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志愿填报问题 专家指导全攻略
填报高考志愿应该收集哪些参考资料?
高考填报志愿需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很多,有些考生家长原来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从哪下手,究竟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哪些信息,而且在收集高考政策信息时觉得是漫无边际的,从什么方面着手,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信息不重要,应该有一个筛选。
从填报高考志愿这个角度来说,这几方面的信息资料是必须要搜集的。首先是本年度、本省份的高考招生政策,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高考虽然是全国统一高考,政策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的高考录取和组织工作都是以省为单位来组织录取的,各地有差别。每个省的政策不一样。搜集的依据是什么呢?很多媒体都报道方方面面的涉及本省的一些高考政策,但是他们只是一些零散的、不完整的。作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首先应该把本省最权威的政策信息搜集到手。这个好办。每年各省都会召开一个高考工作会议,要出台一个文件,各个省份大致差不多,比如今年是2009年某某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每个省都有这么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对于这个年度高考所有政策都予以了明确,把这个规定找到,所有政策都包含了。有些省的招生办对考生服务很到位,还把招生工作规定通过问答的形式整理出来,比如100问等等,分门别类的把招生规定所有政策信息分解成若干个问题,考生家长特别明了。希望大家要注意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第一志愿的院校应该如何选择?
第一志愿的院校怎么选择至关重要。我对考生的建议:第一志愿选择绝对不能冒风险。不冒风险,稳妥填报,志在必录。这是我给多数考生的建议。
根据各省招生部门的权威统计,现在高考第一志愿录取率已经高达80%以上。每年有80%多的考生是第一志愿被录取的。而且第一批次的第一志愿录取高达90%以上。这么多人数是第一志愿被录走的,第一志愿录取的人数这么大的比例,如果不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不立足于在第一志愿录取肯定是错误的。
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而被后面的第二志愿录取,学校与专业的含金量也会大打折扣,这样的院校的层次和考生的分数是不匹配的。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而被第二志愿录取,这个院校的层次和考生的分数至少是降了一个档次。这种结果是所有家长和考生都不认可的结果。
我对大家选择第一志愿院校的建议就是一定要立足于第一志愿,不冒风险,稳妥填报。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高分考生来说,高风险或许能够带来高回报,但是这样的考生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旦差一两分,北大等重点院校录不上,怎么办?后面能去的院校认可不认可?如果不认可,那就不冒风险。如果对后面能够把你接住的院校认可,你就可以去冒风险。这样结合起来看。
考生如何选择第二志愿的院校?
高考是一个极不确定的事件。什么意外都可以发生。每年都有意外发生。比如你选择的这所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非常平稳,但是,突然在某个年度,它的数据会产生异常波动。比如突然录取分数就很高了,每年每个批次都有几所院校会出现这种意外。但是在录取结果没出来之前,谁也不可能预先知道今年这个批次有哪几所院校出现这种意外,很难预知。
此外,一定要找往年招过二志愿的各个院校。有很多家长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很到位了,比如根据考生的情况已经选好10所、20所目标院校了。我建议大家回去之后,把你所选的10所、20所目标院校一定要逐个考察一下,比较这两个数据往年的大小。我估计这十所院校,最终只能选一所放在一志愿,其他的都得舍弃。为什么?因为你选的这些院校都是不招二志愿的院校,你放在二志愿填报,是无效志愿,没有意义。
如何处理考生志愿与家长意愿不统一的矛盾
第一,现在的考生一般都是十七八岁、二十岁左右,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的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自己高考上什么学,有自己一定的认识。第二,我们高考志愿填报成功了,去干什么呢?是去上大学。上大学是去做什么事?是去读书。这个书由谁来读?肯定是考生、学生来读,不是家长去读,这个一定要分清楚。所以高考志愿填报这个事情上,肯定是以考生为主,家长只是起辅助作用。
在志愿填报当中一定要分清主次,家长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最起码他不是十分赞同,也能够基本赞同。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选一些学校,选一些专业。
推荐阅读
北京15所高校招办主任支招09高考志愿填报
填报指南:高考志愿填报的步骤与细节详述
热荐:2009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汇总贴
高考志愿填报“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最基本的就是要落实到选学校和选专业。首先,我们对于学校来说,就一定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身。虽然说某些高校的合并、更名不一定完全都是为了招生,但其中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招生。这个原因是多种的,但是为了招生、提高招生的生源和质量,这一方面无疑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
除此以外,还需要从学科门类上进一步划分。我们国家目前从大学来讲,本科的划分门类就是11个学科门类,但是我们高考志愿填报,往往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填报志愿这样一分,理工有的包括理工农医,有的兼报,考生和家长觉得是一起的,也不分这个学校特色在理科方面强一些,有的在工科方面强势一些,他们也不区分了,就胡子、眉毛一把抓,这个是不科学的。
高考志愿填报“要量体裁衣,不要盲目攀高”
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把握两个竞争实力:第一,就是考生的自身竞争实力。这个竞争实力实际上是由六大要素组成的:1、平时的学习情况;2、高考的考分情况;3、思想品德情况;4、身体健康状况;5、家庭经济情况;6、其他个人的情况。
第二,学校的竞争实力。因为我们现在填报学校,各个学校之所以要排名,之所以产生误区,分数有高低。这就形成了学校的竞争实力。我讲的学校竞争实力当中,并不仅仅就是学校的综合排名这一个形成。当然,是以这个综合排名为基础的,但是最终落实到学校最后的录取分数上。若干年的录取分数很重要,这就反映出学校在高考志愿填报当中,你报考学校的实力。
志愿填报“因人而宜,不要机械照搬”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切不可人云亦云,你报什么我也去报什么,通常大家有一种情况、有一种现象,就是“天南海北”的现象,大家都愿意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甚至是广州这些发达地区的院校。
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不要仅仅看到别人来报自己也跟风。所以还有其他的一些要素。只有把这些都分析清楚了,这两个竞争实力吻合了,你录取的命中率就会大得多。不然的话,很有可能报的时候满心欢喜,结果等待你的最后可能就是一个不太理想的结果。所以在这个方面千万不要随大流。一定要注意高考志愿填报个性化的问题。
推荐阅读
北京15所高校招办主任支招09高考志愿填报
填报指南:高考志愿填报的步骤与细节详述
热荐:2009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汇总贴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