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什么时候开始?高考改革时间轴
近现代
盛宣怀先生仿效西方模式在天津建立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 ,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堂,也成为我国近现代高考制度的发端。
民国
初期,各大学自主招生,各自为政,各家独立自主命题。没有录取分数线问题,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有特别专长的学生可破格录取。
抗战后期,因形势紧急被统一考试被迫终止。钱钟书先生考清华时虽然数学只有15分,因外语和国文很好而被破格录取。
1937 |
政府在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校试办联合招生 |
1939 |
改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参加统考的院校有28所 |
1940 |
全国统考扩大到省立大学和独立大学,共有41所高校参加。 |
1945 |
因受内战等环境的限制,各大学仍实行单独招考。 |
新中国
1949 |
高等学校沿袭过去单独招生的方式。 |
|
1950 |
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 |
|
1951 |
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 |
|
1952 |
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首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
至此, 废除科举制度后,一直施行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彻底宣告结束。 |
1966 |
高考被迫停止 |
1952年以来实行的招生考试办法也被废止,许多适龄学生去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此后我国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停止了达六年之久。 |
1972 |
全国正式恢复招生工作,但取消了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即上大学"推荐制” 。 |
著名的 白卷英雄” 张铁生就是一位明星式的“工农兵大学生”。当年全国有13.3万工农兵被推荐入学,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上大学。 |
1977.8 |
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一次有四十多位教育界著名人士及官员参加的”神仙会"上决定:立即恢复高考。 |
|
1977.10 |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等条件的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 |
|
1978 |
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正式恢复。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570万人,录取了27万,录取率为4.73%。 |
|
高考招生
1985 |
1)实行”3+2"方案 |
高中毕业会考后分为文史、理工两大类 所有的考生都必须考语文、数学、英语。理工类加考物理、化学,取消政治、生物文史类加考政治、历史,取消地理。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
2)实行招生多元化 |
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少数自费生等三种招生办法 "双轨制”下的计划招生和缴费入学纳入了高考体制。 |
|
3)实行高中会考制度 |
国家教委批准了上海开始探索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的试点。 |
|
4)试行保送生和招生并轨改革 |
1985,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
|
1996,普通高校招生试行并轨招生改革,高校的学费开始增加,在后续的几年中,高校的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 ,甚至50% |
||
2000,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
||
1999 |
全国高校招生数在1998年160万的基础上激增加了52万人。
1998年,报考人数345万,招生数108万人,录取率30.5% 1999年,报考人数405万,招生数160万人,录取率40% 2010年, 高校录取人数已达657万人,录取率超过68%,招生规模大大增加 |
|
1999年2月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轮高考改革首先从广东开始。 |
|
|
2001 |
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了高考报名的年龄限制,同时取消了对考生婚否的限制 |
|
江苏的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3所国家重点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 |
|
|
2003 |
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
|
2004 |
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
|
2005 |
部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大学校园。 |
|
2006 |
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
|
高考科目
1999 |
教育部开始推行"3+文/理"科目考试方案 |
“3”指“语文、数学、英语”,是考生的必考科目,英语增加听力考试 |
|
"X"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满分为750分,到2001年"X"的选择范围扩大到高中所开的全部课程,包括音乐、体育、美术。 |
高考形式
2000 |
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省份进行了春季招生改革试点开始探索一年两次高考。 |
2003 |
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 8日(个别省份如江苏、广东因考试科目多延长到9日),改变了实行了20多年的7月高考时间。 |
2004 |
教育部在总结上海、北京自行组织高考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举措扩大到11个省、市,当年700多万考生共使用了15套高考试卷。 |
新高考
2016 |
2016年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还在研究中。虽然之前”谣言”四起,但每次都是以“澄清”告终。但总原则已经确定:
|
2000 |
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浙江、上海采用 3+3 模式:
|
2001 |
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八个省份采用 3+1+2 模式:
|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