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村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2022年06月30日|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引领和思想保证——湖南乡村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为更好发挥文化振兴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引领、推动作用。2021年下半年以来,湖南省委宣传部组成调研组就如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省直相关单位进行了多轮座谈,并赴衡阳、常德、怀化、益阳等4市6县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湖南省乡村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把文化振兴放在突出位置来谋划,作为重点内容来推进,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类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明显。一是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县乡党委第一议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制度,抓实面向大众的理论宣讲,全省乡村干部群众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二是主流价值持续彰显。发挥文化文艺涵育作用,办好“农民夜校”“道德讲堂”,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评选表彰乡村“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乡村道德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在省第八届道德模范评选中,来自乡村的道德模范占30%以上。三是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完善乡村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依法推进农村宗教领域治理,乡村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向好。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高质量完成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共建成乡镇实体书店1600多家、行政村农家书屋23800多家、乡村学校少年宫1000多家。二是群众文艺活动蓬勃开展。“欢乐潇湘”“书香湖南”“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等文化惠民活动有序开展,“互联网+群众文艺”创作与传播新模式深受群众喜爱。隆回县向家村的村民说,“逢年过节,给点票子不如搭个台子、请个梆子”。三是文化传承保护有序推进。《湖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等一批法规相继出台,乡村古籍文献、革命文物革命遗址、古村落古民居保护、传统工艺振兴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28个传统古村落入选国家保护名录,培育各级非遗传承人3900余名。
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省里重点规划建设23个文旅小镇、7条旅游精品线路、13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15条自驾游线路,将全省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省委省政府表彰的100个脱贫攻坚示范村中有32个是文旅扶贫重点村。二是文化赋能效果渐显。持续聚焦茶叶、美食、非遗等乡村土特产、手工艺品,开展“文化+”赋能行动,实行全媒体传播,全省658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安化黑茶从昔日的边销茶、低档茶一跃成为收藏茶、健康茶,成长为从业人员30多万人、年均产值220多亿元的大产业。三是乡村文化市场日益兴盛。积极推进乡镇数字影院、乡镇书店建设,培育乡土文艺院团,激活乡村文化市场。桃源县九溪镇总人口2.2余人,现有各类艺术人才1000多人,每年演艺产值达400多万元。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一是文明创建更上台阶。全域开展城乡文明指数测评,推进文明村镇评选推荐,已培育全国文明村镇228个,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分别占比50.5%、70%。二是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内容,组织实施“文明潇湘、爱卫同行”三年行动,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成为农村新风尚。三是志愿服务成效明显。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122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创新开展“四季同行·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对接帮扶贫困人口175万人次,帮扶资金物资价值9.8亿元。
乡村文化队伍持续壮大。一是基层文化管理队伍逐步完善。乡镇宣传委员、文化专干基本配齐,“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乡村文化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二是群众文艺骨干培育成效初显。全省县乡一级均组建了文艺志愿者队伍,积极鼓励文艺院团与乡村文艺爱好者合办节目、开展培训,既“送文化”,又“种文化”。宁远县涌现各类文体队伍840多支,“乡村文艺人才荒”逐步缓解。三是文产领军人才不断涌现。安化县着力培育既懂种植、又懂加工,既懂产品营销、又懂品牌培育的复合型茶业人才,涌现了肖一平、邓超芝、李俐等一批“茶业新贵”,为安化茶业迈向高端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如春风吹拂大地,引领湖南乡村焕发无限生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紧扣立根铸魂中心任务,坚持系统思维、精准施策,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来势喜人。但与中央、省委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乡村文化振兴整体氛围还不够浓厚。一是在思想认识方面。少数同志没有从全局高度给予足够重视,认为文化振兴是软任务、软目标,文化振兴“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客观存在。二是在宣传引导方面。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是什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关键抓手和具体路径是什么,理论界的研究阐释还不够深入,新闻界的宣传解读还不够全面,基层工作的同志还不够熟悉。三是工作保障方面。全省县乡财政“三保”压力较大,文化振兴周期长、见效慢、考核少,有时沦为经费压缩的“排头兵”。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人均群众文化业务活动专项经费、文化事业费等3个指标占财政支出比重全国排名比较靠后。
