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自主招生-医学院
东南大学医学院位于四时秀丽的玄武湖畔,美丽的金川河环绕而过,校园里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处闹市而不喧嚣。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以“南京为首都所在,而无一完善之医学教育机关”为由,报呈国民政府获准增设医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医学院随校西迁入川,并与齐鲁、华西两校联合建立“三大学联合医院”,公推中央大学医学院戚寿南院长任总院长。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安置在国立中央大学丁家桥二部(学院现址)。风雨苍桑,几多变迁。后相继成为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军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学校、南京铁道医学院。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在70余年办学历史中,潘铭紫、戚寿南、郑集、蔡翘、周金黄、康锡荣、郭绍周、荣独山、黄克维、董秉奇、程玉麐、汤飞凡、姜泗长、阴毓璋、张致一、王世真、丁光生、王士雯、张涤生、牟善初、贺林、杨焕明等一批声名卓著的医学名家和教育大家曾在这片土地上工作或学习,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与杨焕明为学院改革开发以后培养的优秀毕业生。[1]东南大学医学院现设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与药理学五个基础医学系,内外妇儿,护理,神经精神,影像,肿瘤,重症医学,检验,传染病,运动康复,等十二个临床医学系,数十个教研室;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十四个医学科学研究所,一个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学院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临床教学基地包括1所直属附属医院和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数万余张。直属附属医院—中大医院是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重症医学,影像医学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内科学、外科学、免疫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护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个(临床医学、生物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1个(遗传学),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医学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临床医学、遗传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高校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江苏省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医学重点实验室、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急诊与重症医学),江苏省临床诊疗中心2个(介入放射学、重症医学),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15个,江苏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技能培训中心1个。临床教学基地包括1所直属附属医院和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数超过万张,直属附属医院——中大医院是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重症医学,影像医学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另外还有近10家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基地。遗传学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医学影像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重症医学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院已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到留学生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开始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目标是培养杰出的领导型临床学家和医学科学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独具特色。招生专业包括临床医学(8年制,七年制和5年制),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护理学,生物工程等5个专业。2012年有在校学生2400余人,其中本科生1400人,硕士生622人,博士生143人,海外学院留学生322人。
学院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在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学、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干预研究、器官衰竭与功能重建、内科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外科疾病的基础理论与微创治疗新技术研究、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发育与疾病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及优势,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介入放射学和分子影像学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神经精神药理遗传、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神经影像研究领域拥有原创性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与影响力;在ARDS机械通气方面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我国重症医学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仅2011年就有滕皋军教授等完成的“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磁共振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研究与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志珺教授等完成的“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与临床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前1%。
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发展强劲医学院拥有一支以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教授为龙头、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优良的教学科研队伍。有一大批从国外归来或引进的年富力强博士后学科带头人和获国内著名高校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优秀教师1名;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20多名;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名。教师中有高级职称2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0多人,硕士生导师160多人。学院及附属医院有100余人才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各级分会的主委、副主委和委员,全国及省部级医学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委等职务。聘请了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国内外著名专家30多人为兼职教授。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973首席,973二级课题,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十二五攻关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42项,省部级课题近300项,获纵向经费6000多万元,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厅级科技奖励近120项,获发明ZL27项,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29篇,其中影响因子>5.0有20余篇,申请并获得授权ZL30多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学院特别重视国际化建设,与一批欧美等国的著名大学建立了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并与德国Ulm大学,德国Hamberg大学建立了暑期交换学生计划。,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和学生,聘请包括院士在内的国内顶尖科学家和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外高水平大学著名学者为研究生做讲座或开设全英文课程,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种学术交流,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到国外实验室进行学术研究。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韩国等多家国际著名医学机构和大学建立了稳定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学院特别重视在国际合作环境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与国外多所高校签定了互换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相互学习深造的交流交换协议。目前我院共有来自美国、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也门、布隆迪、尼日利亚、喀麦隆等50多个国家的350多名留学生在学院就读本科及研究生,占医学院学生总数的15%,展现出多元的校园文化。学院已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到留学生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
具有70多年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积淀,站在东南大学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平台上,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和985三期建设的契机下,医学院已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医学院将强化医学精英教育的理念,不断探索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集成综合性大学理、工、医、文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精英型医学人才而努力。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