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你的跑步动力是什么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3-17

你的跑步动力是什么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

  来源:老威小屋( ID:laoweixiaowu)

  “诸快乐中,何者为最?”

  跑步这件事,从客观上说,是一件苦差事,是一件让身体在不断受到小的“破坏”的事情。在既没有物质奖励,也没有喝彩虚荣的前提下,依然能够催人奋进,不断地去拥抱这件苦差事,一定是这件苦差事中有好的报偿。否则,身体本身是“趋利避害”的,也就是贪图享受的。没有理由让人这么“乐此不疲”。

  有人说,是不是越跑越远,人就快乐。

  也有人说,不断地在实现PB,是不是因为这个而快乐。

  甚至还有人说,跑步过程中,被路人喝彩,是自己的动力。

  更有趣的是有一次看到一位经常参加某个马拉松的人,他说他喜欢跑这个马拉松的原因,是因为到终点有一种他喜欢的啤酒……

  早上看跑表厂商社区里的Blog,一位小姑娘,从苏格兰的最北端跑到英格兰的最西南(就是把整个英国从北到南跑了条直线),共计900英里(1448公里)她说,她喜欢跑步,如今是每周100公里跑量,每周两次力量训练。去年4月份,曾经在7天内跑了7场马拉松。以前跑这条线的人最年轻的是23岁,她当下是22岁。所以,“跑完这条路线中最年轻的”这个称呼,以及“瞄准目标做点事”,是她的动力。

  身体的变化大概是最原始的动力

  身体的变化可能还分几种情况:

  1、感官上的。

  (1)譬如,跑累了以后,好睡觉。

  这句话我其实非常存疑。我自己是多年的失眠受害者。如今睡得非常香甜。我从自己的实际遭遇中,相信睡眠的好坏,还是跟整体健康状态(生理和心理)有关系。但是轻度的劳累,会有助于睡眠,大致还是成立的。过度劳累,反而会睡不着。

  不管怎么说。的确有不少人是因为说“运动有助于睡眠”而享受运动的。

  (2)运动后精力旺盛了。这点其实对于刚开始运动的人,感觉是相反了。刚开始因为身体需要大量的付出,反而会变得没有精神,特别是刚开始进行晨练的人们。等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感到运动带来精力旺盛。而精力旺盛的状态,的确是运动这个“苦差事”带来很美好的回报。

  2、数据上的。

  最直观的就是减脂减重、腰围变小。

  如果这方面有收获,一定会感到很快乐。如果感到快乐,则“苦差事”也就不再苦了。

  苦不苦是客观事实,但从中感受到苦,还是甜,则在乎你一心。

  一切唯心造。

  我们多次说过,很多人,从减脂减重的初心出发,最后以满世界跑马拉松为终结,就是因为达成了减脂减重的目标以后,目标本身转移了。

  PB可能是很多人最强大的动力

  PB有很多种,速度当然是一种,从6分的常规跑,达到25分内跑完5公里的“可以被称为跑者”的等级,是巨大的跨越。

  我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忽然感到自信心大增的阶段。

  一旦到了这个阶段,人会发生诸多变化。

  速度目标会越定越高。

  他人的跑步心得中,只攫取那些如何提速的知识,对于他人在提速背后的各种基本功,各种辅助训练,都选择性地进行屏蔽(也不屑),只看速度如何提高。

  另一方面是挑战更长的距离。

  PB,Personal Break,本身的意思,就是打破自己。所以,不仅速度,能跑更远的距离,自然也是PB的本意。

  我始终记得前辈们说,每周增加10%跑量。在PBer的眼中,这种劝告都是右 倾投降路线,今日10公里,明日必须20公里,一周内达成全马……

  我们常听说“感同身受”这个词。其实我一直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自己没有经历过,就会对其他人的感受、经验和教训能“感同身受”,那得具备非常高的悟性才行。不说是“无上正等正觉”,少说也要“无挂碍”、“无颠倒梦想”的境地。

