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考志愿填报远离误区,勿让高考留遗憾

发布于:百学网 2016-04-29

高考志愿填报远离误区,勿让高考留遗憾

  填报高考志愿对考生和考生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但每年总有一些考生因为填志愿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造成报考中的遗憾。切勿盲目跟风,损失惨重,高分不能决定一切,切勿让家长包办一切。

  填报高考志愿对考生和考生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但每年总有一些考生因为填志愿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造成报考中的遗憾。以下列出填报志愿的九大误区,为家长和考生提个醒。

  误区一盲目攀比选报过高

  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

  针对填报志愿时如何排序六所高校的问题,笔者建议,第一个和第二个志愿学校应是考生非常向往但依据往年分数报考可能有些悬的学校,可以“跳一跳”,努力冲一下;第三、四个志愿高校应是考生比较喜欢且依据往年分数录取问题不大的学校,可用来“稳一稳”;最后两个志愿高校是考生按照平时成绩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高校,可用来“保一保”。建议考生填报前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的高校。

  误区二“专业调剂无所谓”,押宝在入学后转专业

  在往年的填报中,有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考入“好”的院校,比如一定进入985/211院校,由于分数没有优势,所以家长们都借助于“服从专业调剂”来实现“帮助”孩子进入这些院校,牺牲孩子的优势专业。因为家长和孩子都期望入学之后,利用在大二时的“转专业”来扭转孩子这个“专业调剂”的局面。家长和孩子们要注意,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部分高校确实大幅增加校内二次转专业的机会,以抵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

  因此,家长和考生们一定慎重自己的专业选择与填报上的研究,尽量让孩子在1~6个专业中被录取,不要将希望寄托在“服从专业调剂”上。当然,如果被录取到不理想的专业,也并不等于判了“死刑”。很多高校也都有辅修专业或者第二学位可供选择,而且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弱化专业间差距。在本科阶段,对学生的培养也是以“重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所以大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区别不大,通过自学相关课程,也可以弥补专业间的差距。

  误区三盲目跟风,损失惨重

  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3倍甚至十几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外,主要是受人为的、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有的家长出于对未来职业的考虑,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不结合孩子兴趣和爱好,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不可取的。专业的“冷”与“热”是相对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专业的冷热也随之变化。很多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并非抢手,而现在招生时“冷门”的专业,就业未必是“冷门”。由于兴趣和爱好是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父母结合孩子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有利于提高孩子入校后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父母不要为热门专业而扼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为避免失误,如果考生一定要选择“热门”专业,zui.好在选报“热门”的同时不忽视“冷门”,冷热结合。同时要量力而行,如果成绩不太突出,为安稳起见zui.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误区四高分考生录取不愁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按理说,都应该被录取到好学校、好专业。但事实却不尽然。竞争一般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各省的前几名、几十名被录取到好学校一般都不会成功。问题,但若是前一二百名就难保证了。原因主要在于志愿选报不当,考生填志愿时,主观臆断,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校肯定没问题,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专业,又不肯服从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

  误区五专业只看表面不看内涵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许多高校都开设材料工程专业,但由于学校的不同,其发展方向有差异,如哈工大材料工程专业实力很强,因为它研究的材料和航天有关,既有金属材料,还有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浙江理工大学的材料工程,主要研究丝绸材料,因为它是由浙江丝绸工学院发展而来,其前身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的蚕学馆。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总之,了解越详细越好,就像交朋友是仅仅以貌取人是不合理的,同理,选择专业,仅凭专业名称,没有详细了解就“定下终身”是非常有害的。

  误区六只看校名不看专业

  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着“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报。

  误区七热门专业一成不变

  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专业的“热”与“冷”总是相对的,一个时期的“热”可能会带来另一个时期的“冷”。所谓“热门”专业,就是很多人争着报考的专业,计划招生数与报考人数之间比例非常悬殊,其结果是录取分水涨船高。首先,“热门”专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推移,今日的“热门”,明后年也许就不那么热,或者变成了“冷门”。其次,“热门”不能与好等同。其三,不少人把好就业看成是好专业,炒成“热门”,这不恰当。就业的难易取决于市场需求,取决于供需比例,而市场需求也是变化的,也许报考当年某专业毕业生就业很容易,待四年过后毕业时,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就变得疲软。所以选择专业志愿时不要被“冷”、“热”所左右,主要应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实力出发。

  误区八录取分数线始终稳定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误区九父母包办越俎代庖

  填报志愿前,父母与孩子所在班班主任或学校心理教师沟通,了解孩子两次模拟考试成绩的排名,了解本校各层次学生在历年高考中的录取档次、比例数据,并听取老师对孩子填报志愿的建议,参加招生院校现场咨询和高校开放日,向高校招生办询问,了解高校往年在本市、本区录取人数及名次等情况。

  父母可与孩子一起科学评判考生高考实力。高考实力是以考生的校、区排名为基准,而不是用某几次考试分数值来计算填报志愿,更不能想当然地指望高考时超常发挥。高考志愿是孩子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规划。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去研究和选择适合孩子的高校和专业。因此,填报高考志愿既要考虑“分数”因素,也要考虑“非分数”因素。选择与孩子学业成绩相应量级的高校。在知己知彼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分数用好用足以避免风险。父母要摆正心态,冷静对待高考,客观对待上大学。不要给孩子加压,不要误导,不要好面子,不要攀比,不要包办代替。

  我为您总结了一下报考是专业的选择标准;专业排序勿忘“五要点”:第一、要选择孩子的分数能“够得着”的专业。第二、所选专业是孩子喜欢或能接受的,至少是不反对的专业。第三、根据孩子所报的专业和学校往年录取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第四、将专业排序的初步方案向高校招生办咨询,并作必要调整。第五、酌情填写“专业服从调剂”。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自主招生志愿填报如何填

为方便大家提前了解自主招生志愿填报规则,学马教育徐老师特意从三个方面对自主招生志愿填报进行了详细说明,供大家参考。 一、自主招生志愿批次安排 自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在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志愿也在高考出分后进行填报。据大多数省市批次安排,各省志...
2018-06-30

欢迎加入高考志愿填报VIP群讨论微信群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专家内部答疑微信群招生啦: ①每天志愿填报知识分享; ②每周四、五半小时志愿填报专家上线答疑; ③每人赠送5张399元一级志愿填报课程; ④与家长交流学习。 如何进入该群? 只需要一个早餐钱即可进入,9.9元买不了吃亏,9.9元你也买不了上当...
2018-04-27

高考志愿填报: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选专业?

新高考改革对高校及中学教学带来了哪些影响?高校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专业如何设置?中学生生涯规划该怎么做?专业该怎么选?11月16日,《现代教育报》在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一场特殊的 现教论坛 ,大学招...
2017-11-27

志愿填报预警:可能导致高考落榜的10大细节

距离2017年高考已经不足一个月,高考填报志愿已经被提上日程。朽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志愿填报需要注意的十个细节,希望为你提供一点帮助。...
2017-05-12

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必知4大关键

2017高考仅剩几天时间,除了高考,填志愿也是头等大事,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志愿选择的成功及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考生未来的30年职业发展和人生方向,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在正式填报志愿之前,考生...
2017-05-31

高考志愿填报:盲目迷信大学排行榜易犯大错

距离2017年高考26天的时间,家长要保持冷静,给考生做好清晰的规划,今天给大家分享志愿填报中,一味信奉所谓的大数据容易造成大错,给大家分享下所谓大学实力排行榜; 1、 大学排名 是民间行为 每年高考前后,网上...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