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认可度较高的几类竞赛
各位家长对“自主招生”这个名词肯定耳熟能详,但是这个政策跟大学招生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高校自主招生对各类赛事成果认可度如何?怎样有策略地规划高中生的各类竞赛?本文为您解答。
自主招生可谓高考的“快车道”,目前有90所高校开展了自主招生项目,招生人数控制在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以内;考生通过申请、评定和考试,以获得降分优惠的方式跨入理想大学。老师简要介绍了自主招生的基本概念和选拔流程,并点评了自主招生认可度较高的几类竞赛。最后对高中同学提出学业建议和规划,家长朋友们只需几分钟便可以尽览干货。
自招介绍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早在2003年,中国教育部即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学生的历史。自主招生的实质是选择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自主招生的流程并不复杂,每年的三四月份提交申请材料,初审通过后,考生将在六月高考结束后参加高校的资格考试,通常包含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按综合成绩高低排名,高校将给予60~5分的降分录取优惠政策(成绩高于一本线的同学可以考虑自招之路),有的高校甚至降到一本线直接录取。
最近,教育部对高校自主招生提出了“十个严格”,与2017年的“五严格”相比,新增了五条:“严格控制录取标准,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严格确定招生专业,严格开展新生复查,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其中,高校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等要求,造成了大家不小的焦虑和恐慌,同时,我也收到许多家长急切的咨询。所以特地在此,给各位家长朋友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建议,期望能给您一颗“解忧散”和“定心丸”。
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咱们应该从大学招生选材的角度来寻找对策和方案。可以想见,政策不管怎么变,其核心是帮助国家和高校进行人才选拔,而考试和比赛等是评价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有效工具;如何达到人才的标准,是我们最该关心和最应投入精力的。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学业成绩,高中虽然短短三年,如果形成了良好的自适应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都将是最牢靠的基石,助力深远。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特长的培养和创新潜质的引导,不仅因为这两项的成果和表现依然会是考生向高校证明自己符合人才标准的重要砝码,更因为这两方面素质的锻炼和成绩与信心的积累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外界如何变动,只要孩子从高一到高三都有目标且持续地实践和积累,就能有较大概率推开理想大学之门。
以下依次介绍高校自主招生认可度zui高的几类竞赛和成果:五大学科竞赛、科创类比赛、文史英语竞赛、论文ZL。
五大学科竞赛
五大学科竞赛,通常指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大学科,包括省级联赛、全国决赛两个等级。学科竞赛适合本身对学科竞赛感兴趣的同学。五大学科竞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五大学科竞赛是高校认可度zui高的奖项,拿到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降分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同时,对参加高校的夏令营、冬令营或学科营等都有巨大帮助,可以提前锁定学校。
第二,学习竞赛对于高考相关科目的提升较大,也是对于大学知识的提前了解,对认知相关学科知识大有裨益。
但值得指出的是,千万不能把学科竞赛当作万能钥匙,因为其缺点也不可忽视:
第一,含金量有差别。一般的含金量排序为:数学>=物理>信息技术>化学>生物。
第二,需要长期规划。以数学联赛为例,正常情况下,初三暑假到高一寒假就要开始学习相关知识。从高一暑假开始到高二开学不久的9月中旬,竞赛党要全力冲刺数学联赛。若晋级省队,从高二开学后的9月中旬到11、12月,则需要全力备战冬令营。
第三,时间成本很高。一周平均花10小时是最低要求,这对于学业非常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压力不少。学习数理化竞赛可能会提高相应学科成绩,但是对生物和信息学则不然:信息学竞赛内容有的省份高考不考,生物竞赛反而有可能影响生物成绩,因为生物的学科特性决定,有时候学生知道的越多,可能就越不容易想到那个“标准答案”。
第四,学科竞赛获奖的概率并不高。我们生活中听到更多的是某某同学获得学科竞赛省一等奖,国家一等奖等等,但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数据表明,2017年度获得五大学科奥赛省级一等奖以上共计有8747人次,比例不超过5%。
科创比赛
