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强基计划为何遇冷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4-20

强基计划为何遇冷

  01

  因为强基计划,我最近的公众号后台有点爆炸。

  有跑来跟我咨询强基计划的;

  有跑来向我咨询高考志愿填报的;

  有跑来问我综合评价的;

  有跑来跟我打听新高考的;

  还有几个小老弟在后台给我发涩图的;

  对于各位愿意互动的同志们,我只有一个请求:

  希望你们加大力度。

  02

  最近后台zui高频的问题还是关于强基计划。

  也难怪,此时此刻高考圈ZD的事情除了复习,就是强基计划了。

  不过,通过大家咨询的问题来看,大家对于强基计划更多的还是犹豫的。

  我觉得可能是我前几天给大家讲得还不够深入,所以今天我决定从去年强基计划遇冷的角度再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这可能是最最大力的毒打,但请记住,这是我作为一名规划师对学生最深沉的温柔。

  03

  在去年的文章里我已经分析过了,为什么要用强基计划去取代自主招生,无论是从国家角度的未来布局,抑或是自主招生本身逐渐偏离初衷的“产业链”。

  强基计划是一个着眼未来甚至有点超过现阶段现实情况的一次勇敢尝试。

  当然,现在回头看2020年的强基遇冷,大概知道了梦想照进现实之后,大多数人还是按下了闹钟翻个身又睡去了。

  华中科技大学今年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多了一句去年简章中没有的话:

  请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慎重做出校测确认选择。

  考生确认并上传承诺书后,如无故未参加校测,学校保留对该类考生诚信追责的权利。

  可以想象,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是被学生们伤的多深。

  那么为什么强基计划出简章的时候甚嚣尘上,而真正高考之后大家又避之不及呢?

  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

  04

  一、从初审到复试,选拔标准比自主招生更加严格。

  自主招生的最后两年对于奖项的严格程度还不及如今的强基计划。

  今年的强基计划对于依托竞赛证书的考生而言,绝大部分院校有且只有一个标准,奥赛国二及以上。

  注意,这里是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国家二等奖及以上。

  国三都是不符合条件的。

  国二以上的考生全国加起来也就千八百人,而且有公示名单的,无法作假,基本就是有数的。

  这就使得其中一个生源能够提供的学生很少。

  另一个生源,也就是强基计划的第一类考生,就是纯靠自己的成绩去申请的。

  也就是“成绩优异”。

  这个成绩需要多优异呢?

  实话实说,标准比较主观,因学校而异。

  不过绝大多数院校对于学生录取的最低标准都是一批本科录取控制线(新高考或本科合批的省份就是特殊招生控制线,同质不同名而已)。

  这就很吸引人啦。

  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发现这其中的吊诡之处。

  现在参与强基计划的院校只有36所双一流A类院校,这36所院校无论在哪个省份,需要的分数都是高高的。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参加这些学校的强基计划,就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绝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如果过了一本线,但是实际成绩也不足以通过裸分被双一流A类大学录取的话,那么大概率也很难通过强基计划的复试。

  因为,复试就是用来淘汰普通人的。

  人家要找的,要么是成绩特别优异的,要么是成绩一般但是在某个学科有特殊才能的。

  这两类人都属于少数,而后者更是少之又少。

  这就又让一批人想报而不敢报。

  最后就是强基计划不同于自主招生的就是破格录取的方式。

  自主招生是给学生固定的加分,或者说是院校对于通过自主招生的学生固定降分;

  但是强基计划采用的是综合评价的形式,依旧是依托高考裸分的,只不过对于高考成绩加权了。

  一个学生600分,一个学生580分,假设某高校的强基计划规定高考占考核成绩的60%,那么在强基计划中,两个学生的分差就从20分变成了12分,缩短了8分的差距;

