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自主招生-哲学社会学院
一、学院历史沿革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前身为哲学系。1975年元月决定成立哲学专业筹备小组,于1978年正式建立哲学系并招收第一届哲学专业本科生。1994年申办社会学专业并于1996年招收第一届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并随之更名为哲学与社会学系,2004年7月组建哲学社会学院,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
学院始终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1985年建立中国哲学硕士点,2001年建立外国哲学和社会学两个硕士点, 2003年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人口学三个硕士点。
二、学院简介
(1)专业、学科及规模:本科专业:哲学、社会学,在校学生296人;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人口学(其中社会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在校研究生144名。
(2)工作任务:学院教师除承担本学院教学和科研外,还承担了兰州大学全体理工农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部分公共课教学任务。
(3)图书资料:学院设有图书资料室,在榆中校区设有图书阅览室,拥有图书资料32000册,国内外杂志报刊140余种7000余册。
三、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学院贯彻创新原则和个性发展原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实现精英教育目标。突出“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特色。
——原典教学,深挖原著。学院在学生进校之日起,就强调阅读原著的重要性。基础课和主干课大多采用经典名著为教材,使学生以原汁原味的言语方式理解吸纳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院在哲学、社会学两个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坚持把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申请方法引入实践教学,使学生能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实践流程如下:选题前的教学指导——个人选题——选题报告——设计研究方案——选题竞选——组建课题小组——问卷设计——访员培训——实地调查——问卷整理——统计分析——撰写报告——总结。学生的教学实践科研成果,编辑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本科生研究自选项目成果集》六辑出版。“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设计与实践”项目,获得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人员:陈文江、张咏梅、黄少华、邱德钧、牛芳。
——自2003年以来,获得“985工程”建设项目2项,《中国近代哲学》入选兰州大学精品课和甘肃省精品建设课程,陈声柏等《中国近代哲学》课程教学与实践获兰州大学2005年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列入兰州大学重点建设课程10余门。
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在无“基地班”学院中名列前茅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