐。
(4)尽量找对孩子有一定了解的专家推荐。
总之,在准备推荐信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推荐信的各种注意事项,结合高校招生简章要求,避免相关问题,最后再进行集中准备。
8.实践、辅助材料
如果你的材料还是不够硬,可以再增加一些辅助材料,一般而言包括三部分:
1、社区服务;
2、社会实践;
3、研究性学习报告。
9.其他证明材料
能反映你的综合素质的其他材料。比如个人获奖证明复印件、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的材料、考生本人原创的研究成果及发表作品等其他可证明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相关材料。自主招生信息提醒,这些材料一般需要加盖学校公章。
报名材料准备起来还是很复杂的,根据以往经验越早准备越好,这样才不会忙中出乱。家长可以参考2018年各高校报名要求先行准备,等2019自主招生简章发布,根据最新信息进行调整即可。自主招生信息平台也会时刻关注各个高校自招最新信息,及时为大家发布。
距离2019高考只有205天了,离自主招生报名也不过130天左右,希望考生和家长能够抓紧这最后的时间,一方面加紧复习脚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提早准备自主招生材料,为报考理想高校多准备一份保险。最后祝每位考生都能如愿进入理想大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