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简章未公布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需要关注“强基计划”的什么内容
现在所有的高校都没有公布招生简章,我们还无法得知这36所双一流A类高校会怎样制定他们的“强基计划”。
按以往自主招生报名的经验来看,“强基计划”的报名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期望加入“强基计划”的考生和家长应该未雨绸缪做好功课。
首先是先自我定位。
需要明确两点:想去哪?能去哪?
“想去哪”是你的理想或者梦想,我们把它量化成一个期望值(后续有用),可以是这所大学在你所在省份近3或5年的高考平均提档线或平均最低位次。
以辽宁省考生(理科)为例:
如果你想去北京大学,那么你2020年高考的期望值就是51名或者686分,如果你想去兰州大学,那么你2020年高考的期望值就是8842名或者599分。
“能去哪”是你现在的实力,即你高考的位次或分数,也可以把它量化成一个实力值,这是一个估计值,也是一个随你的能力高低变化的动态值。这个实力值可以参考你现在学校的排名和近几年相似排名学长高考的平均位次或分值(多找几位参考价值更高)。
对比你的实力值和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也就找准了你的定位和未来2-3个月的努力方向。
接下来就是在你的实力值和期望值之间找出5-10所高校,未来重点研究他们的招生简章,因为非常有可能允许申报多所学校,或者你比较保守,可以在低于你的实力值的高校里面找几所关注。
因为是分省计划,所以每所高校的招生简章里面重点要看你所在省招生的专业和人数。
《意见》中有一个关键词:“一校一策”。
就是不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强基计划”。
自己的学生自己选。
这是“强基计划”进行差异化人才选拔最重要一点。
这36所双一流A类高校,我们分别来说。
套用一下网上戏谑的中国大学归类法,把这36所高校分为两类:清北和非清北。
先说清北: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中国的大学里面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特别是本科生招生方面。
2020年以前这两所学校的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国家给的政策多,不同于其他高校,比较复杂,非专业人士不一定能弄明白,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清北的家长孩子上了大学也没弄清楚清北的招生套路。
但这一次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为“强基计划”给高校的自主权很大。
一是《意见》中明确了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换个说法,就是只要教育部同意,高校招什么专业招多少人(不超过总的招生计划)按什么标准招的弹性空间很大。
二是《意见》中计划内高校可以给予特殊考生的优惠条件空间很大,保留了降分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条件。
因此,清北原来的综合评价招生方式“领军计划”和“博雅计划”似乎没有再存在的必要,应该会全部归入“强基计划”模式。
只是这两所高校的原在“领军计划”和“博雅计划”招生的部分人气专业,如经管类,是不是能够进入“强基计划”有待观察,因为这是现在教育部希望降温的专业。
(图片来源:高中生涯规划洋观道)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按照《意见》里面的要求,分为“VIP客户”和“普通客户”两种。
“VIP客户”就是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录取线直降一本线(或者强基计划线)。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以往清北的标准,这部分考生大部分是五大联赛的金牌牌主,他们基本上在决赛赛场上就和清北签约完毕,专业方向确定,学校只需要照名单调整分省计划即可。
“普通客户”就是其他考生,需要通过高考+校考的成绩排队确定是否录取。原先“领军”和“博雅”计划范围的考生,大概率会在这里竞争上岗。
至于招生人数,由于是分省计划,如果“领军”和“博雅”纳入“强基计划”模式,招生的人数如何分配现在还无法预测。
再看非清北:
余下的34所高校以往是没有什么特殊政策眷顾的,因此在执行教育部政策方面会相对谨慎,虽然《意见》中自主权空间很大,但第一年一般会采取中规中矩小步前进的态度,不冒进也不落后。
比如日前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刘传勇做客《山东教育卫视》就透露了这样的思路:
1、山东大学上报教育部“强基计划”拟招生专业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马克思主义等基础学科。
2、会按比例确定初审入围名单比例,他举的例子是1:2。
3、录取考生将按本硕博一体化方式培养,研究生阶段培养方向是国家重点需要的专业,如计算机软件、微电子、新材料等。
(图片来源:互联网)
由此可以得出看出,34所高校更倾向于采取以下录取方案:
1、专业方面:基本上是按照《意见》里面提出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为重点的基础学科,对应高端芯片和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科技和国家安全的新工科,对应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文科,或者在《意见》里面没有明确提出的但是高校希望招生的学科,比如上面提到的山东大学拟招生的在法学类里面的马克思主义专业,还有这次COVID-19新冠疫情中显现的公共卫生、医疗、应急管理等国家紧缺人才储备的学科。
这些学科专业大概率会出现在34所高校的招生简章里面,但基本上会按照高考的分省计划来分配专业,不会搞大而全的平均主义,而且热门的经管类专业应该不会出现。
要注意有些高校可能在“强基计划”也采取理科实验班或某某类这样的大类招生,而不是直接明确地细分到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一级学科,这样就会有进入大学后细分专业时的二次竞争。二次竞争有一定的专业选择风险,特别是在许多位于高考强省的高校,大二细分专业的时候,本省籍学生人数多且成绩好,弱省的学生很难与之竞争,专业分配难以满意。
还有,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高校虽然会重点培养,但不会出现一些家长担心的本科毕业后限制升学、出国、转专业的现象(可参考“珠峰计划”学生毕业去向即可)。
可以说,除了需要避风向的经管类,高校把什么专业放入“强基计划”,自己还是说能了算。
2、招生人数:第一年的招生人数不会太多,大家都在试水,一般占比应在原自主招生的5%(总录取人数)比例上下浮动,因为2019年自主招生政策的原因很多高校并没招满这个5%。
譬如山东大学2020年准备总计招收300名学生进入“强基计划”,这个计划人数就高于2019年自主招生的260人。
由于“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是分省计划,各个高校是采取平均主义分配,还是根据2015年来自主招生录取的人数把强省和弱省区别对待,值得关注。
原创:海龙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