  而如果600分的学生在笔面试失分比较严重的话,那么580的这个学生是有可能在强基计划中实现逆袭的。

  前提是这个学生在某学科领域确有真才实学,或者能够展现出相应的科学素养。

  规则又严又透明,奖项权威难造假,高考成绩比重高。

  就这三点,就注定了强基计划的热度不会像自主招生那样让人趋之若鹜。

  05

  二、强基计划的立意很高,招生专业不吸引人

  这事儿得从两方面去讲。

  一方面就是强基计划设置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国家的基础学科科研领域选拔、培养、输送人才。

  因为是基础学科,所以都是比较冷门的理学、哲学、历史学和部分冷门的文学专业。

  帮大家回忆一下理学都有哪些专业: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

  这些学科对于科研和科技的推进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就不会有应用技术的进步。

  这是宏大叙事的角度,对于国家甚至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落实到个人的视角呢?

  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人生转瞬即逝,每个人都要想着要努力且优越地活着,至少要过上一个优渥的生活。

  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和学生而言,专业的选择无论是否与职业相关,未来都会选择要孩子“卷”出来一个相对理想的未来。

  说简单点,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多挣钱。

  多挣钱,就得去有发展的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高端制造业等等行业。

  这些领域理论上不需要走到象牙塔里,如果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或者优秀的个人能力甚至就是比较能吃苦,能卷,都有比较不错甚至能够得到高于中位数的一个收入。

  读书是工作,工作才是生活。

  06

  三、我国的科研人员待遇有待提高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也应该有所改变。

  过去新中国困难的时候,爱国的科学家为了建设祖国,愿意吃苦,但是我们依然是努力提供zui.好的给他们;

  现在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我们不能让科研人员还坚守清贫,甚至甘于清贫。

  我个人认为,爱国、坚持正确方向发展的科学家,就应该能买得起房,开的起好车。

  科学的待遇,什么时候比不过流量明星了呢?

  如果有一天,拿得出成果的科学家,能够得到社会的赞誉和物质的奖励,让沉心科研的人能够后顾无忧地放手去工作,我相信到时候,自然有大把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到成为科学家的队伍中去。

  毕竟,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科学家。

  我不希望,未来小朋友的梦想,只是当明星,挣票子。

  言尽于此,大家懂得都懂。

  希望各位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未来猎运亨通,大吉大利。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强基计划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

一、报考强基计划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强基计划聚焦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高考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从深层次上讲,强基计划肩负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力量的使命...
2023-12-27

文科强基计划应当如何准备

原提问 就是之前报了四川大学的哲学强基(没办法河北只有这一个科目)请问各位学长学姐们在强基考试前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江柳回答 很难讲该准备什么,基本上来说的话,近年来各校的做法都是尽可能将校考时间提前,像上海交大6月11日进行笔试,复旦6月12日举...
2023-12-23

透过强基计划学生升研究生数据看问题

第一批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现在开始升研究生了,透过数据看问题,我们看到了哪些情况呢? 在转段阶段,部分学生选择直博、出国或退出等多个去向。以东南大学公布的信息为例,该校2020年首批强基计划招收81名学生,今年共有75名强基生顺利进入硕士或直博阶段。...
2023-12-15

如何准备强基计划及优劣势分析

强基计划作为每年高考招生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了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
2023-12-12

正在报名!高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报名承认的赛事

教育部公布的44项白名单赛事中,有不少赛事报名正在进行。想要报考的小伙伴们,小编为大家汇总了正在报名的部分赛事的报名时间和报名入口,一起来看!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始创于2000年。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
2023-12-05

没有竞赛奖项能报考强基计划吗?现阶段如何准备?

近期各大竞赛获奖名单陆续公布,数学决赛也在进行中,有考生家长询问, 没有竞赛奖项能不能报考强基计划?没有竞赛奖项的话现阶段又该如何准备才能提高竞争优势呢? 今天来给大家详细说说非竞赛生应该如何准备强基计划,一起来看! Q 没有竞赛奖项能报考强基...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