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适合自己的创业形式

发布于:百学网 2021-12-05

适合自己的创业形式

  前几天,朋友跟我吐槽,做虚拟服务,太难了。特别是社群,虽然成本低,但收一点钱,需要服务半年一年,最后大部分还落了个割韭菜的名号。

  还是做实体产品舒服,交付简单利索,投放也方便,虚拟产品想投放,还得先物化和IP化。

  我说,没有好不好,适合自己才zui/hao。人生的本质,还是围城。

  你羡慕实体的交付,实体羡慕你的成本。

  非要做虚拟产品啊,还是做技能课程舒服,刚需强,价值可感知,售后容易,交付简单,流程化,可复制化。

  其实你焦虑的本质,还是因为自己的问题。

  因为你把不该转化的人转化了,该过滤的人反而没有过滤,不就落了个割韭菜吗。

  对于他们而言,知识就是该免费,你还想收费?

  割韭菜!

  知识跟踩坑一样,没到那个坑前,你永远不知道怎么避坑。

  没到用知识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学的东西到底有没用。

  护肤品买来敷脸上就能看到效果,你呢,教的东西,只有到用时才方恨少。

  所以你的交付重点,不要放在教,而是放在做。

  让他们做了,并且做出来了,这不就体验出价值了吗。

  再来说说实体产品。

  一

  一个产品,往往有三种形式,牌子,名牌,品牌。

  这三个步骤,难度也是逐步递增。

  什么是牌子?

  工厂生产出来后,贴上名字就可以出售。这种产品的发展曲线,大体相似。很多新平台出来后,如之前的淘宝,抖音,这些产品的销售都会冲到一个顶峰,然后到达瓶颈期或者下降,直到下一个新平台的出现。

  这种产品是最容易起盘的模式,因为你战略的重点,只放在了两个点上,就是流量和转化,但是天花板也显而易见,做到几个亿规模就上不去了。

  很多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品类,你的战略重心不是放在品牌打造上,而是突出卖点,并且卖出去。比如数据线,网线,鼠标垫,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些够用且便宜就行。

  所以大家的操作形式是什么?

  直接上信息流,只要覆盖面大,性价比高,就能出货。做二类电商的团队,一般都是做这类产品,极致性价比。

  在行业品牌效应还没覆盖时,在新平台迅速占领市场,赚第一波钱,后面做品牌这种累活,交给后面的朋友。所以这些品类,是做牌子产品的首要考虑方向。

  但是未来依旧是主流品牌的天下,现在很多人做个贴牌产品,就能做成品牌,但是所有的商务模式,到后期都会回归到本质,产品之争。

  什么是名牌?

  有大众认知度的产品。很多牌子做到后面,都会转型去打知名度和用户心智。

  当产品在大众中有一定知名度时,就形成名牌,当需要买到哪种产品时,你的产品就在考虑范畴内。

  这种往往是追求性价比的同时,需要长期实用

  其实在很多品类先于品牌的产品中,白牌率是很高的。比如非社交类属性品类,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穿在外面的衣服,裤子,包包,会追求品牌,俗称的面子。

  但是像内裤,袜子,这些穿在里面的非社交类属性品类,往往追求的是性价比,不需要追求品牌,但是对于第一类产品的便宜,能用,这类产品还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安全,好用。

  就像内裤,谁也不想穿一个面布差,不舒适的产品吧,毕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

  这种打法一般是什么?

  参考花西子,完美日记。

  产品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差异化,然后轰炸性广告覆盖用户视野,潜移默化在用户心理埋下种子,形成知名度。

  出现在用户视野更大,更多,更广。

  什么是品牌?

  品牌其实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时间换口碑。速成的从来只有名牌,不是品牌。

  有一句广告词大家应该挺熟悉,百年老字号。

  突出的是什么?

  时间。

  品牌其实有点像现在推崇的个人IP,品牌是可以跨越品类的。比如像GUCCI,巴黎世家,他们可以跨品类去做产品。就如一个IP属性重的大V,他可以跨行业去推荐各种产品,用户一样会买单,而不像一些品类名牌,影响力大部分集中在本行业。

  品牌是有溢价的,比如基于虚荣心的溢价,相同的鞋子,贴上NIKE可以翻N倍价值。

  以前很多人都想做一个通吃的品牌,因为品牌就像一个印钞机。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不鼓励盲目投入去做品牌,因为这是资本的游戏。

  品牌包括知名度,但是知名度不等于品牌。不过对于普通人而言,赚知名度的钱,就足够了。

  其实产品的发展路径,也是由牌子-名牌-品牌。

  说了那么多,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其实大家通过上述,可以想得到,我们做产品也有两种形式。

  第一,自己做一个牌子产品,然后超低价大量铺货,自己把握源头和供应链,这种形式会很重,但是利润大,比如我有个朋友,做红酒,自己生产,一瓶只赚几毛钱,但是架不住量大,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还有做大米的,跟农村合作,最大程度压低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就一个原则,价格比超市低,从批量进米-自己去农户家收谷脱粒-全产业链种植,成本越来越低,什么平台火上什么,比如现在的抖音直播,价格优势就是ZD的优势。

  产品从0-1,zui/hao的打法,是ToB,而不是ToC,因为你的销售终端是客户,你的成本和效率会大打折扣,所以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做一个产品,首先做的是招商加盟,招代理,和商铺合作等,而不是自己去开发C端用户。

  第二种,代理产品,享受品牌溢价,虽然利润低,但是工作重心和压力的也随之降低。

  这其实是更适合普通人创业的形式,先代理别人的产品试错,积累用户和经验,当规模做起来之后,再去自己开发供应链和产品。

  但是也有坏处,很多时候掌握不了产品的主动权,就掌握不了销售的主动权。

  你卖的便宜,同行比你更便宜,你的产品质量好,同行产品质量更好。

  但是此时你的营销策略会被代理公司限制住,你的代理价跟别人的零售价一样,并且你的公司还没有对应策略,那你只能跟公司一起沉船。

  所以选对产品和公司,很重要。选对一个

  做产品绝对需要耐心,而且销售模式和供应链、产品管理,绝对不是虚拟产品能比拟的。

  比如你在拼多多,淘宝坐稳了某品类产品TOP位置,但是会有源源不断的对手来挑战你的位置,你卖30元,别人敢卖20元。

  那怎么办?

  上中下策。

  上策,还是上面说的,产品的三个阶段,只有形成品牌效应,才能避免最常用也最要命的价格战。

  抓住一个产品,不断做到极致,同样的价格,你的品质zui/hao,同样的品质,你的价格zui/hao,销量的提升,带动供应链的提升,你的量卖的越大,成本能做到越低,不断滚雪球,最终形成品牌效应。

  大家信任你,依赖你,离不开你。

  中策,公域转私域,转移竞争阵地。

  比如专注微信,不断优化你的代理模式,不管外面价格怎么打,你只要设置好机制,让代理们去竞争,采用人海战术,一样能占据一定的市场规模。

  下策,不断调整产品,然后在平台铺量,等到ROI为负时,换下一个产品。

  为什么这是下策,因为永远停留在第一阶段。

  但是成也产品,败也产品,因为这种产品永远做不久,一旦竞争激烈,对手降价,就又需要变化调整。

  作者:老成谈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