乡村文化事业体系还不够健全。一是文化设施建设有短板。全省在2020年全面完成了贫困地区村级文化中心建设,但离标准化覆盖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湘中某县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达标覆盖率约为73%。二是文化阵地利用不理想。有的球场、广场等文化设施建在行政村的几何中心,日常利用率不高。有的农家书屋成了仓库,有的文化设备尚未启封,有的活动场所常年上锁,造成了有硬件缺内涵、有设施无人用等问题。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对味”。群众文化需求在不断提高,但有的文体活动“一张口就知道唱什么,一抬腿就知道跳什么”,所送不是群众所需,“干部出了一身汗,群众还是不点赞”。
乡村文化产业实力还不够强大。一是有带动力的龙头产业不多。从调研的五个县来看,除安化县大力推进“茶旅文体康”产业取得较大成效外,个别县对文化产业都还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文化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偏小、同质化发展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湖南茶产业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品质品牌提升不快,有可能出现“茶贱伤农”的现象。二是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农业主题公园、乡村旅游、非遗展示、传统节日、地方饮食等是乡村文化产品主要孕育领域,但有全国影响的“网红打卡点”和串珠成链的优质线路还不多。全省红色旅游、山水资源、民俗资源比较丰富,但“吃住行、游购玩、产学研”文旅产业闭环还没有形成。三是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不多。就省内而言,鼓励湖南人扩大本省文化消费的硬核措施不多。就省外而言,面向粤港澳等主要文化消费市场的“爆款产品”不多,宣传引导不够精准有效,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还不够强势。一是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全球化大背景下,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交流交融交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难免会给乡村传统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导致个别地方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不良风气有所抬头。二是社会交往圈层化的影响。随着人员流动加速和信息科技进步,乡村社会以传统“学缘、业缘、地缘”关系为主的熟人社会交往场景,正在逐步转变为以身份、职业、爱好等“网缘”为主的陌生人社会交往场景,影响了乡村社会文化认同构建。三是传统乡村“空心化”的影响。从调研来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青壮打工去,留下老与少”是全省农村人口分布的常态,大部分农村常住人口占比不足户籍人口的60%,传统村落消亡速度不断加快,这既派生了“留守儿童”现象,也给非法宗教、电信诈骗等不良行为留下了滋生空间,影响了传统文化传承。
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质量还不够给力。一是基层文化管理队伍质量不高。调查发现,本轮机构改革,乡镇宣传委员是变动幅度最大的岗位之一,文化工作是编制压缩最多的领域之一,文化“专干”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的情况比较突出。二是文化团体培育着力不多。有的县受经费、经验和能力的制约,既没有办过一次像样的文化业务培训,也没有掌握全县文化团体基本情况。有的县民间文化团体数量较多,但质量不高、能力不足,优秀文化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人才评价使用机制不全。越到基层,文化工作考核兑现、文化人才评价使用的难度越大,很多县乡文化专干“辛辛苦苦一辈子,各种先进一筐子”,但“评职称缺指标,提职务缺身份”,基层文化工作者社会地位不高、动力不足的情况比较常见。
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建议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居于关键地位。调研建议: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咬定“富脑袋”和提升精气神的目标,强化基层组织引领力和执行力,突出农民主体作用,汇聚各方力量,以文明创建为重点,以乡风文明为核心,以留住乡愁为关键,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志愿服务为依托,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主动获取文化、自发尊重文化,使文化成为群众的一种需要、一种自觉、一种潮流。
优化宣传引导,持续营造良好氛围。一是以理论阐释为先导。尽快组织社科研究“五路大军”和农业、文化及基层工作者,就乡村文化振兴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关键抓手和具体路径,着力回答好文化振兴这一“时代课题”,解决好乡村精神文化需求增长这一“成长的烦恼”。二是以新闻宣传为主抓。尽快推动省内主要媒体单位开设专题专版专栏,实行全媒传播、精准传播、权威传播,让乡村振兴的先进做法、典型案例传遍三湘四水、深入干群心田,尽快改变文化振兴“上热中温下凉”、基层干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三是以乡村居民为主体。聚焦基层群众,广泛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传,持续强化群众主体意识、奋斗意识。坚持群众导向,乡村文化振兴规划搞什么、怎么搞,方案请群众审定,工作靠群众落实,效果由群众评价,逐步扭转文化振兴“党委政府干,部分群众看,等着被振兴”的现象。
强化系统思维,持续提升规划效能。一是以科学精准为前提。坚持调研先行,把情况摸清、目标定好、措施弄准,让规划从“橱窗展示品”变成“建设施工图”。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积极运用人工智能、信息科技分析判断群众文化需求,推进网络空间群众文化建设。坚持总分结合,既要在总体规划中体现文化振兴要素,又要按照“一镇一规”“一村一策”要求制定文化振兴方案。二是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坚持项目优先,聚焦学习宣传新思想、优化文化民生服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等重点任务,规划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让规划“好看又好吃”。三是以强化保障为根基。按照“五级书记抓振兴”要求,将乡村文化振兴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和部门乡村振兴考核内容,激活各方动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制度和文化振兴经费稳步增长机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完善乡村文化振兴案例指导制度、挂点联系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评选一批先进案例和优秀挂点单位,使文化振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突出价值引领,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一是以文明村镇创建为切入。