  因为老师傅们的提示和接收者的所欲不同。

  老师傅说“每周增加10%”是本着“为了长远能跑,且跑得更好,更健康,更安全”,而弃之如敝履者的诉求是:我快速达到某一个目标,不管是不是会造成损伤,或者伤及长远的跑步机会和能力。

  两者其实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一方认为自己在语重心长,一方却以对方为“陈词滥调”。

  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围绕着同一个话题——譬如“跑步”,其实都是这种情况。或者更极端一点说,就是分成两派,关注“更久、更好、更安全”的“老成派”和“更快、更猛、更拉风”的“少壮派”这两大类。

  跑得越来越科学,是我最大的动力

  这一类在很大程度上,跟前一个标题下的“老成派”有交集。所谓老成,不是指年龄,而是指认知成熟。

  跑步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短裤背心加跑鞋,出门就可以搞。说复杂也复杂,不说把命丢掉的案例,把心脏跑成肥大的真的不少见——那大多数是长时间高心率跑给闹的。

  从一无所知,只是本着父母遗传的“两脚一前一后换着前进”地跑,到逐渐了解强度(与之对应的心率)、步频和跑姿(动力的经济性)、每周跑日和休日的分布(通过运动主动对身体进行微型破坏和主动修复,逐步强大)、力量和跑步的交叉训练(加强动作稳定性和身体平衡)……等等,才发现跑个步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布满了科学命题。

  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光是硬跑就可以了,各级田径队还要花那么大力气组织研究分析团队、指导团队、后勤保障团队,干什么呢?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大神。

  但是,大神的前提就是符合科学,否则成不了。

  在老威的眼里,大神都是在天上高不可攀的那种(反正我攀不上)。他们固然有耀眼的成绩,更主要的,他们按照科学在训练。

  所以,老威对自己的这项业余爱好,定位非常简单:

  第一层诉求,尽可能地推迟可能给儿女带来麻烦的时间点。

  第二层诉求,跑得久,到七老八十了,还能够在马路上晃荡,而不是早早地与拐棍、轮椅相伴。

  第三层诉求,不仅自己独乐,能带动家人一起培养一个运动的爱好,营造一个氛围,就很开心了。

  健康是福。让健康的状态维持长久是大福。

  独乐,不如与家人共乐

  这可能是我在运动爱好方面最主要的动力之一,与上述“科学地运动”得分相同。

  去年,看一位60岁的跑友一篇发布在网络上的《忏悔》,深有同感,遂写了一篇小文。故事中的这位跑友的经历,中间那一段,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跑步第一,比拼第一,其他(包括家人、健康)基本都看不见。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也许,此刻正在阅读的你,也处在这个阶段。

  这位跑友后来幡然悔悟。我不知道后续如何,但是我相信,家人肯定会变得欢喜。

  就老威的体会来说,运动最大的收获,除了自己的健康外,另一个主要的收获,就是与家人的互动——

  ** 与家人有共同的运动话题,无论是跑步技巧,设备使用心得等等,相互交流,就是快乐。

  ** 与家人一起投入运动,使生活作息变得更加科学和充实。甚至到了天气易变的季节,家人都会及时提醒,明天建议在哪个时间段可以外出,否则做室内运动。

  ** 采购的穿着用品中,多了运动衣衫和鞋帽的种类。

  ** 当某个阳光灿烂的休息日,与家人到开阔的公园里,一起去慢跑,沐浴阳光,促进补钙。还能增强抵抗新冠的能力。

  有的人在自己运动时,会嫌弃家人的速度太慢,或者运动形式不一致。因此,常常会演变到上面那个案例里的跑者那样,自己因为跑了个步而与家人的生活脱离。更有甚者,甚至还听到过因为痴迷跑步而耽误谈恋爱结婚的故事,我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跑个步而已嘛!与家人一起跑个慢的,又有什么损失呢?如果真的要严格按照课表强度来,那把跟家人一起的户外运动,安排在跑休日,不就两全其美了吗?真是!

  那么支持你长年跑步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呢?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跑步和健身爱好者, 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