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大学生一毕业改行 志愿填报大有学问
填报志愿时,很多考生家庭都会首先围坐在一起“统一思想”,而这个思想的统一如果仅仅是报什么大学、考什么专业,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每年大学生一毕业就改行的人占到46.2%.也就是很多大学生曾经辛辛苦苦填报的志愿在毕业后就推翻了。为什么?因为当时填报志愿时没有考虑到志愿对人的关键作用,因此,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和成本,家长和孩子应做好如下三方面思想的统一:
1、孩子这辈子最想要什么?
这些年我在与高三家庭的接触中发现,志愿填报前,家长和孩子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分数和排名情况。但是事实上,孩子高考一旦结束,分数便成为定局,紧紧抓住分数不放并不是填报中的上策。
而志愿填报时,家长一般考虑较多的是,孩子报考一个名牌大学,报考一个热门专业,或者报考一个好找工作、待遇好的专业;孩子一般考虑较多的是,学校是否有名气,要不要出去闯闯,专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学起来是否轻松。
其实两者考虑的都没错,但是往往都忽视了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这一辈子最想要的是什么,也就是将来究竟适合做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决定了专业的选择,更决定了孩子一辈子的发展方向。
所以,在志愿填报之前,聪明的家长,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孩子一辈子的梦想,也就是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什么领域有所建树。想清楚这件大事有几个好处:
第一、一个人的成就永远不会大于他的梦想和追求。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长远的学习规划,可以励志,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二、让孩子在中学时代就建立“职业中心意识”,一个人在受教育阶段有了“职业中心意识”,可以很好的在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之间搭建立起一座桥梁,从填报志愿开始,到大学期间对自身知识与阅历的丰富,都懂得为自己理想的就业做一点具体的准备,增加自己的竞争砝码。
2、希望在大学里学到什么?
以管理专业为例,一个出色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扎实的市场营销、法律、财务、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因此在考虑高考志愿的时候,也要把教育资源问题考虑在内,也就是想要报考的学校除了管理专业比较好之外,还可不可以辅修其他专业,以及其他需要学习的专业实力是否够强,再或者这个学校附近的培训辅导资源、实践机会是否丰富,等等。这就涉及到我们要懂得什么样的学校才叫好学校。
填报前,要对所要重点填报的专业需掌握的全部知识与技能有全面了解,选择学校时,尽量选取能满足孩子所有学习需求的学校或环境。以便孩子在大学期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相关知识,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是自学者的天堂,本专业安排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全部要求。需要在学期间的自我补充和实践。
3、孩子希望学到什么时候?本科(学士)、硕士、博士?
学到什么时候截止,意思是您的孩子大学本科毕业后是否还考虑继续求学深造。这个问题可能极少有家长或者孩子考虑到,有人可能认为,大学还没上呢,考虑那么远干嘛;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认为,那只是“好学生”该考虑的事。其实不然。
很多人酿成未来的失败与当初没有选好本科志愿,没有想好毕业后的走向,没有搜集全面的资讯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每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与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成逐年上升趋势。考研的原因各异,但个中也不乏为躲避就业而投入到考研大军中的学生。
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大都徘徊于三种选择之间,那就是就业、考研、出国。由于很多本科专业的开设是以市场及就业为导向,属于新兴专业,因此有些专业所能对应的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很少,或根本没有,且该方向在全国具备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院校或导师更是微乎其微,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如若考研,势必面临被录取可能小或必须跨转专业的局面。
所以,在志愿填报之前一定要问一问孩子,是否很大程度上决心读完研究生才算完成学业,或者孩子本身就适合从事研究工作,那么深造是必经之路,填志愿时更不能把就业难易当成wei/yi标准。对于这类学子,家长一定不要忘记帮孩子考虑或搜集信息:
第一、孩子要填报的专业是否将来有对口的考研方向。(可尽量避免转跨专业)
第二、孩子所填报的大学在该专业上是否是重点学科,有无硕士培养资格、博士培养资格等(这样孩子将来考本校的研究生和在选择导师上会更便利一些)。
第三、该大学的该专业每年是否有报送研究生的名额。
另外,对于未来适合从事研究工作或准备读研究生的高考生来说,本科专业应尽量考虑与研究生专业的衔接性。防止在考研时不得不转跨专业,造成时间与精力上的浪费。
家长们可以把这些想法和关注点在填报前与孩子做充分沟通,但一旦意见不一致时,家长尽量遵循“只参谋,不包办”的原则,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相关链接:
2015高考实用信息 | 2015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15高考作文题目 | 2015高考作文点评 | 2015高考分数线预测 | 2015高考成绩查询 | 2015高考志愿填报 | 2015高考分数线 | 2015高考录取查询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