探索建立市县文明委成员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挂点联系重点乡村机制,以文明村镇创建为引领,一体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确保“十四五”期间实现全省县级及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到60%、75%以上。二是以乡村志愿服务为依托。坚决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14536”总体要求,积极推介汨罗等地通过建强县级中心、激活志愿力量引领带动“好人之城”的有效做法,推动全省乡村形成“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一名党员就是一名志愿服务标兵”的生动局面。三是以文明乡风建设为核心。着力建强农村“一约四会”,继续做好“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遏制天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持续宣传好“三孩”相关政策,让乡村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贡献更大力量。推进乡村科普宣传和法治宣传,帮助农民养成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养成“为人守法、做事依法”的良好习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升级文化服务。一是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基础。统筹实施“数字文化进乡村”文化惠民项目,加快推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全覆盖和全省乡村公共服务“门前十小”示范工程建设,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不断提高乡村文化服务可及性、均等性。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整合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村村响等文化站点,打通“两中心一平台”,着力构建“县为整体、覆盖城乡、上下贯通”的阵地体系,增强整体功能。二是以优化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为紧要。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不断提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和“五下乡”“欢乐潇湘”等公共文化服务质效。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搭建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群众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产品供给从“有没有”“缺不缺”向“优不优”“好不好”转变。三是以留住乡愁为灵魂。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高质量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革命文物、传统古村落、古村名木等普查、保护、维护工作。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规划建设一批农耕文化博物馆、乡村非遗馆,组织开展好“我们的节日”“非遗过大年”等传统文化活动,让乡村传统文化“活起来、传开去”,让乡村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抓牢重点环节,持续推进文产发展。一是以强链补链为主线。抢抓群众文化消费升级历史机遇,下好文产发展先手棋。聚力做强点,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建设一批具有较高人气“乡村文旅休闲目的地”。聚力串好链,以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为轴,将散落在全省各地的文旅小镇、知名古村落、风景区、红色基地串连起来,遴选培育一批精品线路。聚力形成环,加强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乡村民宿建设,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文化产业闭环,提升文化产业综合效益。二是以品牌打造为关键。摒弃文化产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简单思维,以文化产业公司化、文化产品市场化、日常经营品牌化为发展方向,坚持省统筹、市谋划、县实施,积极推动精品旅游资源和重点项目建设向精品旅游线路和重点城镇集聚,实现“1+1>2”的效果。三是以优化环境为重点。把强化市场监管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为游客和行业从业者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快乡村网络建设,提升游客乡村网络消费体验。创新营销手段,广泛运用5G技术、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原汁原味向世界呈现乡村文化风貌,销售推广乡村特色产品。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市场的无形之手,挽上群众的勤劳之手,合力扩大乡村文化影响、推动乡村文产发展。
汇聚多方力量,持续补齐人才短板。一是以强化各方帮扶为牵引。完善省市县各级领导、各级单位驻点帮扶机制,完善文艺院团、各类高校和文艺界人士服务基层机制,依托对口帮扶、志愿服务、专题培训、设立联系点等形式,将文化资源、资金、人才导入乡村,助力振兴。二是以建强乡村学校为支撑。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人才、文化设施集中之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要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快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引导各类优质项目、工作经费和文化活动持续向乡村学校倾斜,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扩大暑期志愿服务规模,让学校既是“送文化”重要目的地,又是“种文化”的重要支撑点。三是以培育本土人才为根本。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传承乡村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做好“最美新乡贤”等身边典型评选推介活动,壮大新乡贤群体,培育新乡贤文化。积极探索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新乡贤和各类能人依法参与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等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回故乡建家乡”,打造懂文化、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文化队伍。
(执笔:肖凌之、李力明、石海、杨安平、张未末、谭博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