在90所高校的自招简章中,认可度仅次于五大学科竞赛的就是科技创新类比赛,简章中提及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日小小科学家”、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此外,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登峰杯”全国中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大赛,这两个比赛的获奖者也有通过高校自招初审。如果在这些比赛中获奖,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
科创竞赛的优点
第一,科创比赛的类型较多,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三十多个学科大类,可以挑选合适自身特长的比赛,全力准备;如能拿奖有助于自招申请,从而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限制。此外,时间安排上弹性较大,甚至可以在寒假暑假时间较充裕时突击。第二,科创比赛一般是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兴趣,对于提前认知大学内容十分有利。第三,高中生进行科创研究的探索是大学和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的学术生涯。第四,科创比赛获奖率相对五大学科竞赛较高一些,比如有的赛事省级以上的奖项获奖率超过50%。
科创竞赛的注意事项
第一,科创比赛有一定的门槛,家长与学生的能力相对有限,靠自己很难搞定,需要领路人的指导。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是参与学校高中老师的科创项目。第二,高校对科创比赛的认可没有统一尺度。明确写在高校招生简章的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明日小小科学”。但是数据显示,上述提到的科创比赛各大高校大部分都是认可的。
文史英语竞赛
文史类竞赛主要包括全国作文、辩论、演讲及综合类比赛。作文类具体比赛有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创新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英语类竞赛中,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适用范围最广,建议对语言类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优先关注。
文史英语类竞赛的优点是可以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备赛的过程对课内学科的学习也有明显帮助,但缺点也很明显。第一,适用专业较窄,一般用于申请高校的文科类专业,以财经类、政法类、师范类院为主。第二,高校自招简章中对于文史类竞赛的获奖要求表述模糊,并且此类比赛种类繁多,其中不乏一些商业性质的比赛。在此,也提醒各位家长和同学,一定要睁大眼睛分清文史类学科竞赛,自行调研其认可度,比如与“叶圣陶”这个称呼相关的比赛有“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还有“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一字之差,其地位完全不同。
论文ZL
发明ZL授予ZL权通常需要的时间为2-3年左右,时间相当长。也就是说,学生只有从初二开始申请,才有可能获得发明ZL。而实用性ZL速度快,但认可度低。
自主招生对论文发表也有一定的要求。高中生一般发不了国内核心期刊,全国性的期刊倒是可以,但高校对高中生发表论文的认可趋势只会越来越低。
策略建议
多方了解信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做长远的规划对于高中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不选择某一条路,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有这条路的存在!家长朋友们可通过阳光高考网等知名官方网站、自招有关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和搜集更多最新信息。
最后再次强调,课内成绩是王道。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积极准备五大学科竞赛或科创类比赛,如能获奖,将可能有“雪中送炭”的帮助。自招竞赛相关的高中规划基本可以按照下面的时间安排,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千万别一条路走到黑。
初三暑假至高一寒假
学科竞赛:提前认知五大学科竞赛,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实力。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走竞赛之路。
科创竞赛:有的同学对竞赛就是没有热情,那就直接了解自己的学科特长,尝试参加科创比赛。
高一暑假中后期至高二开学
学科竞赛:五大学科竞赛的竞赛党将全力冲刺联赛。
科创竞赛:同时关注几大科创比赛信息(报名时间),探究和深耕自己喜欢的学科课题,潜心写论文,参加科创比赛,发表论文等。亦可结合自己特长,参加文史英语竞赛。
高二开学至高二寒假
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党继续努力,进入省队的同学须进一步学习和备战国奖。未进省队的同学,要调整策略:抓紧学业成绩,有余力时可尝试进行科创比赛等。
科创竞赛:科创比赛很需要经验,如果觉得科创比赛合适自己,那么再来一轮,写创新性更大的论文,继续参加科创比赛。
高二寒假至高二暑假
学科竞赛:对于特别热爱竞赛的同学,或者未获得奖项的同学,可以再参加一次比赛,但是这个时候压力会比较大,机会也只有一次,要慎重权衡。
科创竞赛:收获的季节,该获奖就获奖,该发表论文就发表,速度一定要快,赶在三四月份自招之前。
高三
参加高校以选拔为目的的夏令营、冬令营或学科营;安心准备高考,自招等。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