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三者有什么关系
7月21日-27日,博雅闻道北清培优2019年奥赛暑期课堂在河北省香河一中成功举办,来自四川、广东、安徽、河北、山东等地区的百余位新高二学生参加了本次集训。
本次集训共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程,讲授奥赛拔高知识部分内容,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竞赛创新思维,同时帮助同学们为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选拔做好准备。
2019年数理化三大学科竞赛的省级比赛将于9月份陆续开展,目前同学们还有1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9月份的省赛既是检验自己前一阶段竞赛学习成色的机会,同时也是判断自己接下去如何学习的依据参考。
为此,本文也将详细梳理新高考政策下的竞赛生升学体系,以帮助大家科学应考,合理规划。
1竞赛与自主招生
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竞赛,除了一定的学科兴趣外,最看重的莫过于其有利于拓宽升学路径。比如一流高校的自主招生在报名条件上普遍都要求竞赛奖项。在2019年以前,高校自主招生对竞赛奖的要求并不严苛,从省级三等奖到国赛金银铜,不同层次的获奖选手都能找到契合自己的高校,彼时一些高校虽然在简章中写明只招省一,但实际上仍有大量的非省一学生通过初审。(相关阅读:自招政策解读丨虚高的省一要求)
但随着今年3月教育部的一纸严令,“省一”的要求不仅落实,而且扩大到了几乎所有高校,曾经只需省三即可报考的大学如今也变成只招省一,仅有北京化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个别高校还招收省二的学生。换言之,“省一”几乎已成为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最低门槛!
与此同时,高校自主招生的优惠幅度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减,除少部分顶尖竞赛生(如提前与高校取得签约的学生、国赛金银牌等)依然能拿到降一本线、降60分的大额优惠外,其余省一学生即便顺利通过自主招生考核最多也只能降20分。
▲某高校2019年自主招生入选资格考生名单,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网。
看到这里,可能有学生不禁感到疑惑,既然自主招生这条升学路径已变得如此狭窄,那竞赛还有学的必要吗?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答案。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对于志在清北等顶尖名校的学生,一定的竞赛知识的学习不可或缺!
其次,学习竞赛的前提是在高考内容上学有余力的同学。这部分学生通过竞赛学习能够进一步启发自己的学科兴趣、提升学习品质、开拓学科思维,乃至明确理想志向……这对于今后的学业生涯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但倘若课内的学习有明显的短板或者因为学竞赛而导致综合成绩出现显著下滑,那么就需要慎重考虑投入精力/时间的程度。因为除非学生能通过竞赛入选国家集训队拿到保送资格,否则即使通过自主招生获得了高校降分录取优惠,最终还是要看高考分数,所以学竞赛的同时课内学习也不能放松。
最后,虽然高校自主招生通道变窄,但新高考背景下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以及面向低年级学生的高校夏令营等招生模式的不断涌现和兴起,依旧为竞赛生提供了额外的升学路径。
2竞赛与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顾名思义,即是以综合成绩为主,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等综合素质为辅的招生模式,从面向全国地区招生的清华领军计划、北大博雅计划到部分新高考省份仅面向省内学生开展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都属于这一范畴。(相关阅读:新高考下的综评招生丨2019年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一览)
目前,浙江、上海、山东、江苏、广东等新高考省份均已广泛开展综合评价招生。以山东省为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院校的综合评价招生报名条件中,均明确要求考生具备学科竞赛省三以上奖项。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样如此。
可以预见的是,第三批启动(从2018年起)新高考改革的其他省份如辽宁、福建、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区,最迟在2021年也将在省内高校中大范围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届时,在综合成绩相近的情况下,手握竞赛奖项的考生在报考环节必然更占优势。
3竞赛与高校夏秋令营等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其一是综合评价招生的涌现,其二则是高校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的兴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北大、清华的营期活动。(相关阅读:清北夏令营政策综述 清北秋冬令营政策综述)
以数理化三大学科竞赛为例,未来半年将至少有以下营期活动开展。其中10月份的金秋营旨在选拔刚刚参加完省级比赛并获得省一等奖的学生……只要考生在这些营中表现优秀,就能提前取得签约降分。
当然,清北竞赛营的要求基本都在省一以上,如果考生仅取得省二、省三,那么能够考虑的就是各高校的学科营。
高校学科营在竞赛奖项上并没有清北竞赛营要求那么高,相应的在初审标准上也会比较注重考生的综合成绩。
此外,在优惠模式上,清北学科营内并不能直接取得降分签约,但获评优秀营员的考生能够提前获得参加高考后两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考核的机会。其他高校的学科营,基本也会对考核表现优秀的考生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认定。
4政策综述
以上是结合当下的高校招生政策(报名条件)对竞赛生升学路径做的简要概括。
总体而言,虽然19年自主招生政策收紧,门槛提升,非顶尖竞赛生的出路前景一度渺茫,但从各地综合评价招生和高校夏令营招生要求来看,省二、省三竞赛生依然拥有广泛的机会和竞争优势。
对于新高考地区和传统高考地区的学生,竞赛生在升学路径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参加省内高校综合评价资格的机会。相比之下,后者学习竞赛的潜在收益可能没有以前那么高。
假如考生的理想目标是北大、清华,那么无论是新高考地区还是传统高考地区,竞赛都不可不学,因为根据清北两校现有的招生模式,自主选拔(主要包含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是主流,学习竞赛的目的不仅为了报考自招,同样也是为参加两校的自主考核打基础,往年清北自主选拔数理化科目的考核难度zui高都能达到竞赛复赛难度。
如果是在新高考地区,这一范围将扩大到复旦、上交、浙大、中科大等顶尖高校。这部分高校在新高考地区的招生同样以自主选拔为主流,校测环节数理化科目的考核难度同样远超高考,直追竞赛。
5升学规划
竞赛的学习宜早不宜迟,越早取得奖项越具有选择优势。正如前文所言,对于即将升入高二的同学们来说,9月份的省赛异常关键,最低目标自然应该是争取获奖。
倘若能够获得省一等奖,那么接下去的机会无疑会非常多,首先基本预定了清北以外高校来年的自主招生资格,其次比如可以准备省选、冲刺省队(个别科目),准备清北金秋营报考材料等等。
倘若仅取得省二、省三奖项,那么想通过竞赛签约走自主招生路径考取清北等名校的希望便相对渺茫。风险最低的选择无疑是回归课内,提升综合成绩,以争取高二下暑期的高校学科营、综合营资格,同时针对高校自主选拔的考核内容做相应的准备。
总而言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升学体系正不断朝着“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向完善迈进。对于顶尖学生,高考、竞赛知识的学习都不可或缺。丰富多元的升学机会减少了以往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提前选拔的招生机制则有效避免了考生孤注一掷的风险,各大高校广泛开展的学科营也为高中生提前了解大学专业,明确志向目标、做好生涯规划提供了极大助力。
但同时,这也对学生、家长乃至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众多的出路和机会,学生应该如何做好选择?课内成绩和竞赛奖项孰轻孰重?参加高校自主选拔(含夏令营),应该着重准备哪些材料?这都要求学生/家长保持对高校招生政策的持续关注和了解,并做好规划。在不同学习阶段,根据学生本人的成绩情况,积极申请参加目标高校的夏令营活动,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